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笔者的导师在耶鲁实验室尝试用早期PROTAC“击碎”KRAS,这在当时几乎是“天方夜谭”。分子笨重、通透性差,实验结果始终令人沮丧,但这段探索是对“不可成药”堡垒的第一次冲击。
时间快进十八年。今年德国柏林ESMO年会上,周爱萍教授团队公布GFH375治疗KRAS(G12D)突变胰腺癌的1/2期试验,交出惊艳答卷:
整体人群(N=59):ORR 40.7%,DCR 96.7%。
二线治疗(N=12):ORR 58.3%,DCR 100%。
三线及以上(N=47):ORR 36.2%。
中位PFS整体5.52个月,二线尚未达到(NR)。
相比泛KRAS抑制剂RMC-6236在同类患者ORR仅35%,GFH375在二线的58.3%缓解率甚至接近G12C抑制剂在NSCLC中的首秀水平(36-43%)。这对胰腺癌而言,是里程碑式突破。
三个兄弟,三种命运
要理解KRAS(G12D)的新药挑战,不妨先看看它与两个"兄弟":KRAS(G12C)和KRAS(G12V)的对比。

图1:揭秘RMC-4998:用"分子胶水"困住癌症突变蛋白KRAS(G12C)激活态
图片来源:Science论文10.1126/science.adg9652
KRAS(G12C)
甘氨酸变成半胱氨酸,巯基成为完美“把手”,共价抑制剂锁定非活性状态。索托拉西布和阿达格拉西布在NSCLC中ORR达36-43%,但在结直肠癌中仅10-20%,耐药问题也浮现。
KRAS(G12D)
甘氨酸换成天冬氨酸,锁定活性构象,几乎永久“开机”。无半胱氨酸,传统共价策略失效。科学家们探索三条路:
双态抑制剂(如MRTX1133、AZD0022):无论GTP或GDP状态均能结合。
分子胶水(如RMC-9805):借助Cyclophilin A形成三元复合物。
蛋白降解剂(如ASP3082):通过PROTAC技术直接降解KRAS。
早期临床ORR多在8%左右,但证明了“可行性”。
KRAS(G12V)
胰腺癌第二常见突变(约30%),暂无专属抑制剂。现阶段主要依赖泛RAS抑制剂,如RMC-6236,ORR约36%。

图2:从"专属武器"到"通用弹药":一图看懂KRAS药物的进化史(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23年论文Nature(2023)
群雄逐鹿:KRAS(G12D)药物一览
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这场竞赛的主要选手,目前已进入临床的KRAS(G12D)特异性抑制剂整理在下表中: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如有错误请指正)
从上表中我们具体分析三个非共价双态抑制剂案例。
MRTX1133:先驱者的教训
Mirati公司的MRTX1133曾被寄予厚望。这个分子在临床前展现了惊人的活性:在胰腺癌、肺癌和结肠癌模型中诱导肿瘤完全消退。
它的设计理念很清晰:非共价但高特异性地结合KRAS(G12D)的Switch-II口袋,无论活性态还是非活性态一网打尽。2023年初FDA批准了MRTX1133的临床试验申请。但好景不长2025年第一季度,Mirati宣布因为"配方和药代动力学挑战"终止了这个项目。问题出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上:药物在不同患者体内的暴露量变化太大,难以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
MRTX1133的失败是个警钟,对于KRAS这样的胞内靶点,光有强效的体外活性还不够,如何让药物稳定、可预测地到达肿瘤细胞才是关键。

图3:可口服的KRAS(G12D)抑制剂9号化合物设计思路及结构
图片来源:ACS论文 10.1021/acsomega.3c00329
AZD0022:优化后的接棒者
2024年底至2025年初,阿斯利康通过授权合作获得了AZD0022(由上海祐森健恒公司开发),并迅速推进临床研究。该分子在保留双态结合能力的基础上,重点优化了口服吸收和半衰期。在小鼠、大鼠和犬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AZD0022展现出良好的口服暴露和较长的半衰期。在结肠癌和胰腺癌模型中,AZD0022联合EGFR抗体西妥昔单抗可诱导持续的肿瘤消退。
KRAS突变通常使肿瘤对EGFR抑制剂产生耐药,但先用KRAS抑制剂“解除武装”,再封锁EGFR通路,有望产生协同疗效。2025年,AZD0022启动ALAFOSS-01临床试验(NCT06599502),纳入携带G12D突变的实体瘤患者。虽然疗效数据尚未公布,但在AACR 2025年会上,AZD0022被列为“地平线新药”,显示出业界的高度期待。

