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GE医疗中国区换帅

导读:强生20年老将履新

近日,全球医械巨头GE医疗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其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于7月1日退休,新继任者为原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已于同日正式接棒上任,将领导推动中国业务的战略发展。


1.png

图片来源:GE医疗官网

新旧交替
强生20年老将履新


四个月前,GE医疗便已官宣这次人事变动讯息,今年2月27日,GE医疗宣布张轶昊将于7月1日退休的消息,同时宣布宋为群于4月1日加入公司,开启为期三个月的交接过渡期。

据了解,张轶昊于2019年加入GE医疗,全面负责中国市场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运营。面对充满潜力与挑战的中国市场,张轶昊在其五年的任职期内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张轶昊提出并推动了“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三大战略。其中,“全面国产”概念可谓是其任期内的核心标志,这一战略深刻改变了GE医疗在中国的产业布局。同时,GE医疗也持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并不断扩大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张轶昊计划的任期时间为7年,本次他提出退休比预期提前了2年。GE医疗也对此公开表示,张轶昊的退休是其个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其计划性的安排为公司提供了充足时间进行继任者选拔。

接棒的新掌舵者宋为群也是本土医疗器械行业中耳熟能详的领导者,其作为强生历史上首位出身于本土的中国区主席,拥有深厚的本土行业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

2003年,宋为群加入强生,此后20余年间,他从爱惜康中国事业部负责人一路晋升,2015年出任强生医疗中国区总裁,2018年升任强生中国区主席。并且,在强生任职期间,宋为群深度推进了强生旗下包括医疗科技和创新制药两大业务领域在中国的创新旅程和协同发展、推动本土化落地和数字化转型等要务,成果十分丰硕。


中国市场增长疲软
本土化布局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宋为群此次上任也可谓是重任在肩。在换帅消息传出之际,GE医疗的财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并且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期中。

据GE医疗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GE医疗总营收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中国区营收同比下降15%,从27.85亿美元降至23.6亿美元。纵观2024年全年GE医疗的业绩来看,Q1至Q4中国区营收一直呈现出下滑的状态,下滑幅度最高达到22%。这一市场业绩呈现,也对GE医疗整体营收造成了部分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行业的反腐败行动持续推进、集采常态化趋势、政策支持(如2024年3月推出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多重“压力”均为跨国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除GE医疗在华业绩不达预期以外,一众跨国企业在华业绩遇冷,如丹纳赫在中国的诊断业务面临困难、飞利浦预计到2025年在中国的销售占比将削减至10%左右、泰利福2024年报显示带量采购方案导致产品定价下降等。

与此同时,本土创新械企正在加速崛起,并在CT、磁共振MRI、X射线等高端设备领域逐步打破进口垄断,国产替代的浪潮已不可阻挡。

并且,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及财政部公告《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预计2025年国内医疗设备更新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落地速度加快。这一政策在加速市场扩容的同时,也强化了国产设备优先的导向。

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不断吸引一众外资企业布局其中。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的现状,跨国巨头纷纷开始加大本土化投入。其中,GE医疗于2024年5月与上海浦东新区签署投资合作意向书,计划加大投入3.8亿元用于新产品引入和新产线建设。

虽然短期来看,GE医疗在中国市场依然面临较大挑战,压力未减,但GE医疗也在及时应对市场变局作出战略调整。


结语


当前,GE医疗正处于在华营收下降、行业竞争加剧的关键节点,有着丰富经验的宋为群作为新掌舵者上任,将为GE医疗带来哪些新变化?药智医械将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GE医疗任命中国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GE医疗官网


徐彬傲.jpg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