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交所官网显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成为2025年科创板中第3家获得受理的企业。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全球市占率第五
据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在MRI行业的多年发展之下,目前其主要产品已广泛布局在MRI领域,其中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等产品。并且,健信超导已掌握了多项MRI领域的核心技术,并致力于将技术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健信超导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独立超导磁体供应商,并打破了外资品牌长期以来的垄断,其MRI设备在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本土企业中位列第二。据招股书,其客户众多,其中不乏各医械巨头的身影:GE医疗、联影医疗等。
目前,在超导领域,健信超导已然形成了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其研发的1.5T无液氦超导磁体具备着健信超导的独创技术——全固态传导冷技术,该产品在全球率先实现了超导磁体的可完全无液氦化。
在永磁体领域健信超导也同样闻名,目前该企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其基于公司自身的独特技术,为全球各客户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永磁体系列产品。
基于系列独创技术和优异产品,健信超导近年来的营收成绩也相当可圈可点,虽然2024年营收较2023年有轻微下滑的情况,但健信超导在招股书中解释为,主要是永磁产品受磁钢原材料价格回落影响。
图片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
从其产品营收中可以看到,超导产品的销售额逐年上升,虽然2024年由于集采承压及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等因素影响,业绩上涨的脚步放缓,但整体而言其仍维持了上升的发展劲头。
图片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
本次,健信超导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192.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 25%,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途如下:
图片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
国产替代持续加速
MRI设备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双雄之一,是当前临床疾病诊断及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影像学工具之一。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球MRI设备市场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其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7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亿美元,我国的MRI设备市场份额也同样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24年该市场规模已达到166亿元,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227.6亿元。
健信超导的招股书中显示,目前全球主要的MRI设备整机厂商有:GE 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其中西门子医疗占据了全球MRI超导磁体市场和中国MRI超导磁体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与GE医疗和飞利浦医疗在海外市场中位列前三。
图片来源:健信超导招股书
虽然目前中国MRI超导磁体市场中,外资品牌仍然占据了大半的份额,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已然涌现出一批专注于MRI技术的医疗器械企业,如联影医疗、健信超导、东软医疗等。其中联影医疗、健信超导奋起直追,极大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据药智医械数据-上市器械筛选系统查询显示,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近200款磁共振成像系列产品,获批的产品中,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数量最多、其数量断层第一,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数量居于第二。
图片来源:药智医械数据-上市器械筛选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200款获批上市的磁共振成像系列产品中,国产力量已然崛起,国产产品占比90.63%,进口产品仅9.37%。
同时,我国政策也在力挺国产化。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将医疗设备更新列为重点领域;2024年12月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多方位发展之下,国产设备迎来重大利好,随着我国布局MRI技术的械企持续创新研发,有望在该领域早日实现国产替代。
结语
从产品布局及营收来看,健信超导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作为今年科创板中第3家获得受理的企业,健信超导备受瞩目。期待后续健信超导的精彩表现。
参考资料:
健信超导招股书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