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中国指数调整,7家医药股被剔除

导读:原因何在?

MSCI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是由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编制的跟踪中国概念股票表现的重要指数。


MSCI中国指数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一部分,因此股票被纳入该指数后,也会进入MSCI全球标准指数系列,从而吸引大量被动基金的跟踪。其不仅是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风向标,也是国内投资者把握市场趋势的重要参考工具。


近期,MSCI官网公布了MSCI中国指数的季度调整结果:新纳入8只股票,同时剔除20只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被剔除的20只股票中,医药类的企业达到了7家,占比35%;而被新纳入的8只股票中,暂无医药类股票。


微信图片_20250219111354.png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报

注:标红框为被剔除的7家医药行业的企业


如上图所示,这次被剔除的7家医药行业企业的股票包括:凯莱英、安图生物、华熙生物、国药股份、恩华药业、九州通、华海药业。


本次,MSCI中国指数一次性剔除7家医药类公司(占比35%),且无一家医药股被新纳入,这一现象打破了历史常规,可能存在的原因分析如下:


MSCI指数调整主要依据市值、流动性等量化指标。例如,凯莱英的市值从2022年的约1400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不到300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其的调整;华海药业则从2022年约380亿元市值,下降至2024年不到30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其短期增长潜力的保守预期。此外,2024年下半年,医药板块交易活跃度显著下降,影响了MSCI中国指数的纳入和剔除。


医药行业持续面临高压。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150个品种被调出,重点剔除临床价值低、滥用明显的药品,为创新药腾挪空间。这一“腾笼换鸟”逻辑在2024年进一步深化:2024年国谈,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被调出。近年来,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压缩了仿制药企的利润空间,政策导向下,缺乏创新能力的传统药企逐渐丧失竞争力,这一趋势在股市中也得到了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其季度调整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资金流向和市场风格切换上,但中长期来看,市场表现仍取决于企业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环境。


企业基本面上,一家企业如果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稳定的盈利能力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即使在短期内因指数调整而面临资金流出,其股价也可能会在中长期内回归基本面的支撑。


宏观经济环境同样对市场表现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利率水平等因素会持续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例如,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那些能够适应经济转型、抓住政策红利的企业更有可能在中长期内获得市场的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被剔除企业有望重新被纳入。据了解,MSCI中国指数的调整周期为每年4次,分为半年度审议和季度审议,半年度审议分别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调整幅度相对较大;季度审议分别在每年的2月和8月进行,调整幅度相对较小。也就是说,被剔除的企业有望在即将到来的5月的半年度审议中重新被纳入。


结语:MSCI中国指数的调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医药行业在政策、周期、竞争力等多重挑战下的阵痛。短期内,板块仍将经历估值重塑与结构优化;长期看,唯有真正以创新为锚、以临床价值为本的企业,才能在全球医药产业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来源:

1.https://www.msci.com/

2.https://mp.weixin.qq.com/s/rIVQEpaamr3TMkkPvHnIwg


微信图片_20250219111408.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