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关爱宝宝请不要忽视妈妈健康您了解产后抑郁吗?

导读:什么是产后抑郁?

作者:南岸区政协数字+大健康委员工作室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喜得宝宝,总会聚焦许多的关注与爱护,当家人在关爱宝宝的同时,请不要忽视孕育他(她)的宝妈。产后女性会有一些情绪波动,担心宝宝是否健康,担心宝宝以后的路是否会走得好,有时会随着时间逐渐平复,有时会更为严重。关爱宝宝也要重视宝妈的身心健康!今天就与大家聊聊产后抑郁症这个话题。


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通常是指产妇在产后4周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据估计,目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0%~20%。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对婴幼儿智力发育、情绪思维及行为发展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防治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措施。


产后抑郁的病因


遗传因素


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患病率升高,与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增加了产后抑郁的易感性有关。


激素影响


产后雌二醇及孕酮的迅速撤离是某些易感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原因。


角色转变


产妇无法适应进入“母亲”的角色,喂养婴儿的体力消耗及严重的睡眠不足给产妇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人格特征


完美主义、性格内向、情绪不稳、过分敏感的产妇容易罹患产后抑郁。


社会环境因素


产后抑郁与产妇的经济条件、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产后母乳喂养情况、自身成长经历、家庭关系模式、应激性事件有关。


症状


主要症状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


其他症状


焦虑、睡眠障碍、食欲及体重变化较大、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无价值感和自罪感、自杀或伤婴的想法、躯体症状等。


预防和治疗


普及产前、分娩、产后相关知识。根据自身情况,听从产科医生建议定期产检,多参加孕期健康教育,对自己和宝宝的情况充分了解,可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重视家庭及社会支持,多跟自己的爱人、父母或朋友交流,舒缓情绪和压力,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如阅读科普文章、看科普视频等,必要时心理咨询,及时排遣不良情绪。关注产妇的情绪和需求,保证产妇的休息时间,避免产后抑郁发生。


学会心理疏解。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就当给心理做一次按摩,优美的旋律能够使心理得到调试,使情绪得到转化。


适度运动可增强体质,释放压力,提高抗病能力,研究表明,运动在改善抑郁症、焦虑症或精神压力症状方面都非常有益。


注重自我心理调节。坦然接受和面对生活,遇到不开心时,做点喜欢的事情,或是说出来,遇到困难时,及时向他人求助。


定期产后随访及保健,促进产妇身心的全面康复。一旦发现产后抑郁,积极寻求医学帮助,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治疗等,坚持足疗程治疗,直至痊愈。


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既有助于自身健康也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关爱宝宝也请关注妈妈健康!从现在开始做快乐妈妈育健康宝宝。


参考文献
[1] 冀荔,李月琴,王烈宏,等.产后母亲抑郁症状变化对儿童行为功能的影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3,34(8):19- 25.
[2]柯信娣,李敏君,梅淑艳.以行为改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疗效和激素水平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21,36(4):910-913.
[3] 张玉,江琳.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7):978-982.


文章来源: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

编辑排版:药智用药


新闻照片.png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