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市黄金眼】心脑血管品类之“高血压用药”品种零售市场分析报告

导读:药智咨询出品

丨数据说明

8cbde77892cf71cfe0d5673b400ede4f.png


丨“高血压品类”说明

5a8e1e8c42ff07df0750578f0697f21e.png

PS:药智数据公众号后台回复【品种分析】,获取本报告PDF版。

销售增长趋势

带量采购推动仿制药降价放量,如第七批、第八批集采中降压药平均降幅达56%,部分品种价格低至0.18元/片。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药需求释放,但也使得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对零售端而言,药品利润空间被压缩,以相同销量计算,销售额因价格下降而减少。而且随着集采的持续推进,更多品种纳入集采范围,对零售市场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零售端高血压用药销售额自2024年起整体呈下滑趋势,2025年尤为显著:

销售额‌:从2024年初的21亿元左右降至2025年的17~19亿元间,2025年4月后持续低于19亿元。

同比增速‌:2025年起增速持续10%左右的负增长,销售额较上年同期显著下降。

e3d4272f58f093e46b84d389888f1090.png


目前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B受体阻断剂及降压复方可制剂六类,其中在零售端,CCB和ARB的整体销售额较大:CCB类约占比49%、ARB类约占比19%、复方降压制剂约占比17%、β受体拮抗剂约占比10%、ACEI类约占比3%、利尿剂约占比2%。

CCB类‌:CCB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尤其对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明确,降压效果显著,且副作用相对较少,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2023~2025年8月期间,CCB类降压药的销售额整体相对稳定,波动幅度较小。

ARB类‌:ARB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对心、肾等器官有保护作用,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高血压患者。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销售额同样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大幅的增长或下降趋势,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销售状态。‌

复方降压制剂‌:复方制剂通常结合了多种降压成分,能够发挥协同降压作用,提高降压效果,同时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对于一些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复方制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销售趋势存在一定的波动,在2024年中期左右有一个相对明显的起伏,在2025年8月同比上升7%。

β受体拮抗剂‌:销售额相对稳定,波动较小,在市场中保持着较为均衡的销售表现。‌

ACEI类‌:销售额较为平稳,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在降压药市场中占据较小的份额且保持相对稳定。‌

利尿剂‌:销售额在各类降压药中相对较低,且趋势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态势。

7800935087482b19f3e5221383a0bb5a.png

eec8da14fba9e3c3909adc1b14ed861f.png


店均订单指数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CCB、ARB、复方降压制剂、β受体拮抗剂、ACEI类、利尿剂在零售端的店均订单指数销售趋势变化基本一致。这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疾病的特性以及市场整体环境所决定的: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因此,市场对各类降压药的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出现大幅的波动。各类降压药都是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不同选择,其需求变化会受到整体高血压患者群体数量和用药习惯的影响,所以趋势变化较为一致。

其次12月为门店订单高峰,营销部门应提前规划,在12月销售高峰期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提前与供应商沟通,确保药品的充足供应;制定针对性的促销策略,如推出组合套餐、满减活动等,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同时,加强市场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曝光度。

3a141108907a9d2da048ec3285c01668.png


各省份销售趋势

各省市销售表现特征:

‌CCB类‌:黑龙江为核心消费市场,店均销售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为陕西、湖北。可能与东北严寒与湖北高盐饮食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型高血压高发,CCB类扩张血管作用契合需求相关。

ARB类‌:黑吉辽及内蒙古形成“东北+北方”集中销售带,区域优势明显。可能与东北老龄化+糖尿病高发(18%)有关,ARB类兼具降压与肾脏保护,适配合并症患者需求。

复方降压制剂‌:江苏、安徽店均销售领先,华东两省构成第一梯队。

β受体拮抗剂‌:黑龙江、湖北、吉林需求旺盛,南北双热点格局突出。

ACEI类‌:陕西、湖北、山西为主力区域。

利尿剂‌:山西、河南表现强劲,中部地区成为销售核心。

a54603aa953d319c5452c6c247955daa.jpg

ca0ed88a06963eb1a595c598c47eeade.jpg

cae110d82704a0abfcd30619acde36aa.png

4f220944733a053a59d6a50e0b475588.png


消费者年龄画像

在零售端的6类降压药(CCB、ARB、复方降压制剂、β受体拮抗剂、ACEI类、利尿剂)消费人群中:

男女占比情况较为接近,但在部分年龄段,如56岁及以上,男性略高于女性。

年龄增长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在零售药店端购买相关药品的消费者集中在36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硬化,血管壁上的沉积物也会逐渐增加,导致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其中男性中占比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先逐步上升趋势,女性中占比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略有下降的趋势。

消费贡献中,在男性群体中,46岁及以上年龄段的消费贡献占比12%~14%;在女性群体中,则是46~55岁年龄段的占比较高,约为12%~13%。

在年度人均消费力中(MAT2508中,会员消费总额/药店会员数),CCB类‌的人均消费力明显较高,各年龄段价格在81.5元到131元之间,且消费力随着年龄增长有一定上升趋势。

f57ff6d0c9ae4182e0e8936d686b0cec.png

3fdd1ab15d244a86eef39e5fefd8c091.png

52c84de68b3d923d1ae97b5aa05651c6.png


关联购买

高血压的治疗需‌“降压+预防并发症+靶器官保护”多维度协同‌,不同降压药的连带购买是基于‌疾病病理机制、药物作用互补、临床指南推荐‌的必然选择,目的是‌最大化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提升治疗安全性‌。比如:

CCB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单独使用时存在‌“降压+预防并发症”不全面‌的问题,因此需搭配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替米沙坦片/厄贝沙坦片‌等药物协同管理;其中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利尿降压,但长期使用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因此需搭配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平衡副作用。

bbd0cf5c706f643dd82f1b0aecd3f6d5.png

86a929dea15bdd87d9639dbc35840f2d.png


TOP10品种

丨“TOP高血压品类”TOP10品种

de799261f21125125359f0a960a4c6df.png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