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MNC业绩关键点:默沙东K药登顶,强生Darzalex跨入“百亿美元分子”,Skyrizi接棒Humra...

导读:MNC陆续公布了2024年业绩详情。

2月以来,MNC陆续公布了2024年业绩详情。


整体上,各大药企虽市场表现各异,但整体营收数据与营收排名情况却仍有不少变化,比如:


  • 默沙东K药以294.82亿美元的销售额登顶“药王”宝座。

  • 阿斯利康手握14款“10亿美元分子”药物。

  • 强生卫冕营收榜首,Darzalex首次跨入“百亿美元分子”行列。

  • 艾伯维Humra销量继续下滑,Skyrizi接棒。

  • 辉瑞收购管线开始造血,ADC产品爆发。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惜败K药,未进MNC营收TOP10。


6bb3e804ac0b17591af564e180e9223f.jpg


回顾MNC近十年营收变化,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掌握每年MNC业绩的关键变化,或许才能在某种程度上看到未来市场格局的些许端倪。


强生:营收登顶,Darzalex进入百亿行列


自2021年将消费者保健业务分拆独立之后,“新强生”的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过去,其业务层次也更加分明。2024年其共计实现营收8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其中制药板块实现营收569.64亿美元(+4%)。


就业务分类而言,强生主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科学、感染等关键领域,其中肿瘤与自免是现阶段业绩贡献最突出的部分,分别取得了207.81亿美元与178.28亿美元的成绩。


肿瘤板块中,Darzalex(达雷妥尤单抗)、Erleada(阿帕他胺)、Carvykti(西达基奥仑赛)、Tecvayli(特立妥单抗)等产品业绩强劲增长,靶向CD38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Darzalex期间实现销售额116.7亿美元,成功跨入“百亿美元分子”行列。


但在自免板块中,强生的市场局势却并不那么乐观,多款自免大单品面临专利到期危机,来自生物类似药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其中:


  • Stelara(乌司奴单抗)收入同比下降了4.6%。

  • Remicade(英夫利西单抗)同比下降12.8%。

  • Simponi(戈利木单抗)销售额也略微下滑(-0.3%)。


罗氏:眼科收入大涨,霸气削减10个管线


专注于制药与诊断多年的罗氏,2024年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其间实现营收604.95亿瑞士法郎(约663.4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制药板块实现销售额,461.71亿瑞士法郎(506.3亿美元),同比增长8%。


从市场表现上来看,2024年罗氏销量最好的产品依次是Ocrevus(奥瑞珠单抗)、Hemlibra(艾美赛珠单抗)和Vabysmo(法瑞西单抗),销售额分别为 67.44 亿瑞士法郎、45.03 亿瑞士法郎和 38.64 亿瑞士法郎。


而从业绩增长方向上看,罗氏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几大核心产品的市场放量,即Vabysmo(法瑞西单抗)同比增长68%,乳腺癌药物Phesgo完成全球17.40亿瑞士法郎销售额的同时,同比增长约62%。


更关键的是,在此次财报罗氏削减了10项关于肿瘤的相关管线,其中围绕TIGIT单抗Tiragolumab就砍了4个。另外,积极开拓减肥领域市场,比如2023年12月,罗氏选择收购Carmot所获得的三款GLP-1管线(CT-388、CT-996以及CT-868),目前已分别处于临床II期、临床I期与临床II期。


在其未来蓝图中,罗氏预计会有7个以上潜在峰值销售额超30亿瑞士法郎的新分子实体出现。


默沙东:K药斩获“药王”称谓,HPV疫苗下降


对于默沙东而言,10年业绩能一直正向增长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2024年其实现营业收入641.68,同比增长了7%,其中制药业务收入574亿美元,同比增长7%。


当然,更难得的其实是默沙东K药能拥有如此强劲的成长周期。


从产品收入机构上看,默沙东仍主要依赖于肿瘤与疫苗两大板块,但两者间却在2024年有着明显不同的命运。


在肿瘤方面,在默沙东倾尽全力拓展K药的临床适应症以及联用续命的操作之下,K药的生命周期得以大幅增长,2024年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更是斩获新的销售纪录,以18%的增长速度创收294.82亿美元,占默沙东全年营收的46%。并且如Welireg、Lynparza等其他肿瘤产品同样表现不错。


