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起效,又一款国产ED新药获批

导读: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

30分钟起效,又一款国产ED新药获批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苏州旺山旺水生物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上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值得一提的是,其起效迅速,口服30分钟内即可发挥作用,药效持续时间长,半衰期为8至11小时。此外,昂伟达与适量含酒精饮品同服时药效不受影响,这一特性解决了困扰ED患者多年的社交困境。


表现令人瞩目


早在十年前,旺山旺水生物便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已被跨国药企垄断的ED药物市场。研究团队从黄酮类天然产物中汲取灵感,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和结构优化,最终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


在临床试验中,昂伟达的表现令人瞩目。其临床推荐起始剂量低于同靶点已上市药物,患者按需服用2.5、5、10 mg司美那非后,勃起功能专项评分(IIEF-EF)分别高达25.7、25.6、26.1分,接近正常水平。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昂伟达的卓越疗效,也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值得一提的是,昂伟达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昂伟达2.5、5、10毫克剂量组的头痛、消化不良等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此外,昂伟达对其他亚型PDE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未见或很少发现与之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视觉异常(PDE6相关)、背痛及肌肉痛(PDE11相关)等。


微信图片_20250725092411.png

图1昂伟达、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常见不良反应

图片来源:旺山旺水官微


昂伟达的成功并非偶然,它背后是旺山旺水生物在创新研发领域的深厚积累。作为一家综合一体化生物医药企业,旺山旺水重点聚焦抗病毒、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领域,搭建了9个创新资产管线。


微信图片_20250725092417.png

图2旺山旺水创新药管线

图片来源:旺山旺水官网


除了昂伟达,旺山旺水的其他在研管线同样备受关注。例如,VV116是一款RdRp抑制剂,已获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商品名分别为民得维及MINDVY。这款药物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旺山旺水在抗病毒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


此外,LV232是一款潜在的同类首创双靶点5-HTT/5-HT3受体调节剂。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LV232能够增强抗抑郁效果,同时减少常见胃肠道副作用。不仅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进一步巩固了旺山旺水在神经精神领域的研发地位。


国产与进口的博弈


一直以来,ED药物市场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市场几乎被进口药物所垄断。辉瑞的万艾可(西地那非)和礼来的希爱力(他达拉非)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国内ED药物市场的主导地位。


表1进口ED新药上市品种

微信图片_20250725092419.png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进口ED药物包括他达拉非、枸橼酸西地那非、盐酸达泊西汀、盐酸伐地那非和甲磺酸酚妥拉明等。


这些药物的原研单位均为国际知名药企,如辉瑞、礼来、拜耳、诺华等,其获批时间跨度从2002年至2010年不等。其中,他达拉非和枸橼酸西地那非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为常见的ED治疗药物,分别于2009年和2002年获批,其靶点均为PDE5,为ED药物治疗的经典靶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医药研发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药企开始涉足ED药物研发领域。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国产ED药物的研发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涉及众多药企和研发机构。


表2国内药企ED药物在研进展

微信图片_20250725092422.png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其中,百利药业和科伦药业进展最快,分别对他达拉非和枸橼酸西地那非进行改良,有望较快进入市场,与进口药物展开竞争。


TPN729MA由上海特化医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山东特珐曼药业和河南天方药业联合研发,目前已进入临床Ⅲ期阶段,其研发进展较为顺利。此外,吉林大学与天士力、扬子江药业合作研发的妥诺达非也处于临床Ⅲ期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兴的药企也在ED药物研发领域崭露头角。例如,苏州麦迪仙医药研发的枸橼酸雄地那非处于临床Ⅰ期阶段,而佳诚生物、海悦药业等多家药企也纷纷提交了临床申请,涉及的药物包括JC-005、HY22005I等,这表明国产ED药物的研发正在不断加速。


蓝海市场


勃起功能障碍(ED)作为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其发病率显著上升,推动了ED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QYResearch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ED药物市场规模约为63.4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100.5亿美元,2025—2031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0%。


在中国,ED药物市场同样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9—2023年,中国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长到78.9亿元,预计2024—2028年将从93.1亿元增至157亿元。


ED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以下药物主导:


PDE5抑制剂:这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ED药物,包括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等。其中,西地那非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他达拉非凭借其药效持久、安全性高等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近年来,国产仿制药的崛起也对进口药物构成了有力竞争。例如,白云山制药的金戈(西地那非)和齐鲁制药的他达拉非片,凭借价格优势和良好的疗效,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微信图片_20250725092425.png

图3他达拉非全终端销售额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中成药与保健食品:在中国市场,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中成药如复方玄驹胶囊、五子衍宗丸等,因其副作用小、适合长期调理而受到部分患者青睐。


未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市场渠道的拓展以及患者对治疗需求的增加,ED药物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国产药物的崛起也将进一步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结语


国产ED新药昂伟达的获批,不仅是旺山旺水生物的一大突破,更是国内医药行业在该领域的重要进展。其在疗效、安全性和适用性方面的优势,使其具备了与进口药物竞争的实力。


然而,要想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国产药物还需要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ED药物不仅能够打破进口药物的垄断,更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参考来源:

1.药智数据

2.https://www.vigonvita.cn/

3.https://www.gelonghui.com/p/2419124

4.https://mp.weixin.qq.com/s/ohnJG-mGLDrhx-Snu0b-vw


微信图片_20250703103327.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