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药再获金奖

导读:创新加速

7月7日,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二届湖北专利奖授奖决定。东阳光药发明专利“作为丙型肝炎抑制剂的桥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510939448.4)荣获第二届湖北专利金奖,充分肯定了磷酸依米他韦在丙肝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及其为临床带来的重要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6月,东阳光药发明专利“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610066995.7)刚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


东阳光药"双金"佳绩,彰显了企业在药物研发创新体系中的领先地位,展现了企业从科研成果到临床价值的完整转化能力。


磷酸依米他韦:国产丙肝创新药里程碑


我国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约有1000万例,近几年新增约20万例/年。HCV感染进展多缓慢,感染20年,肝硬化发生率为15%~30%,HCV相关肝癌发生率在感染30年后为1%~3%。由于起病隐匿,国内丙肝患者的诊断率及治疗率均较低,已构成严重的社会与公共卫生挑战。


十余年前,国内尚缺乏自主研发丙肝创新药的基础,而国外在研药物也多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丙肝患者难以获得有效的治疗药物。


面对庞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东阳光药于2010年立项研发针对中国患者的抗丙肝药物。


终于,历经十年攻关,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丙肝新药——磷酸依米他韦于2020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丙肝NS5A抑制剂。2021年,该药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显著降低了药品价格并实现医保覆盖。未参保患者一个疗程费用为5208元;部分地区参保患者经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可低至数百元,切实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据东阳光药公开资料,磷酸依米他韦与索磷布韦联合用于治疗成人基因1型非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慢性丙肝,整体治愈率高达99.8%,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每天口服一次。


凭借卓越的性价比,磷酸依米他韦上市后获得众多丙肝专家的认可,并被《丙肝防治指南(2022年版)》推荐:HCV基因1b型患者可选择磷酸依米他韦+索磷布韦,100 mg+400 mg,1次/d,初治及PRS经治,无肝硬化或代偿期肝硬化疗程12周(A1),成为临床丙肝治疗的重要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723133507.jpg

图1磷酸依米他韦胶囊药盒

图片来源:东阳光药官微


磷酸依米他韦的成功令人振奋!这不仅源于其卓越的药物特性,更得益于东阳光药前瞻性的专利布局战略。


其专利布局以2013年的核心化合物专利为起点,于2015年延伸至化合物核心立体构型与盐专利,并进一步在2019至2022年间拓展至组合物/制剂及工艺专利。这种以核心技术为原点、随研发进程梯度推进的立体化布局策略,实现了对创新成果的全生命周期保护,显著提升了专利壁垒的强度和持久性。


不仅如此,磷酸依米他韦的专利布局还在技术、地域上形成了全面保障。


技术广度:覆盖螺环、桥环、并环及其相关衍生物共12个系列,构筑了有效的技术隔离带。


地域广度: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21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申请,赋予其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灵活性。


这种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战略布局,既有效保护了自主研发成果,又显著强化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从抗流感明星药磷酸奥司他韦的突破升级,到丙肝创新药磷酸依米他韦的里程碑式进展,东阳光药正用一个个重磅创新书写着中国制药的传奇篇章。


值得关注的是,东阳光药的专利布局远远不止于此。


东阳光药:2400+项全球专利引领行业创新


据了解,东阳光药已提交发明专利申请超2400项,其中PCT国际专利申请超380项,授权专利达1400余项;专利布局涵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其中国专利公开数量、授权公告数量均位居国内医药企业首位。


同时,东阳光药的专利正在持续兑现其价值。2017年,东阳光药以18件发明专利获得32.23亿元的专利质押融资金额,创下了当时广东省单笔专利权质押融资额的新高。截至目前,东阳光药通过专利质押已累计获得融资额超70亿元。另外,东阳光药已有多个项目通过专利转让或许可的方式同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涉及金额超过80亿元,并且在产品上市后,东阳光药还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这一系列亮眼成绩的取得,正是源自东阳光药卓越的创新研发实力。


相比于多数新兴生物科技企业,东阳光药凭借二十余年深厚的研发积淀构建了显著的先发优势。加之每年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保障了研发平台的高效运转,不仅加速了创新成果的产出,更实现了研发管线的优质迭代。据招股书,东阳光药在2022至2024年的投入分别达7.92亿元、8.27亿元和8.88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的20.8%、13.0%和22.1%,处于业内较高水平。


目前,东阳光药已成功打造持续、系统化的研发能力体系,拥有1100余人的研发团队,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东阳光药还前瞻性布局AI研发,建立了多个先进的AI驱动模型,大幅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依托这一高度整合的科研体系,东阳光药已在全球推进150款药物获批,拥有超过100款在研药物,包含49款1类创新药,覆盖感染、慢病、肿瘤等领域。


微信图片_20250723133511.png

图2东阳光药在研管线

图片来源:东阳光药招股书


结语


东阳光药连获两项专利金奖,印证了其在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上的硬实力。而6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更标志着这家药企将借助资本力量迈向创新进阶之路。此次港股IPO将成为关键跳板,通过整合研发、生产与商业化资源,加速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随着东阳光药二十余年精心培育的创新产品矩阵全面进入收获期,这家扎根中国的药企正以专利为矛、资本为盾,向全球市场发起冲锋。


参考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oBkMBF-1PCOcpz16RqplOw

2.https://mp.weixin.qq.com/s/LHvUMpY62o0RZthGNHBQVg

3.东阳光药公开资料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