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从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到氟维司群,以内分泌为基础的治疗是延长该类乳腺癌患者较高质量生存期的首要治疗选择。
然而,传统疗法逐渐暴露出耐药性、注射给药不便等局限性。新一代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以创新作用机制和口服优势,有望重塑HR+/HER2-乳腺癌的治疗格局。
01 新一代口服药应运而生
根据IARC 2020年数据,乳腺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达230万,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1.7%,发达国家发病率尤为突出,美国等地区超过70%。中国作为乳腺癌大国,2020年新发病例约41万人,据预测,这一数字将在2040年增至48万。
乳腺癌的基因分型主要基于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及Ki-67增殖指数,可分为三大亚型:激素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HR+/HER2-BC)是最常见类型,占50岁以下患者的65%、50岁及以上患者的70%-75%;HER2阳性乳腺癌(HER2+BC)依赖HER2信号通路驱动;三阴乳腺癌(TNBC)缺乏ER、PR及HER2表达,治疗选择相对有限。
针对ER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的刺激发挥作用,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包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以他莫昔芬为代表,自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标准治疗药物,通过与雌激素竞争结合ER抑制肿瘤生长;芳香化酶抑制剂(AI)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生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中,氟维司群是首个该类药物;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的靶向药物,如CDK4/6抑制剂。
SERD属于可选择性结合雌激素受体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与雌激素竞争结合ER,抑制受体二聚化并激活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从而下调ER介导的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相较于SERM类药物,SERD不仅能抑制ER功能,还可诱导受体降解失活,消除雌激素作用靶点。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使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更具优势。
氟维司群是第一代SERD药物,由阿斯利康开发,于2002年获批上市,突破之处在于既可以阻断雌激素受体(ER)的信号传导又能进一步诱导ER降解,从根本上切断了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信号。凭借高ER亲和力与低耐药性,氟维司群长期主导SERD市场,2018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
氟维司群已被《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版)》列为各线治疗的基石药物;ESMO指南指出,一线CDK4/6抑制剂失败后,对于无内脏转移且既往内分泌治疗较长PFS的患者,可选择氟维司群的联合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HR+/HER-2-乳腺癌治疗的基石,但部分患者会因内分泌治疗耐药出现肿瘤复发、进展。耐药通常由多种机制驱动,ERα编码基因ESR1突变是常见的原因之一。约45%的HR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存在ESR1基因突变,且近半数的内分泌治疗耐药现象与ESR1变直接相关。
氟维司群主要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一线治疗推荐等级低于芳香化酶抑制剂。另外,氟维司群生物利用度低,只能肌肉注射给药,易引发肌肉僵硬,联合用药便利性差,高剂量下毒性风险增加。
为克服现有疗法的耐药性及局限性,新一代口服SERD药物成为HR+乳腺癌领域的研发焦点。
02 跨国药企的竞速赛
艾拉司群(Elacestrant)是全球首款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由Radius Health与Menarini联合开发,于2023年先后获FDA和EMA批准,用于经≥1次内分泌治疗且携带ESR1突变的HR+/HER2-乳腺癌患者。2023年,赛生药业通过独家许可协议负责艾拉司群在中国的开发与商业化,目前国内正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其关键性临床III期EMERALD研究的数据显示,与内分泌单药相比,艾拉司群治疗组患者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提升至22.3%(对照组为9.4%)。艾拉司群美国获批后并迅速被纳入新版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填补了ESR1突变晚期乳腺癌后线治疗的空白。
在2025年ASCO年会上,阿斯利康公布了其下一代口服SERD药物Camizestrant与CDK4/6抑制剂联用一线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SERENA6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联合疗法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6%,中位PFS达16个月(对照组9.2个月),且在ESR1突变状态、种族、治疗史等各亚组中均呈现一致获益。安全性方面,联合疗法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与已知药物安全性特征一致。
目前,Camizestrant正在进行III期试验CAMBRIA-1和CAMBRIA-2,以拓展其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礼来的Imlunestrant是一种具有脑渗透性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其可抑制包括ESR1突变型在内的雌激素受体,已在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递交上市申请。III期EMBER-3试验显示,在携带ESR1突变的患者群体中,Imlunestrant单药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5个月,显著优于标准内分泌治疗组的3.8个月。而无论患者是否存在ESR1突变,Imlunestrant联合阿贝西利的治疗方案中位PFS可达9.4个月,单药Imlunestrant组为5.5个月。
罗氏开发的Giredestrant处于乳腺癌治疗的临床III期阶段。其II期临床acelERA研究的结果显示,Giredestrant组与内分泌单药治疗对比,两组mPFS分别为5.6个月和5.4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46.8%分别为39.6%。针对ESR1突变患者,两组mPFS分别为5.3个月和5.5个月。尽管acelERA研究的主要终点INV-PFS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Giredestrant在多数关键亚组中展现出一致的治疗效果,尤其在ESR1突变肿瘤患者中呈现出明确的获益趋势。
03 国产创新药迎头赶上
药智数据显示,在全球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药物研发赛道上,阿斯利康、罗氏等境外药企凭借先发优势,已将相关产品推进至III期临床阶段。国内药企也不甘示弱,先声药业、益方生物的口服SERD药物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
HRS-8080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SERD药物,目前正在开展临床III期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HRS-8080与医生选择方案(氟维司群或依西美坦联合依维莫司)相比,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Taragarestrant(D-0502)是益方生物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SERD药物,其Ib期研究结果显示,D-0502单药治疗在E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群体中安全性良好,并且初步展现出抗肿瘤效果,疾病控制率(CBR)达47.1%,客观缓解率(ORR)为15.7%;亚组分析显示,携带ESR1突变受试者的中位PFS达10.1个月。目前,该药物正在国内开展与标准治疗方案的头对头III期注册临床试验,研发进度处于国内领先梯队。
先声再明研发的SIM0270口服SERD药物展现出独特优势,其具备穿透血脑屏障的潜力,在ESR1突变模型和脑转移模型中均呈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药代动力学特性,且与依维莫司联合使用时疗效显著提升。Ib期研究数据显示,中位随访10.2个月时,患者中位PFS为5.5个月,ORR达8.3%,CBR为37.8%,在不同ESR1状态患者群体中均表现出稳定的疾病控制能力。
目前,SIM0270正在国内开展Ⅲ期研究,针对CDK4/6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E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对比联合依维莫司方案与研究者选择的治疗方案,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04 结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SERD靶向药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预计2024年达到18亿美元,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66亿美元;中国市场同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规模有望达16亿元,2030年总市场规模或突破83亿元。
口服SERD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一代药物,正处于行业发展黄金期。随着Camizestrant等领先药物III期临床研究的成功,未来将有多个创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逐步重塑HR+/HER2-乳腺癌的治疗格局。然而该领域仍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诸如耐药性问题,以及药物研发需持续优化安全性。
参考资料:
1.药智数据
2.各公司官网
3.华创证券
4.东吴证券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