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岸区政协数字+大健康委员工作室
流感绝非普通感冒。作为全球每年导致29万-65万人死亡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值得每个人提高警惕。
一、流感≠重感冒
普通感冒:症状温和,以鼻塞、喷嚏为主,病程5-7天
流感:突发高热(39-40℃)、全身酸痛、乏力明显,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传播的隐秘通道
1. 气溶胶传播:患者咳嗽产生的微小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
2. 接触传播:病毒在光滑表面存活达48小时(如手机屏幕、电梯按钮)
3. 超级传播者:20%患者传播80%的病毒
三、疫苗的科技进化
• 四价疫苗:覆盖两种甲型和两种乙型毒株
• 重组蛋白疫苗:适用于鸡蛋过敏者
• 鼻喷减毒疫苗:3-17岁儿童专用
每年疫苗有效率约40-60%,但能使重症风险降低80%
四、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
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使用:
• 缩短病程1-3天
• 降低住院风险40%
• 减少家庭传播风险30%
五、高危人群要特别警惕
• 孕妇:感染后住院风险增加3倍
• 5岁以下儿童:占流感相关住院病例的50%
• 65岁以上老人: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3-7倍
•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肺病及免疫缺陷者等):每三名流感重症患者中就有一位是慢性病患者
六、上述高危人群或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 持续高热超过3天
✓ 呼吸困难/胸痛
✓ 意识模糊/抽搐
✓ 尿量明显减少
✓ 皮肤出现瘀斑
七、自我防护“三件套”
• 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环境消毒、保证室内通风
•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
八、破除常见误区
×误区1:“流感扛扛就过去”
→ 真相: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
×误区2:“喝板蓝根能预防”
→ 真相:尚无证据证明中成药可预防流感
×误区3:“去年打过疫苗不用再打”
→ 真相:流感病毒每年变异,需重新接种
特别提醒: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流行高峰,但南方可能出现夏季小高峰。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进行免疫力评估,慢性病患者应提前制定流感应急预案。
及时接种疫苗、做好防护措施、科学认知疾病,是应对流感最有效的三重保障。当出现疑似症状时,请及时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姓名:严俊
职称职务: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学术任职:
重庆市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艾滋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医师协会结核与艾滋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委员
重庆市结核病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气道介入亚专业组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糖尿病足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长期从事感染性呼吸、感染性消化疾病的诊治,对结核、HIV、感染性肝病、寄生虫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殊病原学感染、感染疾病合并慢性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合并慢病的管理
特约门诊(除节假日):周二、周四上午08:00-12:00
科室咨询电话:15213001138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编辑排版:药智用药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