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W无形资产!君实入股冯辉创业公司,是什么大棋?

导读:君实生物最新动态!

9月2日,君实生物公告称,核心技术人员冯辉辞去首席运营官及子公司所有内部职务。

9月10日晚,君实生物公告称拟以两个临床前在研项目(相关资产和部分专利权益)作价3059.78万元认购上海安领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后称安领科生物)注册资本14万元,而安领科生物的最大股东,则正是冯辉。

也许,之前大家还在疑惑为何核心技术人员的冯辉会选择辞职,如今君实生物的再次公告似乎也终于给出了答案,原来又是一位科学家走上了创业之路。而对于事件中提到作价3000万的两个项目,大多数人猜测很可能就是冯辉之前负责的项目,此举相当于将冯辉的两个项目还给了他,还能给这位元老一些创业支持。

不过,也有人对君实此举表示担心,觉得以3000万换14万的生意并不值得,甚至如果两个项目前期投入已经远远大于了3000万,更是实打实的亏本。

但也有人表示,以冯辉在君实的成绩,别说3000万,就算3个亿都值得,并且君实此举也相当于另类地绑定了冯辉,既能以入股的方式推进相关管线,保证冯辉离职后两个管线的推进进度,也能减少君实临床开发与商业化资金投入和风险,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要说谁更有道理,或许并不能一概而论,整个事件的利好与弊,关键还是要君实对两个管线的具体细节披露,以及有冯辉这位大牛坐镇的“安领科生物”未来潜力到底如何?

冯辉价值几何?安领科生物价值几何?

说起冯辉,关注君实生物的人都有所了解,不谈其加入君实生物之前就先后在海外两家知名企业任职,负责抗体发现及蛋白质工程。

回国加入君实后,对于冯辉也可谓如鱼得水,不仅成为了君实生物招股书中仅有的4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并在君实生物不断成长的这些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君实的十余项抗体药物项目,其中就有多个“产业项目”“重大专项”与“科研计划”,而期间最突出的成就即推动了君实PD-1的开发。同时,据有关媒体披露,在君实生物拥有的包括PD-1、PDL-1、PCSK9、BTLA、IL-17A等多种创新药物专利中,都有冯辉的参与的痕迹。

可以说,君实生物能拥有如今的成功,绝少不了冯辉的贡献,并且作为元老之一,其掌握的君实核心内容必定不少,叠加目前PD-1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愈发激烈,百济神州PD-1已经拥有了11项适应症,恒瑞也有9个,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PD-1的后续开发来讲,冯辉对于君实生物的意义都不言而喻。

而以技术入股冯辉主导的企业,表面上看,其能拥有的股份有限(9.45%),但倘若背靠冯辉的安领科生物后续能拥有更多具备临床竞争力的创新药,那么对于君实来讲,肯定是件一本万利的事。

唯一遗憾的是,目前关于安领科生物的内容实在太少,要不然或许还真能如网友所言:“3亿也值得”。

君实生物或许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在君实披露的内容中,关于在研的临床前项目的具体细节并没有明说,只知道是肿瘤类,但通过君实生物官网披露的在研临床前肿瘤管线来看,有名字都已多达15个之多,可见改两个管线的竞争性与前景在君实这个大盘中并不强,最终能享受的资源不一定会高到哪里去。



640.png

图片来源:君实生物官网


更关键的是,结合君实之前以合资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引入外部资金,放弃英派合资公司股权的种种行为来看,如今的君实生物似乎与之前多开管线、广撒网的做法有了不同,似有收拢精力与资金,专注重点领域的迹象。

而以无形资产入股,对于现阶段的君实来讲既有了分享相关药物后续研发、上市以及商业化收益的资格,同时,也是对目前过于繁杂的研发管线的一种灵活处理方式。

综合来看,君实生物诸多行为的背后或许都在直指其战略目标与方针的调整,是适应现有市场的一种变革,更是君实生物迫切盈利的重大措施,希望经此系列行为之后,君实能确有收益,那么现在的一切就都显得值得。

科学家创业的成功与否

实话来讲,在现阶段能毅然决然的选择创业,就算对于创新工作经验丰富的实干型科学家也是需要莫大魄力的,毕竟如今的医药环境不比当年,科学家创业的危险系数着实又提升了不少。

在多家媒体的文章内容中均提到,美国一项公开调查中,美国由高校教授创业并领导的公司失败率高达96%—97%,成功率相当于天使投资成功率。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也曾调侃:“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在当今时代,在迈向以科技提高生产力的年代,掌握核心技术、洞悉核心需求的科研人员通过创业来完成技术转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关案例也越来越多,比如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慕尼黑大学计算机博士余凯创立地平线、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创立日馨医药等等。

可实际上,唯有当科学家踏上创业之路才会发现,企业运营的可不比之前单纯将研究做好就行,技术、市场、产品、财务、管理缺一不可。创业失败的案例同样比比皆是,比如曾经致力于“源头创新”的日馨医药,近日就被爆出走向了终点,科学家也最终落得人、财、名尽失。

当然,冯辉作为扎根君实多年的实干型科研人员,还是与众多高校创业者确实有所不同,无论是人脉、技术转化途径、企业运营应该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优势。但无论如何,冯辉作为技术人员最大的优势仍来自其技术层面,其拥有的精力、时间等都也不足以支撑其从全局把控公司运营。

也许,参考百济神州等创业公司的成功经历,以“科学家+职业经理人”的模式推进创业公司的项目逐步落地,是未来的“安领科生物”发展的效仿对象,望其能在创业初期就有所布局吧。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青霉素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