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癌治疗的十字路口,新一轮革命正悄然来临。
6月30日,安进/再鼎医药宣布贝玛妥珠单抗(Bema,Bemarituzumab)一线治疗胃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成功,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展示总生存期(OS)获益的FGFR2b抑制剂,标志着胃癌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胃癌领域患者数量庞大,且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药企的必争之地。近年来,许多胃癌创新疗法层出不穷,除了FGFR2b抑制剂,还有HER2 ADC精准治疗,靶向Claudin18.2的单抗、ADC等各种药物类型,不断弥补胃癌治疗缺口。
胃癌药物发展史:
从化疗到精准治疗
胃癌(GC)是一种常见的侵袭性强、高异质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胃癌有扩散性,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其中肝脏、肺、骨骼、腹部和淋巴是扩散的高风险区。根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三。
纵观胃癌治疗药物的发展史,经历了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新型靶点与精准治疗四个阶段:
在早期化疗时代(20世纪50-70年代),胃癌治疗方式为基础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与铂类药物(奥沙利铂)联合使用形成FOLFOX方案,但存在单药疗效有限、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局限性。
在靶向治疗时代(2000年后),多种靶向药物横空出世,包括曲妥珠单抗(全球首个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靶向药)、雷莫西尤单抗(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VEGFR2抑制剂阿帕替尼(全球首个晚期胃癌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
不过,尽管胃癌靶向疗法开启了个体化治疗,但却存在靶点覆盖人群少(如HER2阳性胃癌仅占全部胃癌的10%-15%)、耐药性问题突出等局限性。
图片来源:天风证券研报
在免疫治疗时代(2010年后),PD-1/PD-L1抑制剂闪亮登场,包括纳武利尤单抗(O药)获批用于胃癌三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K药)联用曲妥珠单抗、含氟嘧啶和铂类化疗获批用于一线治疗HER2阳性和PD-L1(CPS ≥1)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以及全球首创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联合XELOX(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开启了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2.0时代。
在新型靶点与精准治疗时代(2020年后),不仅联合治疗策略盛行,而且各种类型的胃癌创新疗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涵盖HER2、Claudin18.2等热门靶点。
在这一时代,知名药物包括恒瑞医药的“双艾”组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T-DXd,Enhertu)、安斯泰来的全球首款Claudin18.2单抗Zolbetuximab(佐妥昔单抗)、安进/再鼎医药的贝玛妥珠单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已于今年4月启动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CAPOX方案一线治疗HER2低表达胃癌的Ⅲ期临床)。
可见,全球已有不少胃癌创新疗法接连取得重大突破。
全球创新疗法突破:多靶点协同开启新纪元
从全球视角看,目前在研的胃癌创新疗法类型众多,涉及靶点包括HER2、Claudin18.2、FGFR2b、CEACAM5等。
HER2靶点:ADC药物改写治疗格局
HER2是胃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关键驱动因素,大约10%-20%的胃癌患者会出现HER2过表达或基因扩增。针对这一靶点,研发较为火热的技术路线是HER2 ADC。譬如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德曲妥珠单抗,已获批用于HER2阳性晚期胃癌三线及以上治疗,而且针对HER2阳性胃癌二线治疗已在中国拟纳入优先审评。
根据2025 ASCO大会公布的全球III期DESTINY-Gastric04研究结果显示,德曲妥珠单抗针对HER2高表达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14.7个月,较二线标准疗法(雷莫西尤单抗联合化疗)延长3.3个月(14.7个月vs.11.4个月),死亡风险显著降低30%,且安全性可控,彻底改变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不仅刷新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的OS获益新高度,更有望填补中国尚无抗HER2靶向药物作为标准二线治疗的空白。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研报
Claudin18.2靶点:ADC药物引领新方向
Claudin18.2也是胃癌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安斯泰来的Zolbetuximab开创了先河,已于2024年10月获FDA批准上市,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Claudin 18.2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G/GEJ)腺癌患者。据安斯泰来预测,Zolbetuximab将在2030年达到销售峰值约6.67-13.34亿美元。
不过,Claudin18.2单抗存在局限性,使得靶向Claudin18.2的单抗、双抗、ADC、CAR-T疗法等技术路线研发火热,吸引一些海外药企纷纷布局,包括阿斯利康以超11亿美元引进康诺亚/乐普生物的CMG901(AZD0901)、Turning Point以超10亿美元引进礼新医药LM-302。