图4:KRAS药物的结构进化路线(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南方科大Molecular Cance综述(2025)
GFH375:疗效突破的黑马
GFH375(VS-7375)是劲方医药与Verastem联合开发的非共价、双态抑制剂,其设计理念充分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所谓"双态结合",是指无论KRAS处于活性态(GTP结合)还是非活性态(GDP结合),GFH375都能紧密抓住Switch-II口袋,实现全周期的靶点覆盖,这种"通杀"策略避免了肿瘤在不同状态间切换而产生的逃逸机会。
更关键的是,在MRTX1133失败原因的基础上,GFH375在药代动力学上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在小鼠、大鼠、犬的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口服暴露和半衰期,确保了"体外强,体内也强"的一致性。这种从分子设计到药代优化的全链条考量,正是GFH375能够后来居上的技术基础。
2026年上半年,Verastem团队计划公布包括联合治疗在内的中期数据,届时我们将看到GFH375与化疗、EGFR抗体的协同效应;如果二线的58.3%缓解率能够在更大样本中得到确认,并伴随持久的PFS和总生存期(OS)获益,GFH375有望成为PDAC领域首个G12D特异性获批药物,改写"癌中之王"的治疗格局。对于那些携带G12D突变、在传统治疗下预后黯淡的患者而言,这匹"黑马"或许正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希望之光。

图5:GFG375"双态通杀"的KRAS(G12D)抑制剂AACR海报(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VERASTEM官网
ASP3082与RMC-9805:降解KRAS探索
如果说上述药物都是"抑制"KRAS的功能,那么Astellas的ASP3082则选择"消灭"它。其乃是一个PROTAC:一端结合KRAS(G12D),另一端招募E3泛素连接酶,把突变蛋白标记上"死亡标签",送往蛋白酶体降解。
理论上,这种策略有个优势:不管KRAS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伴侣蛋白,只要蛋白质本身消失了,所有问题迎刃而解。2024年ESMO会议上,Astellas报告了ASP3082一期试验的初步结果:在65名可评估患者中,5人出现部分缓解(ORR 8%),胰腺癌亚组有一些未确认的应答。安全性方面,即使在相对高剂量(10-600mg/周)也可接受,患者样本中确实检测到了KRAS蛋白的降解。
8%的缓解率虽不足以让人兴奋,但这是"概念验证",KRAS(G12D)确实可以被降解,而且有临床获益的迹象。Astellas正在开发第二代降解剂ASP4396,并考虑联合用药方案。对于这个全新的药物模式,我们或许需要更多耐心。
而Revolution公司的分子胶水RMC-9805(Zoldonrasib)同时结合活性态(GTP结合)的KRAS(G12D)突变蛋白和细胞内天然存在的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蛋白,三方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就像一把锁,将处于"开机"状态的KRAS牢牢困住,使其无法与下游效应分子RAF结合,从而斩断了整条MAPK信号传导通路。这种"借力打力"的策略已在临床中得到验证:在AACR 2025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RMC-9805在经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达到了令人瞩目的61%客观缓解率(ORR),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已获批靶向药物的表现。
而在胰腺癌(PDAC)这座"坚城"中,ENA 2024会议披露的数据也显示了30%的ORR,证实了该药物在两大KRAS(G12D)突变"堡垒"中均具备实战能力。更值得期待的是,基于临床前研究发现KRAS抑制能让免疫"冷"肿瘤变"热"(增加T细胞浸润),Revolution正积极推进RMC-9805与PD-1抑制剂的联合试验,试图实现"解锁免疫+精准打击"的双重效应。总之蛋白降解剂的出现已经为"不可成药"靶点的开发打开了全新视野:不一定要直接关闭KRAS,也可以通过巧妙的"第三方介入"让它失去作用。

