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代谢疾病领域曙光,siRNA有望创造历史

导读:siRNA的慢病空间全面打开。

在核酸药物的众多类型中,小核酸药物由于具有靶点丰富、研发周期短、药效持久等特点,临床优势日益凸显。siRNA药物作为小核酸药分类中常见的一种,凭借其高效的基因沉默效率、可控的不良反应以及合成方便等优点,成为ASO之后小核酸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随着诺华降脂药Inclisiran的上市,siRNA进军慢病领域的号角正式吹响,罗氏28亿美元的押注,更是也将siRNA药物研发推向高潮。


siRNA领域概况及成药优势


小核酸根据结构、药物机制、作用靶点的不同,衍生出了多种类型,主要有5种,涵盖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croRNA或miRNA)、适配体(Aptamer)和CpG寡核苷酸(CpGoligonucleotides),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ASO、siRNA和Aptamer,其中针对ASO和siRNA这两类小核酸的研究比较热门。


siRNA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双链短RNA分子,能够结合AGO蛋白组装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其一条链被降解,另一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并切割降解靶基因的mRNA、阻断靶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siRNA是RNAi技术的一种延伸,RNAi的沉默技术可用于为多种疾病设计治疗方式,例如由一个或几个基因引起的疾病遗传缺陷、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鉴于RNAi独特的作用机制优势,siRNA也具备独特的成药优势。


高特异性:siRNA与其靶标的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通过使用大约mRNA全长来识别靶序列并介导其切割。可以区分仅相差一个核苷酸的序列,这种高度结合特异性使siRNA成为适合用于疾病治疗的工具。


靶点选择不受限制:siRNA可以沉默基因组中几乎任何基因的表达,具有广泛的治疗潜力,有望能够靶向现有治疗方式中“无法成药”的靶点。


治疗效率高:由于单个siRNA引导链可以在多轮mRNA切割中循环使用,因此在正确的触发条件下,可以实现较高治疗效率。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5款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除因销售过低而退市的3款ASO产品,目前仍在市场的有7款ASO、5款siRNA药物。根据各企业相关财报数据,5款上市siRNA药物销售涨势良好,最新的Q3销售情况也显示,整体上,siRNA小核酸的销售增速有超越ASO小核酸的势头,可以说,siRNA疗法目前在小核酸领域已占领一席之地,被药企追捧的程度不亚于ASO。


全球已上市siRNA销售额统计

QQ图片20231211090333.png

数据来源:各企业财报数据等公开数据


慢性病孕育小核酸的下一个“爆款”


目前上市的小核酸药物以罕见病为主,诺华的降脂新药Inclisiran(英克司兰钠注射液)是唯一一款治疗慢性病的小核酸siRNA疗法。


Inclisiran可直接与编码PCSK9蛋白的mRNA结合,通过RNA干扰作用降低mRNA的水平,从而防止肝脏生成PCSK9蛋白,在初始注射及第三个月的治疗后,每年仅需接受2次治疗。今年8月,Inclisran正式在国内获批上市,成为首款落地中国的siRNA药物,并且10月在国内开出首批处方。目前Inclisran已在美国、欧盟、中国等全球70个国家获批。


当前的降脂市场使用较广泛的是他汀类药物,但每日服用的给药频率是痛点,后来被认为降脂的明星靶向药PCSK9单抗问世,虽已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但仍需要两到四周注射一次,Inclisiran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降脂疗法,相对于PCSK9单抗和传统降压药,Inclisiran不仅效果好,而且类似疫苗的给药方式更是大大提高患者依从性。


凭借优异的疗效和给药优势,Inclisiran上市后市场表现不错,根据诺华财报,2022全年Inclisiran销售额为1.12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其销量涨近3倍(+293%),达到1.42亿美元,2023年Q3单季卖出0.9亿美元,实现高速增长。


诺华透露,Inclisiran目前处于高速放量阶段,与诺华目前的核心药物Entresto放量速度接近,Entresto在2023年上半年狂卖29.15亿美元。


根据iHealthcareAnalyst的最新预测分析,至2025年全球血脂异常药物市场份额将突破398亿美元,预计2019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9%,中国是高血脂等慢性病大国,头豹研究院曾推算,2024年国产降血脂药的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3.5%。


自1998年首款小核酸药物上市至今二十几年,只有lonis/Biogen的Spinraza(诺西那生)这一款药物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其余的小核酸药物虽然也实现销售增长,但增速较小。基于广阔的降脂市场,EvaluatePharma也曾预估Inclisiran年销售额将突破30亿美元,Inclisiran成为超越Spinraza的小核酸领域的爆款指日可待。


siRNA的慢病空间全面打开,国内企业快速出击


Inclisiran的成功上市,使得siRNA疗法与降脂药物市场的初次碰撞擦出了耀眼的火花,也带火了慢性病siRNA疗法的研发。


诺华之后,嗅觉最敏感和动作最快的海外企业非罗氏莫属,今年7月20日,Alnylam公布针对高血压的siRNA药物zilebesiran临床Ⅰ期临床试验结果,向外界正式公示这款一年只需用2次降压药新药的临床数据。


结果一发布,罗氏反应极其迅速,仅间隔四天,7月24日,罗氏就火速与Alnylam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并商业化Zilebesiran,这笔交易的潜在总价值将高达28亿美元,罗氏这番操作颇有诺华当年斥巨资97亿美元从Alnylam手里引进Inclisiran的影子。


和高血脂一样,高血压患者人群同样极为庞大,市场现有的降压药普遍因药物半衰期短而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大,从而病情无法得到较好控制,zilebesiran若获批上市,在降压市场的前景不可限量。


罗氏和Alnylam都很看重这款siRNA降压药,紧锣密鼓地推进临床研究,二者合作不到两个月,9月7日,就共同对外宣布zilebesiran的II期临床试验又宣告成功。


目前主要常见的慢性病除高血脂,高血压,还有乙肝,这三大慢性病药物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近千亿美元,诺华和罗氏的成功入局,siRNA疗法在慢病领域的想象空间被不断打开,这一片隐藏着巨大财富的蓝海,国内企业自然不会错过,参与布局的有圣诺医药、苏州瑞博生物、圣因生物、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等。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围绕慢性病开展的siRNA新药在研管线超12条,其中高血脂siRNA新药在研管线包括瑞博生物的RBD7022和RBD5044、舶望制药的BW-00112、圣因生物的SGB-3403、君实生物的JS401等;乙肝的siRNA新药在研管线包括恒瑞医药的HRS-5635、齐鲁医药的AB-729、腾盛博药的BRII835、瑞博生物RBD1016、复星医药的HT-101等,而针对高血压的siRNA新药在研管线有舶望制药的BW-00163。


近期,华东医药也宣布与圣因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将基于圣因生物LEADM(LigandandEnhancerAssistedDeliverv)创新技术平台,共同开发针对慢性代谢性疾病的siRNA药物。


siRNA药物凭借自身优势正在慢病领域开疆拓土,随着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赛道,siRNA慢病药物来到爆发前期,或将引领小核酸领域掀起新的药物革命,拭目以待。


5424448f660bc35117835342dedd1a1e.png


参考资料:

1、《siRNA行业研究报告》辰元创投,2023年2月13日

2、《诺华罗氏都跟风押注的下一款百亿药》制药视界,2023年10月8日


药智新闻文末标识.png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