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掷146亿!诺华「火力全开」

导读:一个月内连续达成四笔重要合作

2025年9月,诺华以一系列密集且高额的BD交易震撼行业,在一个月内连续达成四笔重要合作,交易总额超过146亿美元,堪称近年来最为激进的商务拓展行动。


01 加固护城河


从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诺华整体营收达到27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诺华的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心血管-肾脏-代谢、免疫、神经科学和肿瘤,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1.73亿、49.58亿、27.59亿和81.99亿美元。特别是在Entresto(沙库巴曲缬沙坦)、Kisqali、Pluvicto等重磅产品的推动下,业绩增长动力充足。


然而,为维持这一增长态势并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产品周期波动,诺华选择围绕四大核心治疗领域持续加码外部合作。9月的四笔交易正是这一策略的集中落地:


9月2日,诺华与Arrowhead公司达成合作,引进其临床前siRNA药物ARO-SNCA的全球权益,交易总额达22亿美元;


9月3日,诺华再次携手舶望制药,就多项心血管靶点siRNA资产展开合作,总交易金额超过53亿美元;


9月9日,诺华以约14亿美元收购Tourmaline Bio,获得其抗IL-6单抗pacibekitug,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9月15日,诺华与Monte Rosa公司合作开发免疫介导疾病的新型降解剂,交易价值高达57亿美元。


这些交易表明,诺华不仅在已有业绩验证的赛道上持续深耕,更试图通过BD手段构建更深的技术护城河,巩固长期竞争优势。


02 加码心血管领域


心血管-肾脏-代谢(CVM)业务作为诺华第二大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51.73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心衰药物Entresto销售额达46.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占该板块近九成业绩。


但是,诺华的CVM业务面临“新旧交替压力”。


Entresto在美国的核心专利到期,Torrent、Zydus等多家企业的仿制药已获FDA批准,市场冲击不可避免。


半年注射一次的降脂药物Leqvio(英克司兰)作为诺华CVM领域的新生代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5.55亿美元,同比增长65%,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但对比Entresto 46.18亿美元的体量,其规模尚不足以完全弥补Entresto可能下滑带来的业绩缺口。


因此,通过BD方式积极布局下一代心血管产品,成为诺华捍卫这一核心业务的必然选择。


其中,与舶望制药的二次合作尤为引人注目。继2024年1月首次合作后,此次诺华以超53亿美元的总投入,获得四款siRNA管线的权益。根据协议,舶望制药授予诺华两款处于早研阶段分子的中国以外权益的选择权,用于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同时,诺华获得了BW-00112(ANGPTL3)产品的优先谈判权。针对另一款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siRNA候选药物,舶望制药授予诺华独家中国地区以外许可,并包含在美国和中国分享损益(P&L)的互惠选择权,该产品预计2026年将启动I期临床试验。


诺华自身已有一款靶向Lp(a)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pelacarsen处于III期临床,而舶望的siRNA资产与现在的资产形成战略协同,有望共同强化诺华在血脂管理和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产品矩阵。


另一笔关键交易是诺华以14亿美元收购Tourmaline Bio,获得后者抗IL-6单抗pacibekitug。这笔交易的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诺华对心血管治疗新机制“炎症驱动心血管风险”的前瞻性布局。


长期以来,心血管药物创新集中在降脂与抗凝领域,但临床数据显示,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后,仍会发生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这一“残余风险”的核心诱因之一,便是全身慢性炎症。


而Tourmaline Bio的核心资产pacibekitug,通过抑制炎症关键因子IL-6,有望解决现有降脂疗法无法覆盖的“残余炎症风险”,恰恰击中了这一未被满足的需求。该候选药物的II期TRANQUILITY研究数据显示,pacibekitug在月剂量为15毫克时,在第90天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中位数降低了85%;在每季度给予50毫克剂量时,降低了86%。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并且,pacibekitug是每季度注射一次的给药频率,有望大幅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03 强化神经科学布局


2025年上半年,神经科学领域以27.59亿美元营收占总营收10%,虽体量不及肿瘤与心血管,但作为四大核心板块之一,其管线的丰富度直接影响诺华的长期增长潜力。


该板块目前主要依赖多发性硬化症药物Kesimpta(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4.36亿美元)和基因疗法Zolgensma(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97亿美元,同比下降15%)。随着Zolgensma面临市场竞争加剧,诺华亟需通过引入新机制疗法来增强管线厚度。


微信图片_2025-10-09_101744_352.png

神经科学领域产品的收入

图片来源:诺华2025年财报


9月,与Arrowhead的合作中,诺华引进的ARO-SNCA正是一款针对帕金森病的siRNA药物,显示出公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前瞻布局。ARO-SNCA通过靶向编码α-突触核蛋白基因,旨在降低该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降低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该蛋白的异常积聚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关键病理机制。


除了ARO-SNCA之外,诺华有权从Arrowhead现有管线外选择额外项目,利用TRiM™技术平台推进候选药物开发。


值得关注的是,Arrowhead专有的TRiM™平台技术,能实现皮下给药后将药物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有望突破血脑屏障这一神经药物开发的传统瓶颈。这意味着诺华不仅引进了一款药物,更锁定了一套可用于多个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技术平台。


一直以来,诺华非常注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布局。例如在今年8月,诺华与BioArctic达成合作,利用其BrainTransporter血脑屏障穿透平台推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投入金额高达7.72亿美元。


04 结语


在全球制药巨头的战略版图中,ADC资产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2023年,默沙东、辉瑞等头部企业均对ADC资产展开大规模布局,行业热潮可见一斑。但诺华却是个明显的例外,作为全球制药行业的领军者之一,它并未加入这场ADC并购热潮。


无独有偶,在当前行业炙手可热的GLP-1领域,艾伯维、罗氏、阿斯利康等制药巨头也纷纷加码管线布局,唯恐错失这一千亿级市场。而诺华的态度依旧“特立独行”,截至目前,也未参与该领域的布局。


这一“逆潮流”选择的背后,并非战略缺位,而是诺华一以贯之的核心逻辑——聚焦差异化产品。


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逻辑,它从来不是追求短期红利的“短跑”,而是一场考验长期竞争力的“马拉松”。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不在于追逐一时的市场热点,而在于抵抗市场狂热与冷静的周期性波动、穿越不同经济周期的韧性。


而诺华的差异化优势,正集中体现在核药、小核酸及心血管等技术或者治疗领域。例如,在核药赛道,重磅产品Pluvicto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8.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另一款核药Lutathera同样保持高速增长,同期收入突破4亿美元,双产品驱动下,诺华在核药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在小核酸领域,诺华也是布局动作不断加码。2025年4月,诺华斥资17亿美元收购Regulus Therapeutics,抢护了寡核苷酸产品线,进一步补全其在小核酸领域的技术与产品矩阵,为未来增长注入新动能。


诺华通过近期一系列高额BD交易,不仅要进一步夯实其在核心治疗领域的竞争力,也向市场传递出清晰信号:它将继续以差异化为路径,以长期主义为节奏,在全球制药的竞争中稳步前行。


参考资料:各公司官网


游小娟.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