FGFR2b靶点:首个OS获益药物诞生
FGFR2b是胃癌新兴靶点,胃癌患者中约20%~30%存在FGFR2b过表达/FGFR2扩增。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针对FGFR2b过度表达胃癌患者的获批治疗药物。
现阶段,安进/再鼎医药的贝玛妥珠单抗有望开创FGFR2b领域的先河,一线治疗FGFR2b过表达且非HER2阳性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G/GEJ患者的III期研究达到了OS的主要终点,成为首个且目前唯一展示OS获益的FGFR2b抑制剂。JP Morgan分析师预计,贝玛妥珠单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潜力将超过5亿美元。
新兴靶点:CEACAM5、MET等探索进行中
当然,除了上述已读出积极临床数据的治疗药物以外,也有药企正在探索其他胃癌靶点,包括CEACAM5、CTLA-4、LAG-3、CSF-1R等。
其中,针对CEACAM5靶点,德国默克布局了CEACAM5 ADC药物M9140,目前正在开展一项Ⅰ/Ⅱ期泛癌种临床试验,主要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晚期胃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胰腺癌,期待后续临床数据读出。
国产管线崛起:
热门靶点深耕与新兴靶点抢滩
相比于海外市场,胃癌治疗药物在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原因在于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新发病例数居全球首位。
尤其是,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胃癌患者首次确诊便是进展期/晚期,晚期胃癌占比较高,约30%-40%属无法根治的晚期胃癌,即临床Ⅳ期,这部分患者疗效极差。
在此背景下,中国药企纷纷进军胃癌药物赛道,布局靶点包括HER2、Claudin18.2、MET、FGFR2b等。
HER2靶点方面,复宏汉霖正在开展HLX22(创新型抗HER2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头对头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对照组为当前一线标准治疗(曲妥珠单抗+XELOX±帕博利珠单抗),期待后续数据读出。目前,全球尚无同类用于治疗HER2阳性胃癌的HER2双靶向疗法获批准上市。
在HER2 ADC领域,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已经斩获三线治疗HER2过表达胃癌患者,目前正在开展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及CAPOX方案一线治疗HER2低表达晚期胃癌的Ⅲ期研究。全球尚无药物获批治疗HER2低表达胃癌,维迪西妥单抗进度处于第一梯队。
另外,2025 ASCO大会上公布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化疗/曲妥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结果,该研究覆盖了HER2高中低表达的患者,相比对照组标准治疗,显著改善了一线晚期胃癌的疗效,并把获益人群拓展至既往靶向药无效的人群。对于HER2高表达胃癌患者,维迪西妥单抗+PD-1+曲妥珠单抗可能成为新的一线治疗标准。
除了荣昌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等国内药企也布局了针对胃癌的HER2 ADC管线。
图片来源:海通国际证券研报
针对Claudin18.2靶点,国内药企主要布局热门研发路线ADC,涉及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科伦博泰、君实生物、博安生物等。
目前,信达生物正在开展IBI343治疗胃癌和胰腺癌两项III期研究。根据I期研究结果显示,6mg/kg剂量组IBI343针对CLDN18.2高表达患者的ORR、DCR分别为36.7%、93.3%,mPFS为6.8个月;8mg/kg剂量组的ORR、DCR为47.1%、88.2%,mPFS为5.5个月。
君实生物JS107也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疗效。根据2025 AACR年会公布的I期研究结果显示,JS107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以及化疗一线治疗CLDN18.2高表达晚期G/GEJA患者的ORR达81.0%。
也有一些国内药企正在探索MET靶点。在胃癌中,MET异常主要表现为基因扩增。据估计,约有4-6%的胃癌患者伴有MET扩增。中国每年约新增1.8万例MET扩增的胃癌病例,而MET驱动的胃癌预后一般较差。
和黄医药正在开展口服MET抑制剂沃瑞沙(赛沃替尼/ Savolitinib)治疗MET扩增胃癌患者的II期研究。在VIKTORY研究中,伴有MET扩增的患者接受赛沃替尼单药治疗的ORR为50%。
另外,针对新兴靶点FGFR2b,已有多款国产管线进入临床阶段,包括正大天晴(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的单抗药物TQB2210、百济神州的ADC药物BG-C137和安领科生物的ADC药物ALK201。
结语:
革命性变革下的机遇与挑战
很明显,如今的胃癌治疗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从传统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如今的精准医疗时代,每一次突破都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
当前,以HER2、Claudin18.2、FGFR2b等靶点为核心的创新疗法正重塑治疗格局:德曲妥珠单抗刷新HER2阳性胃癌二线生存纪录,Zolbetuximab开创CLDN18.2靶向治疗先河,贝玛妥珠单抗则成为首个显示OS获益的FGFR2b抑制剂。
更可贵的是,如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中国领军药企的带动下,不仅快速跟进国际热门靶点,更在HER2低表达、MET扩增等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随着CSCO指南持续更新、ASCO大会中国研究成果频现,多靶点协同、联合治疗策略的深入探索,正推动胃癌治疗向更高应答率、更长生存期的目标迈进。
这场由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和产业创新共同驱动的治疗革命,终将为全球胃癌患者带来更光明的"胃"来。
责任编辑:惜姌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