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打响“升级战”

导读:全球“野心”提速

近日,国内创新药龙头公司信达生物火力全开,频传喜讯。

 

6月27日,信达生物减重创新药玛仕度肽获得NMP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6月28日,信达生物举办了研发日投资者交流会,其新一代IO和新一代ADC管线蓄势待发,PD-1/IL-2α-bias双抗融合蛋白IBI363有望成为下一个PD-1级肿瘤免疫爆款产品。

 

肿瘤和综合管线齐发力,信达生物迈向高速增长新阶段。俞德超博士重申2027年产品销售收入200亿元的目标以及2030年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公司的愿景。

 

 

01 肿瘤领域:下一代疗法引领全球竞争力

 

肿瘤领域是信达生物的核心优势领域,据统计,中国肿瘤治疗前十大品牌中信达生物占据3席,已造福超300万肿瘤患者。

 

其中PD-1单抗信迪利单抗是中国创新药1.0时代的先锋代表,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时代,还曾荣获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信迪利单抗只是起点,信达生物围绕肿瘤领域现已布局“新一代IO+新一代ADC”,旨在实现双重迭代升级,重塑肿瘤治疗格局。

 

图片1.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IBI363是新一代IO疗法的核心管线。

 

该药是信达生物首创的一种PD-1/IL-2a 偏向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针对冷肿瘤和免疫耐药患者群体,已展现出优异疗效和安全性,有望成为下一个PD-1级肿瘤免疫治疗基石产品。

 

如果把人体免疫系统比作一辆汽车,PD-1、CTLA-4等抑制剂如同“松刹车”,能消除肿瘤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但是肿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异质性高,单一机制不能对所有肿瘤起作用。对于一些免疫荒漠或免疫排斥,缺乏足够的免疫浸润的“冷肿瘤”,PD-1抑制剂往往无效。

 

IL-2作为一种免疫激动剂,理论上可实现T细胞的“踩油门”作用。实际上,自上个世纪科学家们就对IL2抑制剂有不少研究,但由于其毒性过强和脱靶效应,获批之后无法大规模临床应用。

 

IBI363采取IL-2α偏向型设计,通过PD-1+细胞因子双免疫激活差异化机理,不仅可以增强免疫激活,还解决了IL-2毒性问题,可突破IO治疗局限,在冷肿瘤和免疫耐药人群中表现出非凡治疗潜力。

 

22.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在今年ASCO年会上,IBI363斩获3个口头报告,针对免疫冷肿瘤——免疫经治的黑色素瘤(肢端型和黏膜型亚型)、免疫治疗耐药的肺鳞癌和腺癌、末线结直肠癌三大癌种都观察到显著响应和长期生存获益,以及可控的安全性。且证明了其独特的免疫激活机制,有望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

 

截至目前,针对IBI363,信达生物已在全球布局多项临床研究,覆盖黑色素瘤、肺癌、肠癌、泛癌症等,预计将广泛覆盖IO响应、IO耐药和冷肿瘤人群,重新定义肿瘤免疫治疗。

 

图片3.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新一代IO疗法,信达生物潜力管线还有三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IBI3003(靶向BCMA/GPRC5D/CD3),目前处于临床1期,具备超越CAR-T和双抗的潜力。

 

新一代ADC领域,信达生物既有快速推进、已进入临床3期研究的IBI343,也前瞻性布局了双抗ADC和双载荷ADC,通过多维度双重靶向,克服肿瘤异质性和耐药。

 

图片4.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IBI343(CLDN18.2 ADC)率先进入3期研究。该药基于Fc端沉默的独特抗体设计,稳定的连接子和强效的TOPO1i载荷,实现了显著优于同类的优异安全性特征,胃癌进入了全球临床III期开发,更令人振奋的是首个在胰腺癌中展现长期生存获益的ADC。其Ia/Ib期研究显示,既往仅接受过一线治疗受试者(N=17)的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长达12.1个月;既往仅接受过两线治疗受试者(N=18)的中位PFS为5.3个月,中位OS为9.1个月。

 

针对新一代ADC,信达生物开发了SoloTx ADC平台,具备“强效低毒”特点,其安全优势已在4个ADC临床项目中得到验证,包括IBI354(HER2 ADC)、IBI3009(DLL3 ADC)等。其中IBI3009已在今年1月与罗氏达成合作,交易总金额10.8亿美元。

 

信达生物还升级性开发了双抗ADC和双毒素ADC。

 

IBI3001: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EGFR/B7H3的双抗ADC,协同覆盖肺癌、乳腺癌的那么等多个高潜适应症。另外,IBI3005(EGFR/HER3)和IBI3014(TROP2/PD-L1)两款双抗ADC也处于临床1期研究。

 

IBI3020:针对耐药肿瘤设计,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CEACAM5双载荷ADC。另外,IBI3028和更多双毒素ADC也在推进中。

 

“ADC与IO联合是下一代肿瘤治疗最重要的方向。”信达生物正在对IO和ADC进行双重迭代。基于对肿瘤新药研发的深厚积累,信达生物目前正处于管线爆发期,其国清院每年高效交付至少6–8个创新分子进入临床IND准备阶段,保证了未来还将有更多“爆款”产出。

 

QQ20250701-090532.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02 综合管线领域:新核爆点破茧

 