疫苗方面,据默沙东年报内容显示,由于中国市场对 HPV 疫苗需求疲弱,为加速库存消耗,将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 GARDASIL HPV(四价)宫颈癌疫苗,而在默沙东之前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默沙东首席执行官 Robert Davis 也表示,中国区销售的下降抵消了几乎所有其他地区的两位数增长,2024年期间默沙东9价HPV疫苗全球销售额仅85.83亿美元,同比下降3%。


其他产品中,HIF-2α抑制剂 Welireg(贝组替凡)、Prevymis(来特莫韦)与Vaxneuvance等产品的销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展望未来,默沙东预计后续将有超过20款潜在“重磅炸弹”药物将陆续浮现,多款ADC是重点。


辉瑞:收购管线开始造血,ADC产品开始爆发


在过去两年里,受到新冠产品收入波动影响,辉瑞营收从当初的千亿美元持续下滑,直到今年其营收水平终于恢复正向增长,2024全年实现营收636亿美元,同比增长7%,是严格意义上的制药板块营收之王。


3cc4ab30fa1972227b930b2fe785c737.png

数据来源:辉瑞年报


从业务板块来看,辉瑞普药板块实现营收301.35亿美元(-2%),专药板块实现营收166.52亿美元(+11%),抗肿瘤药板块实现收入156.12亿美元(+25%),其中:


  • 普药板块中收入贡献最大的产品是Eliquis(阿哌沙班)与Prevnar 家族(肺炎疫苗),分别是实现营收 73.66 亿美元(+9%)与64.11 亿美元(-1%),新冠疫苗方面虽营收大幅下降,但仍有53.53亿美元的业绩贡献。更关键的是P药(Paxlovid)2024年间共卖出5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6.91%。

  • 专药板块中收入贡献最大的是氯苯唑酸类药物 Vyndaqel 家族产品 与JAK 抑制剂 Xeljanz(托法替布),其间分别实现销售为54.51 亿美元(+64%)与11.68 亿美元(-31%)。更关键的是,该板块产品中有一半都处于营收下降阶段,业绩全靠Vyndaqel这款吸金神器。

  • 抗肿瘤药板块中收入贡献最大的是针对乳腺癌CDK 4/6 抑制剂 Ibrance (哌柏西利)、针对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Xtandi (恩扎卢胺)分别实现营收 43.67 亿美元(-8%)与20.39 亿美元(+23%),除此之外,两款ADC产品Padcev与Adcetris同样也表现不俗,前者第一完整年销量就达15.88亿美元,后者销售额暴涨至10.89亿美元。


总体上看,尽管过去几年辉瑞接连以500多亿美元收购了Biohaven与Seagen获得多款创新产品,且上述创新产品也在2024年期间为辉瑞带来了接近45亿美元的收入,但其在售管线中缺乏重磅炸弹,多个产品面临专利到期的困境却依旧存在。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辉瑞正在给投资者留下“创新乏力”的印象,这也是为何年度营收排名第四,其市值却在MNC中排名倒数的原因。


或许也正是如此,在JPM 2025大会上辉瑞才会直言未来将“All-in”减肥药开发,全力开发实验性减肥药。目前来看,辉瑞要想保住第一制药企业的地位,在减肥药开发中采取多管齐下的战略,不失为良策,尤其是小分子口服GLP-1产品Danuglipron或许会成为翻盘关键。


艾伯维:Humra销量下滑,Skyrizi接棒


多年以来,凭借“前药王”修美乐(Humira),艾伯维的收入几乎每年都在增长,直到2019年在欧洲失去专利保护,艾伯维开始陷入营收危机,之后多年里,其首要任务都是在致力于保护其主要药物修美乐(Humira)的专利,却仍难挡2023年的营收下降。


但是,2024年艾伯维营收却出现了新的转机,其间实现营收 563.34 亿美元,同比增长3.7%。


其中,在修美乐2023年接连失去美国、中国专利后,其销售额不出意外地进一步下降,2024年销售额仅89.93亿美元,同比下滑37.6%(2022年销量212亿美元、2023年销量144亿美元)。


但幸运的是,艾伯维似乎早已布局了相关应对措施,即大力扶持“下一个自免药王”,目前来看Skyrizi与Rinvoq都具备该潜质,尤其是前者,短短几年时间,已从2019年的3.5亿美元成长至2024年117.18亿美元,接棒修美乐成为艾伯维的新生代“百亿美元分子”。


01f60633ac59523749003820a1d7c7d6.png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艾伯维年报


