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诺华(Novartis)宣布其重磅创新药瑞米布替尼片(Remibrutinib)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依托优先审评通道,该药从申报到获批仅耗时8个月,几乎与美国市场同步。作为全球自免领域备受瞩目的口服BTK抑制剂,瑞米布替尼的上市不仅为中国数千万CSU患者带来了“告别针剂”的新选择。

图片来源:诺华官微
瑞米布替尼是一款高选择性、共价结合的口服BTK抑制剂。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发病机制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是导致瘙痒和风团的关键,而BTK正是调控这些细胞释放组胺和炎症介质的核心“开关”。瑞米布替尼通过阻断BTK通路,从源头上抑制了瘙痒介质的释放,可谓是“釜底抽薪”。
CSU并非小众疾病。权威数据显示,CSU在全球及中国的患病率约为1%,这意味着中国有超过1000万的潜在患者群体。药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荨麻疹治疗市场规模超过了 110 亿元。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药品全终端销售分析系统
国内CSU治疗格局仍以传统药物为主,已上市产品包括诺华的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茁乐®),以及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这些占据主流市场份额,但奥马珠单抗作为注射型高端选项,主导中重度患者群。
BTK抑制剂在肿瘤领域(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已是红海,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尚属蓝海,但也已暗流涌动:
赛诺菲(Sanofi): 其利扎布替尼也在积极布局CSU及其他自免适应症,紧随其后。
罗氏(Roche): 非奈替尼同样在推进中。
国内药企: 多家中国本土Biotech正在跟进BTK在自免领域的研发,但大多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全球 BTK 自免领域项目进展(部分)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新版全球药物分析系统(部分截图)
诺华此次凭借8个月的“审批速度”抢先撞线,获得市场先发优势。
作为全球制药巨头,诺华在免疫和皮肤病领域布局深厚,已有奥马珠单抗等拳头产品主导CSU市场,其研发实力体现在从基础靶点到多适应症扩展的系统性策略。近年来,诺华加速自免管线, 瑞米布替尼不仅仅是荨麻疹药物。诺华已将其布局在重症肌无力、化脓性汗腺炎、多发性硬化(MS)等多个高难度赛道,且均已进入临床三期。

瑞米布替尼在研适应症进展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新版全球药物分析系统
瑞米布替尼片的获批只是这把“万能钥匙”打开的第一扇门,未来,诺华有望在该药上通过增加适应症再造一个百亿市场。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扫码关注-药智网公众号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