信达生物成立于2011年,14年间商业化产品达到16款,大部分为抗肿瘤新药。而今年,信达生物的综合产品板块也已进入收获期,爆款产品提前锁定。

 

近日,信达生物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信尔美®(玛仕度肽)获得NMPA批准上市,适用于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基础上对成人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初始体重指数(BMI)为:BMI≥28 kg/m2(肥胖);或BMI≥24 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的合并症。

 

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获批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为国内数亿超重肥胖人群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图片6.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肥胖与心脑血管、内分泌、特定肿瘤、呼吸、生殖和骨骼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是医疗系统的重大负担之一。根据中国诊断标准(肥胖:BMI≥28 kg/m2;超重:BMI ≥24 kg/m2且<28 kg/m2),中国约有5亿成人超重或肥胖,全球排名第一。并且,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一种以上合并症,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2025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提出要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

 

近年来,GLP-1药物在减重领域的成功,彻底改变了肥胖症治疗的格局,GLP-1也成为全球医药界的现象级靶点。但GLP-1单靶点治疗的局限日益显现。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开创性地采用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一方面激动GLP-1R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另一方面激动GCGR增加能量消耗增强减重疗效,同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

 

此次获批是基于Ⅲ期注册临床研究(GLORY-1)的结果。研究显示,第48周时,玛仕度肽6mg组患者体重平均降幅达14.84%,近一半受试者体重降幅≥15%,而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约50%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而其中高达81.8%的肥胖人群有合并脂肪肝。玛仕度肽可以明显降低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在基线肝脏脂肪含量≥10%的受试者中,第48周时,玛仕度肽4 mg、6 mg和安慰剂组受试者全肝平均脂肪含量相对基线的百分比变化均值分别为−65.85%、−80.24%和−5.27%。

 

本次获批的玛仕度肽规格包括2mg、4mg、6mg。信达生物还在探索玛仕度肽高剂量版的减重效果。一项早期临床高剂量探索研究(NCT05623839)结果显示,玛仕度肽16mg 治疗20周减重幅度可达21%,当前是半年内体重下降疗效最显著的研究。

 

另外,玛仕度肽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适应症也已提交NDA,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获批。同时,信达生物还在探索玛仕度肽的更多适应症,包括超重或肥胖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肥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等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的领域。这些探索将进一步扩大其市场空间和临床价值。

 

在全球市场上,GLP-1靶点的潜力毋庸置疑,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都已成为百亿美元级重磅炸弹。而在中国市场,信达生物占得先机。玛仕度肽具备同类最优的减重效果,而且有独特的肝脏获批优势,成为“重磅炸弹药物”指日可待,不少机构预测玛仕度肽的销售峰值将达到80亿元人民币。

 

除了GLP-1,信达生物在综合产品领域还有不少“杀手锏”。


2023年,信达生物推出了首个国产PCSK9抑制剂信必乐(托莱西单抗),并于2024年11月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今年早些时候,信达生物还斩获了眼科重磅新药——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IBI311),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TED),商品名:信必敏。该药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IGF-1R抗体。

 

另外,信达生物的自免潜在重磅产品匹康奇拜单抗(IBI112)已在去年递交上市申请,适应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获批上市。该药是一款IL-23p19单抗,具有同类最佳疗效潜力和长间隔给药。

 

除了这几款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新药,信达生物在综合产品领域还有不少潜力管线,包括:IBI302(抗VEGF-抗补体双特异性重组全人源融合蛋白)、IBI128(XOI)等。

 

 

03 加码研发,全球“野心”提速

 

研发管线突破奠定了信达生物全球化征程的底气,目前公司正加速国际战略布局,将中国创新药推向世界舞台。俞德超博士表示,到2030年预计将有五款临床管线进入全球临床Ⅲ期研究,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公司。

 

图片7.png

图片来源:信达生物

 

为了支持全球化研发,信达生物在6月26日完成了一笔配售,总额超43亿港元(约合5.5亿美元),是过去四年港股生物医药行业规模最大、折价最低的一次。

 

公告显示,创新管线的全球化布局已逐步成为公司潜在重要的增长引擎,并展现出其核心竞争力。本次配售事项将更好地支持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并赋予本公司在管线开发上更多支持和灵活性。本次配售事项所得净款项约90%将用于推进公司丰厚的临床及临床前重点创新管线的全球研发。

 


04 结语

 

此前2022年信达生物高调喊出“2027年国内产品收入达到200亿元”的目标,彼时信达生物年营收不过40亿元,重磅畅销药仅信迪利单抗一款。

 

而如今,信达生物已建立起“肿瘤+综合产品”双轮驱动的产品矩阵。2024年信达生物产品收入已超过82亿元,同比增速40%以上。肿瘤领域,新一代免疫疗法PD-1/IL-2α-bias双抗融合蛋白IBI363大秀肌肉,有望成为新一代IO疗法现象级爆款产品;双抗ADC、双毒素ADC引领新一代肿瘤药物开发潮流。综合产品领域,今年信达生物已接连拿下替妥尤单抗和玛仕度肽两大重磅产品,为2027年实现200亿产品收入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更重要的是,信达生物的新一代在研管线,不少具备全球竞争力,出海空间广阔,剑指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公司目标。

 

药智.png


责任编辑:Summer


声明:本文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平台观点和投资建议。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