而有了Humira、Skyrizi与Rinvoq三款药物的存在,艾伯维在自免领域的全球地位依旧稳固,但同时,其在自免之外的创新之路却走得不那么顺遂。


尽管多年来,艾伯维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布局自免以外的业务,比如:


  • 2020年,艾伯维以630亿美元收购Allergan,进军医美行业。

  • 2023年,艾伯维以101亿美元收购 ImmunoGen,极大地扩展了其在肿瘤领域的影响力,更使其拥有了多个”First-in-class”ADC。

  • 2024年,艾伯维以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Cerevel,将潜在的Best-in-class下一代抗精神病药Emraclidine收入囊中。

  • 2024年10月,艾伯维和EvolveImmune Therapeutics宣布达成一项约15亿美元的合作和许可选择协议,旨在共同开发针对肿瘤学多个靶点的多特异性生物制品。

  • 2025年1月,艾伯维和Neomorph宣布了一项合作和许可协议,将利用艾伯维的药物开发专业知识和Neomorph领先的分子胶发现平台,为肿瘤学和免疫学的多个靶点开发新型分子胶降解剂。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艾伯维在自免以外管线中,不仅失败概率大,且仍缺乏重磅产品。下一步,艾伯维势必会在大力培养下一个“自免药王”的同时,积极寻找自免外市场的产品突破,比如ADC药物Teliso-V的获批。


阿斯利康:手握14款“10亿美元分子”


不同于绝大多数MNC依靠爆款现象级产品来拉动公司整体业绩,一直以来,阿斯利康都没有一款药物进入“百亿美元分子”行列,但其均衡发展战略之下,其也是MNC中拥有10亿美元分子数量最多的企业,2024年共有14款药品销量超10亿美元。


而也正是由于对“爆款”有着别样的理解,阿斯利康也成为十年以来,少数几家营收持续增长的企业,2024年实现总营收54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9881c23e5451d0c6f8babc5d7b96019d.png

数据来源:阿斯利康年报


产品布局上,阿斯利康主要专注于肿瘤、CVRM(心血管、肾脏和代谢疾病),呼吸与免疫(R&I),疫苗和免疫疗法(V&I)以及罕见病五大疾病领域,2024 年分别给公司贡献了 223.53 亿美元(+24%)、 125.17 亿美元(+20%)、 78.76 亿美元(+25%)、 14.62 亿美元(+8%)、87.68 亿美元(+16%)的收入。


03.png

数据来源:阿斯利康年报


产品收入上,Farxiga(达格列净)以77.17亿美元的成绩是阿斯利康位居榜首;其次两款肿瘤新药管线Tagrisso(奥希替尼)与Imfinzi(度伐利尤单抗),分别贡献营收65.8亿美元(+13%)与47.17亿美元(17%);之后则是针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罕见病新药Ultomiris(瑞利珠单抗),全年贡献了39.24亿美元(+32%)。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14款10亿美元分子中,有超过1半的管线来自阿斯利康外部,比如最畅销产品达格列净就是阿斯利康从BMS收购全球销售权所得,罕见病最畅销药品Ultomiris(瑞利珠单抗)也是收购Alexion Pharmaceuticals所得。


显而易见,十数年的业绩增长背后,是阿斯利康在BD交易、并购上所花费的巨大精力,目前来看,阿斯利康未来或许还会继续不断创造下一波爆款大药。


诺华:Leqvio销量翻倍,首个10亿美元分子核药诞生


2024 年,诺华全年营收 503.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


目前,其专注的4大核心治疗领域中,肿瘤收入最多,其间实现营收147.40亿美元(+16%);心血管代谢领域收入增长最快,实现营收85.76亿美元(+36%);剩下的免疫与神经领域,各自完成92.93亿美元(+21%)与47.50亿美元(+31%)的营收成绩。


产品收入方面,王牌产品Entresto上市已超过10年,却仍宝刀未老,2024年实现78.22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加31%,不过由于专利到期与进入美国医保谈判名单,预计2025年将迎来营收较大幅度的下降。


其次,Leqvio作为诺华在售产品中,增速最快的产品,2024年达到7.54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14%,同时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siRNA超长效降脂药物,仅需半年注射一针的给药便利性具备较大优势,预计短时间很难有与之抗衡的药物出现。


最后,诺华利用其在核药领域上的优势,备受瞩目的核药Pluvicto在2024年收入达13.92亿美元,实现了42%的增长。这是该药自2022年上市以来,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另一款核药Lutathera(Lutetium Lu-177 Dotatate)的销售额达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0%。这两款核药总收入21.16亿美元。


