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信息显示,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4年12月27日上午9时召开2024年第26次审议会议,此次审议的发行人是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娜生物)。
图片来源:北京证券交易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交易所没有公告召开IPO发审会,丹娜生物此次上会或将成为2024年最后一单上会IPO。
业绩波动明显
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主要致力于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早期快速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是一家自主提供侵袭性真菌感染联合检测方案和全部产品的公司。
其研发团队实力也十分强劲,研发团队带头人、首席科学家周泽奇是美国俄亥俄大学博士、哈佛医学院博士后、京津冀生物医药领军人才。并且,目前公司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六大重要技术平台,2018年成立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丹娜生物分中心、天津市侵袭性真菌病精准诊断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虽然丹娜生物自身实力也较为强劲,但其上市之路却有些坎坷,此次也并非丹娜生物首次冲击IPO。早在2020年11月,丹娜生物就尝试登陆科创板,但最终却无果而终,丹娜生物于2021年1月25日无奈选择终止IPO。
2023年12月29日,丹娜生物整装待发、改道“北上”,冲击北交所,并进行了预披露。直至今年12月20日,公司完成了两轮问询,并披露了上会稿,即将于本月27日接受上会审核。
图片来源: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丹娜生物北交所上市选择的上市标准为“(一)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然而四年前丹娜生物在科创板上市选择的上市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由此不难看出,丹娜生物近年来的业绩不太稳定,波动明显。据丹娜生物招股书显示,2021年度- 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398.99万元、29,507.41万元、23,671.43万元、11,774.0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033.63万元、4,461.99万元、7,759.55万元、3,856.73万元。
图片来源:丹娜生物招股书
而造成这一系列业绩变动明显的原因也可从公司管线中窥到一二。
主营产品撑起营收大旗
丹娜生物主要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诊断试剂产品,还拥有诊断仪器等其他系列产品。其中,丹娜生物提出的“5G+真菌联合检测方案”受到国内外IFD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5G+:G试验/GM试验/GXM试验/曲霉IgG抗体检测/念珠菌IgG抗体检测+Mn念珠菌抗原检测),显著提高了真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前,其主要产品已经进入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650多家标杆医疗机构和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并在海外60多个国家的重点医院开展临床应用,为世界真菌检测医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诊断试剂产品作为丹娜生物的明星系列产品,其中,酶联免疫法系列产品和酶动力学系列产品撑起了营收大旗,从2023年起,这两大系列的产品一度占比75%以上。
图片来源:丹娜生物招股书
而从上述丹娜生物近年来的业绩中可以看到,2022年净利润下滑明显初现端倪,2023年营收大幅下跌,这二个时间段也成为了丹娜生物业绩下滑的转折点。其原因系,2021年应急业务产品收入较高,但步入2023年后,市场对于新冠抗原、抗体检测相关产品的需求下降,从而导致丹娜生物应急业务收入急剧下滑,应急业务收入较2022年大幅下降 97.51%。到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其应急业务收入仅占总体营收的1.42%和0.07%,几乎可忽略不计。
图片来源:丹娜生物招股书
因此,在“剔除”应急业务这一大系列产品之后,丹娜生物的业绩明显下滑,不过酶动力学系列产品及酶联免疫法系列产品目前尚在持续造血,撑起营收大旗。
酶动力学系列主要产品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鲎血细胞。
但2021年2月,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严管控禁止鲎的采购及采血行为。2020年开始,丹娜生物基本上停止鲎的采购及采血,这意味着公司核心原材料存在供应风险。
对于这一潜在问题,丹娜生物对此表示公司目前尚有大量库存,此外正在积极寻找替代产品。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丹娜生物冲刺IPO,主要目的是通过募资扩产。在最新披露的上会稿,丹娜生物募资额调减至3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总部基地项目建设,1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3日之后的上会结果如何?丹娜生物此次冲击IPO能否如愿?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丹娜生物再闯IPO恐已错过窗口期 两大产能利用率仅60%仍募3亿扩产》长江商报
《【IPO观察】丹娜生物IPO:2024年最后一单上会IPO》 天瑞丰年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