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新药」最新进展

导读:随着发病机制的深入解析和治疗手段的突破,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疾病领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慢性肾脏病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疾病领域中,IgA肾病(IgAN)长期以来被视为一个“沉默的角落”。然而,随着发病机制的深入解析和治疗手段的突破,这个曾经被忽视的疾病领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01 时代变迁


IgA肾病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传统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涉及黏膜免疫异常、半乳糖缺陷型IgA1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多个环节,最终通过补体激活导致肾组织损伤。


这一机制的阐明为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明确方向。目前治疗策略主要聚焦四大通路:(1)黏膜免疫调节:针对病原免疫反应的初始环节;(2)内皮素1(ET-1)通路抑制: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和纤维化;(3)补体系统阻断:抑制终末损伤通路;(4)B细胞靶向治疗:从源头减少异常抗体产生。


基于这些机制研发的靶向药物,正在彻底改变IgA肾病的治疗范式。


微信图片_2025-11-24_141833_033.png

图1 IgA肾病相关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02 百亿蓝海待开拓


患者群体庞大且诊断率提升:全球IgA肾病患者约1000多万人,我国有约500万IgA肾病患者,且每年新增IgA肾病确诊患者超过10万人。随着肾活检技术的普及和医生认知度的提高,这一庞大的患者基数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治疗需求远未满足:尽管患者数量庞大,但传统治疗仅限于RAS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疗效有限且副作用明显。20%~40%的患者在10-20年内可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病,迫切需要更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


市场增长前景明确:据药智咨询测算,目前全球IgA肾病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已达约1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至16亿美元。到2030年,全球市场容量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预计市场规模将达150-200亿元人民币。


03“四天王”各显神通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四款靶向药物获批(最早获批途径多为附条件批准/加速批准)用于IgA肾病,国内目前有3款获批(目前仅司帕生坦在国内未获批)。其中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专门针对IgA肾病根源(黏膜免疫)的靶向治疗药物。盐酸伊普可泮胶囊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IgA肾病的口服补体B因子抑制剂,最初在美国获批的适应症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IgA肾病为其后续扩增的适应症。


表1 IgA肾病已上市靶向药物信息

微信图片_2025-11-24_141836_292.png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04“国产三剑客”引领新浪潮


目前全球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IgA肾病药物有70多款(国内约40多款),研发进展靠前的主要药物见下表。


表2全球IgA肾病部分在研药物

微信图片_2025-11-24_141838_914.png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中国创新药企在IgA肾病领域布局迅速,三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值得重点关注:


(1)HRS-5965:HRS-5965是恒瑞医药的一种补体因子B抑制剂,可降低尿蛋白,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目前全球及中国正在进行临床Ⅲ期研究(针对IgA肾病),2025年该药被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HRS-5965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第12周时,HRS-5965 25、50和75 mg组的24-UPCR(g/g)较基线的变化分别为-27.9%、-30.7%和-39.5%,而安慰剂组为-2.9%(分别为P=0.0501、0.0056和0.0002);HRS-5965 25、50和75 mg组及安慰剂组的eGFR较基线的变化分别为-0.84、2.74、4.26和1.41 ml/(min·1.73m2)。


(2)泰它西普:泰它西普是由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同类首创的注射用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双靶点新型融合蛋白产品,目前已获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适应症。在IgA肾病领域,目前正在申请上市。最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9周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泰它西普组患者的24小时UPCR显著降低55%(P<0.0001),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SC0062:SC0062是无锡智康弘义开发的一款高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目前全球及中国均处于临床Ⅲ期研究阶段。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所有SC0062剂量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降低了UPCR。在第12周,SC0062 5、10和20 mg组UPCR的安慰剂校正几何平均变化(95%置信区间)分别为-27.6%(-43.0至-8.2)、-20.5%(-37.4至1.0)和-38.1%(-51.4至-21.0);在第24周,分别为-22.4%(-42.2至4.3)、-30.9%(-48.6至-7.0)和-51.6%(-64.2至-34.6)。


微信图片_2025-11-24_141841_877.png

图2 SC0062临床研究方法&结果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05 结语


IgA肾病赛道的火热并非偶然,而是精准医疗理念在肾脏病领域的必然体现。随着对疾病机制认识的深化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IgA肾病治疗正迎来最好的时代。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疗效指标的比拼,而是疗效、安全性、便利性和药物经济学的综合较量。那些能够在这四个维度上取得最佳平衡的产品,将在百亿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重磅炸弹。


对于医药从业者而言,IgA肾病这个“小而美”的赛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窗口。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更新,这个曾经被忽视的领域正在成为创新药研发的热土,其发展路径或许将为其他罕见病和专科疾病领域提供宝贵的借鉴。


注: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淦淦,郑可,李雪梅.IgA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4,40(3):225-230.DOI:10.3760/cma.j.cn441217-20230411-00418.

[2]王畅,王睿智,伍刚.IgA肾病靶向治疗新进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2,31(3):271-276.

[3]http://sh.xinhuanet.com/20241015/9a2867b8744d485394a956d04a11c331/c.html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5]https://www.nephro-online.com/index/article/detail?id=10513


微信图片_2025-11-24_141845_503.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