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毕聊中药那点事儿——为什么请慎用“中药现代化”?

导读:“现代化”一词是任一个时代和任一个朝代都不落伍的词汇,信手拈来,无论放在“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的方方面面,冠冕堂皇,屡试不爽。


“现代化”一词是任一个时代和任一个朝代都不落伍的词汇,信手拈来,无论放在“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的方方面面,冠冕堂皇,屡试不爽。


“现代化”有一个很“顽固”的对立面,就是附着有传统文化和民族传承的东西,很难“被现代化”。


举个例子。同样被视为国粹的京剧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与北京的昆曲、汉剧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而成;传到上海是同治六年(1867年),满打满算也就不到230年的历史[注1]。文革期间,“第一夫人”举一国之力欲将其现代化,几近封杀其它舞台艺术形式,独尊八个“样板戏”,到今日,京剧“被现代化”了吗?


再举个例子。同样被视为文化遗产的相声最初是摹仿各种声音的“口技”,故在宋代又称“像声”。明朝时,“像声”在帝都北京开始盛行,经清朝至民国初年,逐渐发展为今天的“相声”。最早说相声的人是咸丰年间(公元1850~1861年)一个别号“穷不怕”的朱绍文。究其历史,相声至今也就是150年左右[注2]。在中国30多年摧枯拉朽般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不乏个人、团队、协会希望将其“现代化”,但时至今日,相声“被现代化”了吗?“现代相声”为什么没有像郭德纲的“传统相声”,能卖出一张8000块的门票?


中药与京剧、相声比可以说是“国粹”中的“国粹”,“遗产”中的“遗产”。中药的起点至少可以追溯到女娲补天后出生的那个身体透明、五脏六腑清晰可见,头上长有两只角、牛头人身的神农氏(后来的“炎帝”)。即便我们以证据级别更高的那部《神农本草经》[注3]论,尽管成书年代或谓秦汉或谓战国,那也都要距今几千年。它就那么容易“被现代化”吗?


可怕的是当我们把“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胸怀大志,表达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政治口号时,许多的言行自然就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偏离了科学的轨迹。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在“市场之手”的强力拉动和“政府之手”的推波助澜下,把传统的中药“现代化”、打造一个“现代中药”,盛极一时。岭南部分媒体甚至还找出个“中药现代化之父”。我在想,举国“折腾”了几十年,万余个品种,有一个被世界医药主流认同、认可了吗?


我也是一个曾经高谈阔论“中药大品种”、“中药现代化”的无知者,但当我静下心来,从历史的视角去思考时,最大的省悟就是要对科学和自然多几分敬畏。我承认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因为那是世间万物成长的自然规律,中药发展也同样需要这样的过程,但如果一个行业不懂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时,人云亦云的“口号”同样会“带坏”下一代人。(敬请关注下篇《回首“中药现代化”》)


[注1]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注2]自搜狗百科:中国相声。


[注3]《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药智网微信公众号.jpg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