BMS:“去风险化”趋势加剧,聚焦核心资产


与大多数MNC企业的处境相同,BMS最大困境也来自专利悬崖与行业竞争,而BMS在2024年报中的最大关注点不在其营收数据的增减,也不在其产品是否有百亿美元分子,而在于其“20亿美元削减计划”。


据年报内容显示,BMS2024年共计实现营收 483 亿美元,同比增长7%,十年时间里BMS在MNC的营收排名一直不温不火,但从2019年开始挤入MNC营收前十,甚至曾经超越辉瑞、默沙东等老牌药企,2024年处于全球营收第九名。


从产品收入成绩上看,Opdivo(纳武利尤单抗)销售额最高,其间实现销售额93.04 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次是自免领域的Orencia(阿巴西普),2024年实现36.82亿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之后则是Yervoy(伊匹木单抗)与Reblozyl(罗特西普)两款产品,分别实现25.3亿美元与17.73亿美元的销售额。


从产品营收增长上看,全球首创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Camzyos(玛伐凯泰)尽管于2022年才上市,但在进入中国市场并进入医保后,其产品放量明显,2024年全球收入达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1%,是BMS在自免领域的又一潜力股。


最后,全球领域“去风险化”趋势加剧,BMS在此次年报中宣布,未来将终止了大量早期、同质化或者商业前景不佳的临床管线,继而聚焦更多高潜力的增长领域,未来投资主要集中神经与心血管疾病领域。


礼来:“替尔泊肽”销售额翻倍增长


在全球医药行业竞争激烈格局之下,礼来凭借其GLP-1产品上的率先布局,在2024年财务成绩突出,全年营收达450.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2%,虽仅位于MNC营收榜第九名,但却也是2024年营收增速排名第一的存在。


据其2024年全年财报显示,礼来业务主要聚焦于糖尿病、肿瘤、免疫、神经四大疾病领域,其中糖尿病业务作为核心业务,也是去年财务数据增长贡献最大的板块,其中糖尿病作为礼来主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50%,作为新兴产业减肥适应症在礼来整体营收的占比也在11%左右。


a0cb47ed39590fa1bceb4e221a765666.png

数据来源:礼来年报


而就产品收入而言,最为出彩的当数四款产品:


  • Mounjaro(替尔泊肽,降糖版):全年销售额1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 Zepbound(替尔泊肽,减重):全年销售额49.26亿美元。

  • Trulicity(度拉糖肽):长效GLP-1类似物虽正在逐渐被市场替代,但其销售额仍有52.54亿美元,同比下降26%。

  • Verzenio(阿贝西利) :作为礼来抗癌治疗的龙头品种,CKD4/6抑制剂Verzenio全年斩获53.07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37%,是礼来销售额第二高的品种。


其余如Taltz、Humalog、Jardiance等产品也凭借自身优势为礼来整体营收增长贡献力量。


很明显,对于礼来而言,将替尔泊肽继续作为“重磅炸弹”来培养是礼来整体营收实现突破的关键所在,公司战略规划上也多以延长、拉高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策划。


去年12月,替尔泊肽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适应症已于美国获批上市,未来3年推进临床Ⅲ期适应症获批上市格外重要,比如心血管风险、斑块状银屑病、脂肪性肝炎和1型糖尿病等。


当然,除此上述扩展适应症之外,医保与竞争者格局方面也同样需要注意,尤其是后者,虽然目前替尔泊肽对于司美格鲁肽疗效更优,同类产品中也很难在有效性方面与其拉开差距,但也难保未来小分子GLP-1产品以患者顺应性优势来弯道超车。


赛诺菲:Dupixent成新一代“自免药王”


2024年业绩,赛诺菲营收410.81亿欧元(约445.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经过去年对消费者保健业务(Opella)的拆分后,现有业务已细分成免疫、罕见病、神经、肿瘤、疫苗以及其他类六大板块,其中免疫板块所占营收比例最高,其间实现134.96亿欧元(约146.39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比33%,其次分别是其他、疫苗、罕见病、肿瘤与神经板块。


7e7f4a29b1546c1664355e19d9f51318.png

数据来源:赛诺菲年报


值得一提的是,自免领域王牌产品度普利尤单抗(Dupixent)在2024年期间已经建立起了自身的领导地位,2024年,随着度普利尤单抗陆续在欧美中三地斩获慢阻肺病(COPD)适应症,成为慢阻肺病领域第一款生物靶向制剂,其年销售额再次来到新的高点,全球销售额达141.7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1%,成为新一代自免「药王」。


