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数据说明
零售市场总体趋势及增长点解构
1.1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品类消费特点
1.2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品类特点
1.3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品类市场趋势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自2021、2022年快速增长后趋于平稳,2024年零售端销售额达134亿元,预测未来将持续缓慢稳定增长。
客单价整体保持在30元左右,消费者在购买这类药品时的支付意愿相对稳定;客品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达到最高1.7,之后逐渐下降,表明消费者单次购买的药品数量有所减少,可能与药品需求、购买习惯或营销活动等因素有关。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中化药占近8成,CAGR5达10%,其次生物药在近3年发展较快,2024年达9.4亿元,较2023年增长11.2%。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以处方药为主,2024年销售额达63亿元,占市场46%份额,其中非处方药快速增长,由2020年的20亿元增至2024年的34亿元,预计未来也将持续增长。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主要为医保类产品,占整体市场9成以上份额,其CAGR5为8.9%,GR为0.3%,市场增长较为稳定。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中非原研产品约占78%的份额,且近年来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态,随着仿制药渗透加速,以及医保控压与集采政策倾斜,非原研产品可能进一步蚕食市场。
未招标品种占8成以上份额,其中未中标&中标非原研产品在近5年保持稳定增长,未中标原研产品较去年下滑10.5%。
零售市场高增品种解构分析
2.1 细分品类市场
细分品类市场中丙酸衍生物在该市场中占比最高。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品种集中度相对较高,CR10品种达58%,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共有8家。
2.2 细分品种市场
细分品种市场中布洛芬缓释胶囊支撑该品类零售端大盘,盐酸/硫酸氨基葡萄糖、以及血府逐淤丸驱动大盘增长。
2.2.1 高销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
市场表现:长期来看,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店均销售波动上升,但品单价及客品数略有下降趋。
购买人群分析:购买人群性别分布并无较大差异,其中36~55岁为核心人群,36岁以下人群的渗透逐渐上升,在总人群渗透上,呈现季节性波动叠加总体上升趋势。
关联购买分析:因布洛芬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外,多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布洛芬缓释胶囊与其他感冒用药呈高关联状态。
2.2.2 高增长品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市场表现: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在零售端店均销售呈现波动上升,与品单价上升趋势保持一致,但在客品数上由2件以上降低至2件内。
购买人群分析:女性购买群体略多,总体年龄呈低龄化趋势(36岁以下人群渗透逐渐升高),在总人群渗透上呈现上升趋势。
关联购买分析:连带购买集中在治疗骨骼/关节用药上,占比最高为昔布类,关联品牌为辉瑞制药的塞来昔布胶囊。
2.2.3 高增长品种:血府逐瘀丸
市场表现:虽客品数波动性持续下降,但受品单价持续增长影响更大,整体血府逐瘀丸在零售端的店均销售额呈波动上升趋势。
购买人群分析:女性购买者为主,在年龄上总体呈低龄化趋势(可能用药低龄化或者为家中长辈购买),在总人群渗透上,目前渗透较低,但趋势上升。
关联购买分析:血府逐瘀丸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也用于妇科疾病,与逍遥丸、柴胡舒肝丸具有较高连带购买可能。
品类零售市场总结
品类市场表现
在零售市场端,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品类在近5年持续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为134亿元,增速为0.6%,预计未来将持续向好发展。
细分品类特点
中化药占近8成,CAGR5达10%,生物药在近3年发展较快,较2023年增长11.2%。
处方药为主,2024年销售额达63亿元,占市场46%份额,非处方药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也将持续增长。
主要为医保类产品,占整体市场9成以上份额,其CAGR5为8.9%,市场增长较为稳定。
重点品种总结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及抗痛风药品种集中度相对较高,CR10品种达58%。
布洛芬缓释胶囊支撑该品类零售端大盘,盐酸/硫酸氨基葡萄糖、以及血府逐淤丸驱动大盘增长。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