一直以来,阿斯利康都被称为是最懂中国的MNC,常年稳坐MNC中国区营收第一的宝座。不负众望,近日,Med+研究院从营收、管线、品牌、人才、商业拓展五大维度的36个指标,对大健康跨国企业(MNC)进行全方位评估,阿斯利康又双叒叕登顶“2023大健康跨国企业中国竞争力榜单”Top1。
图源:Med+研究院
2023H1营收被超,频频调整呼吸业务板块
一度医药整理了近三年跨国药企在中国的营收情况,2021年罗氏以62.7亿美元(包含制药业务+诊断业务)赶超阿斯利康,但是,如果只看制药业务,近三年阿斯利康持续稳坐跨国药企制药业务中国市场老大宝座。
2022年受到疫情反复和资本寒冬的双重夹击,在k药和HPV疫苗的的带动下,默沙东实现20%的高双位数增长,阿斯利康业绩首次出现下滑(-4%),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营收增长也只有7%,这背后呼吸业务板块带来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阿斯利康也对这块业务动作频频。
合并:2023年新年伊始,阿斯利康中国就将呼吸及自体免疫事业部(R&I)、消化与呼吸雾化事业部(GNR)合并,成立呼吸、消化及自体免疫事业部(RGI);
再拆分:2023年8月,运营半年多,又将RGI正式拆分为两大事业部: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事业部以及呼吸雾化、消化、疫苗和免疫疗法、自体免疫事业部;
再合并:2023年12月,隶属于阿斯利康中国全渠道事业部的消化口服业务部,并入呼吸雾化、消化、疫苗和免疫疗法、自体免疫事业部。
在华42款产品,5款进入医保目录
自1993年以来,扎根中国三十一年,阿斯利康引进全球创新药42款,上市产品涉及心血管/肾脏/代谢、肿瘤、呼吸/免疫、消化、罕见病。根据财报显示,阿斯利康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区收入44.95亿美元。
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阿斯利康有三款产品成功进入医保:
BTK抑制剂阿可替尼胶囊(Acalabrutinib,商品名:康可期,规格:100mg),谈判前价格中位值635.70元,医保目录限制适应症为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该产品于去年3月22日在国内获批上市,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18.39亿美元,同比增涨26%,销售额排行第八;
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商品名:安达释)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该产品于去年6月26日以5.1注册分类进口引进国内并获批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的几个司法管辖区内,XigduoXR(安达释在美国的商品名)正陷入诉讼风波,原告声称XigduoXR治疗造成身体伤害,包括福尼尔坏疽和坏死性筋膜炎,2023年9月一起案件达成和解,其他案件仍在审理中;
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商品名:科赛优,规格:10/25mg),谈判前价格中位值分别是341.67元和689.03元,医保目录限制适应症为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童患者。这是一款罕见病药物,由阿斯利康与默沙东共同研发,于2020年4月通过美国FDA获批上市,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为2.46亿美元,同比增涨65%。
除此之外,还有之前就进入医保目录的产品依库珠单抗注射液和甲磺酸奥希替尼片。
依库珠单抗注射液(Eculizumab,商品名:舒立瑞),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C5补体抑制剂,也是一款罕见病产品,同时也是其在中国推出的首款罕见病疗法,2022年11月在华获批上市。2021年9月,阿斯利康在中国成立了罕见病业务部门,未来,该公司将会把更多罕见病创新药引入中国。虽是罕见病药物,但该产品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24.29亿美元(-15%),销售额排行公司第四;
依库珠单抗医保目录限制适应症包括: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患者;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的患者;
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
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是一种不可逆的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2017年3月首次在华获批上市。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球销售额达43.80亿美元(10%),成为阿斯利康最畅销药物。对于奥希替尼,阿斯利康希望它有能力覆盖到每一位EGFRm患者,针对I-III期可切除、III期不可切除、1L转移性疾病状态都有关键3期临床开展,还开始了广泛的联合疗法探索。
奥希替尼医保目录限制适应症包括:
IB-IIIA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
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
在华超20亿美元投资,国内新药BD交易Top1
阿斯利康在华累积投资超过20亿美元(不包括研发投入),在国内设立了六大区域总部,分别落户北京、广州、无锡、杭州、成都、青岛,各区域总部也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与此同时,持续扩容本土创新生态圈,打造出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群,正在加码构建自己的生态圈,从一家制药企业向产业平台型企业转型。
此外,阿斯利康在引进国产新药方面也不断发力。
阿斯利康国际业务拓展合作与战略投资副总裁、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陈冰在2023年的一次媒体圆桌采访中表示,2023年其BD相对来说做得多一点,这也是市场价值的体现。
从阿斯利康的动作来看,这些合作,一方面扩充了其原有管线,带来新的发展;另一方面助力其业绩的增长。
阿斯利康中国高管变动
根据阿斯利康中国官网消息,目前中国领导团队一共19名高管:
去年3月,陈曦加入阿斯利康中国,任职呼吸雾化、消化、疫苗和免疫疗法、自体免疫事业部副总裁,向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赖明隆先生汇报。陈曦上一份工作为强生中国心血管和专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去年8月,林骁担任新成立的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总经理、及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事业部负责人、香港及澳门地区负责人,并接任公司南区SMTsponsor;
原南区SMTsponsor谢琼将出任东区SMTsponsor一职;
去年8月,吴珊担任阿斯利康中国香港及澳门总经理,继续作为SMT成员全面负责香港和澳门地区业务的日常运营,并且向林骁汇报;
今年1月,总经理赖明隆兼任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事业部,原负责人陈康伟因家庭原因要回新加坡,调任阿斯利康亚洲区商业负责人;
图源:阿斯利康中国官网
参考资料:
1.阿斯利康官网
2.A司又登顶了!,药代动力学,2023-01-17.
责任编辑:青霉素
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