图6:KRAS(G12D)抑制剂药物研发的格局(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劲方官网
KRAS联合疗法正成为新趋势
在结直肠癌中,KRAS突变导致EGFR单抗失效,但先抑制KRAS再封锁EGFR,有望恢复疗效。
KRAS抑制后,肿瘤微环境改善,T细胞浸润增加,为与PD-1抑制剂联合提供了可能。
此外,SHP2、SOS1等通路抑制剂也在尝试与KRAS药物联用,形成“双重保障”。
在胰腺癌中,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联合KRAS抑制剂可提升疗效,但联合用药仍需权衡毒性叠加,最佳组合尚待临床验证。在结直肠癌中,KRAS突变使EGFR单抗失效,但先抑制KRAS再封锁EGFR,有望恢复疗效。
KRAS抑制后,肿瘤微环境可能改善,T细胞浸润增加,为与PD-1抑制剂联合提供依据。
SHP2、SOS1等通路抑制剂也在尝试与KRAS药物联用,形成“双保险”。
在胰腺癌中,FOLFIRINOX或吉西他滨联合KRAS抑制剂可增强疗效。
不过,联合用药需权衡毒性叠加,最佳组合仍待临床验证。
目前,G12D仍在“序章”,但GFH375的58.3%缓解率让人看到希望。从8%到58.3%,我们用了两年;从58.3%到治愈,或许还需十年,但方向已明确,患者已经看见曙光,这就是医药创新最动人的地方。

图7:KRAS临床药物结构一览2025版(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Chris De Savi社交媒体
写在最后
胰腺癌,这位"癌中之王"的全球五年生存率仍不足10%,这意味着,100个患者中,只有不到10个人能看到第五个春天。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任何能带来哪怕几个月生存延长的药物,都会被患者和家属视为"最后的稻草"。
阿斯利康、礼来等传统巨头的入局,带来的不仅是资本与资源,更是对这个方向的信心背书;而Revolution Medicines、Astellas等创新公司,则以分子胶水与蛋白降解的全新策略站上了技术前沿。Mirati被BMS收购、拜耳高价并购Kumquat的G12D管线——这些交易背后,是一个共识:哪怕尚无人体数据,只要机制独特、方向正确,就足以撬动资本与信心。
对生物医药投资者而言,未来两三年将是成败分明的"收获期":成功者估值倍增,失败者被市场淘汰。但对患者而言,这不是一场投资游戏,而是与死神的赛跑,每一天的等待,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

图8:胰腺癌市场规模及劲方医药靶点布局(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来源:劲方官网
2021年,第一个KRAS抑制剂获批时,《Nature》评论用了一个词——"终于(Finally)"。那是40年等待后的释然,是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无数患者用生命铺就的道路。如今,我们正站在G12D突破的门槛。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拥有更精确的结构解析、更成熟的药代优化、更大胆的分子设计。
从Mirati的挫折到阿斯利康的接棒,从Revolution的分子胶水到Astellas的蛋白降解,每一步都在拓宽"可药化"的疆界。而以GFH375为代表的"非共价、靶向ON/OFF双态"策略,正在用58.3%的二线缓解率告诉世界:这一次,我们不用再等40年。对于那些携带G12D突变、在传统治疗下命悬一线的患者,这些临床试验不只是数据,而是正在成形的希望。他们不关心ORR是40%还是60%,他们只想知道:这个药,能不能让我多陪孩子过一个生日?能不能让我看到女儿出嫁?能不能让我再和老伴儿去一次海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G12C到G12D,从肺癌到胰腺癌,从单药到联合:KRAS靶向治疗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而每一个临床试验数据、每一次分子机制解析、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延续,都是对下一代研究者最好的激励。种子已经播下,收获还在路上。让我们继续耕耘,为更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参考资料
1. 首个口服KRAS G12D抑制剂前药的发现。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omega.3c0032910.1021/acsomega.3c00329
2. 中国海洋大学报道设计合成靶向KRAS G12D降解剂。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5c01034
3. Revolution Medicines公司靶向突变KRAS活性状态的细胞伴侣化学重塑。论文链接10.1126/science.adg9652
4. 周爱萍教授团队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报告:Efficacy and safety of GFH375 monotherapy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KRAS G12D-mutant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ESMO Congress 2025; 17-21 October, Berlin, Germany. Abstract LBA84.
5. GFG375"双态通杀"的KRAS(G12D)抑制剂AACR海报 https://www.verastem.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GFH375-poster-for-2024-AACR-Final-20240329.pdf
6. 南方科技大学田君/王杰课题组发表综述探讨RAS靶向治疗从“不可成药”到临床突破的演进与未来方向 https://mp.weixin.qq.com/s/QPYt5YYa4vSeONdkDy9cgw
7. KRAS 临床药物最新汇总
https://mp.weixin.qq.com/s/DszKuRf3mW5qGzyTp6Ojuw
责任编辑:惜姌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扫码关注-药智网公众号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