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独占60%全球市场,国产内镜如何突围?

导读:内窥镜行业作为医疗与工业领域的交叉性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呈现全球市场稳步扩张、中国增速领先的发展态势。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结合光学成像、电子信号转换与图像处理的医疗设备。该设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切口进入体内,能够实时获取并显示高清解剖影像,辅助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诊断、手术与治疗。其核心功能在于将内窥镜的光学图像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是微创医学的重要技术设备。


行业概述


内窥镜行业作为医疗与工业领域的交叉性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呈现全球市场稳步扩张、中国增速领先的发展态势。行业内产品矩阵丰富,不同类型产品基于技术特性形成差异化市场定位:


1.1行业核心特征

技术壁垒高:硬性内窥镜依赖高精度光学组件,而软性内窥镜则需攻克柔性材料和成像稳定性的技术难题,头部厂商垄断核心专利。

医疗工业双轮驱动:内窥镜产品在医疗行业和工业领域内均有不同的作用,工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汽车等高端检测应用;医疗领域内,则在消化内科和呼吸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内窥镜全球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状态,奥林巴斯、宾得医疗、富士等企业合计份额超过88%,其中内镜一哥奥林巴斯全球市占率高达60%以上。


1.2医用内窥镜产品分类


1.jpg


1.3不同内窥镜产品差异对比

内窥镜的类型多样,其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也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的内窥镜产品的应用场景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2.jpg


产品注册


2.1整体情况

截至2025年8月,医用内窥镜产品的上市注册总数已达2105项,其中包括国产1465项,进口640项,产品注册总数的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在3%左右。


3.jpg


根据近五年来的产品注册情况,医用内窥镜产品的有效注册证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国产注册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整体所占比例也随之持续增加。

4.jpg


2.2各品类产品注册分布情况

截至2025年8月,根据医用内窥镜各细分领域产品的注册情况,在国产注册产品中,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批准数量排名第一,有120项。


5.jpg


进口注册产品中,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批准数量排名第一,有74项。

6.jpg


竞争格局


3.1进出口贸易

2024年,中国内窥镜产品进口贸易总额为60.67亿元。其中,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日本、墨西哥和德国,市场份额分别为38.84%、30.43%和12.1% 。


7.jpg


2024年,中国内窥镜产品的出口贸易总规模达33.76亿元,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美国、德国和巴西,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24.04%、7.58%和5.03%。


8.png


3.2国内市场

截至目前,我国已取得医用内窥镜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的企业数量达416家 。其中,国产企业有359家,进口企业有57家。目前,中国内窥镜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广东省和浙江省的企业数量并列第一,均为68家。

华东区域以上海、苏州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汇聚联影医疗、澳华内镜等龙头企业。深圳、广州形成硬性内窥镜生产重镇,工业内窥镜产量占全国60%,出口导向特征显著。


9.jpg


国产医用内窥镜获批上市产品数量靠前的企业情况中,截至2024年,澳华已推出覆盖消化、呼吸、耳鼻喉、泌尿、妇科、急诊等多个科室的完整软镜产品线,产品线极度丰富,覆盖科室最广。


10.jpg


进口内窥镜产品主要来源于德国、日本及美国等国家。医用内窥镜对光学成像、精密机械、微型电子、生物兼容性材料等技术要求极高,而德、日、美在这些核心领域的技术沉淀已持续数十年,形成了难以突破的壁垒。

截至2024年,奥林巴斯在全球拥有约13000项专利,其中医用内窥镜相关专利达 3648件。这种技术壁垒直接转化为产品迭代速度,仅2023年推出的EVISX1系统,就集成了TXI构造强调成像、RDI双红光成像等六项创新功能,推动其在消化内镜领域的注册产品数量持续领先。


11.jpg


进口医用内窥镜获批上市产品数量靠前的企业:


12.jpg


3.3全球内窥镜成像系统主要厂家

国际巨头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战略性并购巩固其市场地位,在软镜、硬镜及细分市场领域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快速崛起,在中低端市场取得突破,同时积极向高端市场渗透,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实力。

13.jpg


发展趋势


4.1政策环境

通过多层次政策组合推动内窥镜产业高质量发展,涵盖研发激励、审批优化、国产化支持及市场普及等多个环节,形成全链条政策支撑体系。

创新激励与审批效率提升:今年3月,CMDE加快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等产品的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制定,优化注册流程。


14.jpg


国产化支持政策: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推动医疗设备更新,鼓励医院采购先进内窥镜设备,部分省份(如广东、海南)已落地采购项目,涉及电子内窥镜系统等高端设备。


15.jpg


4.2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

截至目前,医用内窥镜类器械国产产品注册数量占总数的79%左右。这也进一步说明,国产替代正逐步追赶,以深圳开立、上海澳华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近年来取得技术突破,推出高清内窥镜产品,填补了国产空白,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推动国产化进程。


16.jpg


目前,内窥镜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双重驱动的发展阶段。行业领先企业(如澳华、灵眸)通过采用高光谱成像、DHI技术等创新手段,有效突破了日系品牌的市场垄断;新兴企业(如康泰)则从供应链入手,推动国产化生态体系的完善。

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集中在治疗场景的覆盖广度(例如止血、早期癌症切除等)以及AI和机器人技术的整合作用。


17.jpg


综述未来五年,行业预计将迎来技术突破、应用拓展以及竞争格局的重塑。在政策扶持、技术持续创新和市场需求提升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内窥镜行业有望朝着更加智能化和普及化的向发展,为全球医疗健康体系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徐彬傲.jpg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