0444ae48b2e39a74e810cb5e96cc5be7.png

图片来源:赛诺菲年报


更关键的是,对于Dupixent这款药物而言,其不仅开启了“对因治疗”慢阻肺病的第一枪,并且在COPD这个领域中,度普利尤单抗短时间都不会有直接竞争出现,未来销售额还将继续增长。况且COPD之后,Dupixent或许还会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大疱性类天疱疮、神经性皮炎等多个潜力自免疾病适应症。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惜败K药


用一句话来形容诺和诺德,那必定是“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2024年诺和诺德实现营收2904.03亿丹麦克朗(约42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司美格鲁肽系列产品共计创收29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8.43%,其中降糖注射版Ozempic、降糖口服版Rybelsus以及减重版Wegovy三款药物,分别实现营收174.66 亿美元、33.82 亿美元、84.48 亿美元。


更关键的一点是,司美格鲁肽以2亿美元的差距惜败给K药,错失药王称谓。


798aaa4456b077818e62847fa00552d4.png

图片来源:诺和诺德年报


按治疗领域划分,诺和诺德业务可分为糖尿病、胰岛素、减肥、罕见病四大领域:


  • GLP-1糖尿病业务收入1,512.45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2%,占总收入的52.08%。

  • 胰岛素业务收入553.73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7%,占总收入的19.06%。

  • 减肥业务收入651.46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57%,占总收入的22%。

  • 罕见病业务收入186.39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9%,占总收入的6.42%。


24f9d1c600064470aa1fe4317e71f40a.png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诺和诺德年报


可以说,成功押注GLP-1药物,是诺和诺德十年营收数据暴涨的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GLP-1的入局玩家的数量暴涨,诺和诺德如何立足自身优势,继续前行成为未来关键点。


目前来看,诺和诺德近年来从降糖、减重领域所获得的现金流收入主要有三大流向,而从这三大去向中也基本可看出其未来的主要战略规划:


1. 扩大产能


  • 2024年6月,诺和诺德斥资41亿美元在美国新建工厂,用于扩大司美格鲁肽的生产。

  • 2024年12月,诺和诺德以110亿美元收购了康泰伦特位于意大利Anagni、美国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三家工厂。

  • 2024年底,诺和诺德以166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全球领先医药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 Catalent,极大提升其GLP-1类药物的产能。


2. 扩大降糖、减重版图


  • 2023年8月,诺和诺德以10.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Inversago,获得其口服CB1反向激动剂INV-202与其他,试图与自身管线形成协同。

  • 2023年8月,诺和诺德收购丹麦初创公司Embark Biotech,获得减肥新药管线。

  • 2023年9月,诺和诺德同Broad Institute达成合作协议,致力于发现2型糖尿病和心脏代谢新靶点。


3. 心血管和其他代谢领域、罕见病领域


  • 2023年9月,诺和诺德与德国公司Evotec合作推出LAB eN²,瞄准心脏代谢疾病领域。

  • 2023年9月,诺和诺德与AI药物开发公司Valo Health达成合作,共同发现和开发心脏代谢疾病的创新疗法。

  • 2023年10月,诺和诺德宣布收购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KBP Biosciences旗下的高血压治疗药物Ocedurenone。

  • JPM大会上坦言,未来将开始投资和推动并购以进入心血管和其他代谢领域、罕见病领域。


小结


其实无论是Biotech企业、Biopharma、Bigpharma还是最终的MNC企业,过去几年,既是充满变革又饱含机遇的关键时期。


从PD-1到CAR-T、再到ADC、双抗、GLP-1、核药等一众热门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市场一句句威逼利诱之下,被推着去追逐风口,可结果换来的却是内卷、同质化、泡沫。而整个过程中,总有那么些企业总能保持清醒,选择聚焦优势化产业,比如诺华的核药、赛诺菲与BMS的自免、阿斯利康的心血管等等。


如今,随着全球领域“去风险化”趋势加剧,不仅MNC企业,全球制药产业或许都应紧抓“聚焦”这个关键词,用于终止同质化、商业前景不佳的临床管线,继而聚焦更多高潜力的增长领域。


期待2025MNC药企更多表现。

药智新闻底图.png


责任编辑:惜姌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