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呋喹替尼登陆欧洲,下一站是哪?

导读:销售额天花板有望被打开

近日,和黄医药宣布其合作伙伴武田取得欧盟委员会批准呋喹替尼(FRUZAQLA®)作为单药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包括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以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在内的现有标准治疗,以及曲氟尿苷替匹嘧啶或瑞戈非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成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这是继2023年11月呋喹替尼“出海”美国后,在短短的7个多月后获得的第二个全球头部市场的成功准入。


呋喹替尼的进阶之路


呋喹替尼是一种选择性针对所有三种VEGFR(VEGFR-1、-2及-3)的口服抑制剂。VEGFR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呋喹替尼被设计为拥有更高的激酶选择性,旨在降低脱靶激酶活性,从而实现更高的药物暴露、对靶点的持续覆盖以及当潜在作为联合疗法时拥有更高的灵活度。


呋喹替尼在2007年首次合成结构,历经12年艰苦研发于2018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于2020年1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在中国41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的呋喹替尼III期关键性注册研究FRESCO的研究支持了呋喹替尼在中国的获批,该研究的结果已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自呋喹替尼在中国上市以来,截至2023年年中已有超过8万名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


本土获批后,呋喹替尼又经过5年一波三折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最终耗时17载,成功上岸美国。


2023年11月9日,呋喹替尼获FDA批准于美国上市,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呋喹替尼是和黄医药自主研发的首款抗癌新药,同时也是继西达基奥伦塞、泽布替尼、特瑞普利单抗之后成功出海的第四个国产抗肿瘤新药。


“出海“美国并非易事,过硬的临床价值证据才是闯关的通行证。呋喹替尼此次成功获批美国是基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FRESCO-2的数据,FRESCO-2研究是首个由和黄医药按照FDA的标准流程在欧美国家为主开展的国际多中心Ⅲ期注册研究,试验组主要研究终点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对比安慰剂组显著提高了2.6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4%,且两组之间≥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7个月后,FRESCO-2研究再次助力呋喹替尼“升级打怪”,进入欧洲市场。至此,呋喹替尼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欧盟获得批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针对所有三种VEGFR亚型的选择性抑制剂,这一决定标志着欧洲肿瘤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上海首个成功出海美国、欧洲两大标杆市场的中国原创新药。


首先根据FRESCO-2研究结果获批的适应症结直肠癌,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除结直肠癌外,呋喹替尼还在胃癌、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布局,且目前已进行到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呋喹替尼的下一站


和黄医药将呋喹替尼的进阶之路起点站设定在中国内地,但其目的地并不止欧美市场。


除了向EMA提交的申请外,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交呋喹替尼用于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成人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亦于2023年9月提交。


呋喹替尼在日本市场的铺路要归功于武田制药,而这个故事要从和黄医药与武田制药的一次牵手说起。


2023年1月23日,和黄医药宣布与武田制药达成合作,武田制药通过支付4亿美元首付款和后续高达7.3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费用的方式获得呋喹替尼除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之外的海外权益,一度刷新了当时中国小分子新药出海授权交易纪录。


同欧美市场一样,武田制药在日本也递交了结直肠癌适应症的申请。


日本男性和女性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首位、死亡率位居第二。2022年估计有14.6万例新增病例和6万例死亡。尽管早期结直肠癌能够通过手术切除,但转移性结直肠癌目前治疗结果不佳且治疗方案有限,仍然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虽然部分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或可受益于基于分子特征的个性化治疗策略,然而大部分患者未携带可作为治疗靶点的突变。


此次在欧洲获批,加之日本市场的迫切需求,或将促使呋喹替尼在日本的快速获批。


据悉,呋喹替尼在10余个全球其他地区的上市申请正在积极推进中,即将进入全球收获期。呋喹替尼二线治疗胃癌以及联合信迪利单抗用于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已进入国家药监局审评环节,有望于2024年惠及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患者。


“出海”是国产创新药得到全球认可的必经之路,而呋喹替尼的国际市场前景证明,武田制药的眼光没有看错。


呋喹替尼在美国上市获批的48小时内,美国医疗机构就开出首张处方,获批后一周内,即进入全世界最权威的治疗指南(NCCN指南)。上市不到2个月,呋喹替尼在美国市场便创造了1510万美元销售额。


据武田公布的数据显示,呋喹替尼在美国市场仅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已超5000万美元,放量增速可观。


目前,全球已获批上市的靶向VEGF/VEGFR的新药近30个,其中大部分为小分子靶向药物。VEGF/VEGFR靶向药物已在近二十种癌症领域获批,最为常见的有结直肠癌、肝癌、肾癌、胃癌等。


最早上市的小分子VEGF/VEGFR抑制剂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的全球销售峰值达超过10亿美元以上。新一代的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仑伐替尼(原研)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9.06亿美元(仅卫材药业报表收入)。在中国,安罗替尼(原研及仿制药)近三年的销售额稳定在40亿人民币,可见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潜在市场范围广,市场空间巨大。


据国泰君安证券预测,基于呋喹替尼2023年第二季度在国内>3L结直肠癌的市场占有率为47%,处于领先地位,该适应症销售峰值有望达11亿元,2L胃癌销售峰值21亿元,美国>3L结直肠癌销售峰值39亿元。


此次欧洲市场再下一城,加之日本市场获批在即,呋喹替尼销售额天花板有望被打开。


结语


历经十余年,呋喹替尼终于破釜沉舟,从本土内地,到香港、澳门,再到欧美,还有即将到来的日本市场,和黄医药的创新能力得到验证,进入全球收获期,期待国内有更多和呋喹替尼一样抗打的创新产品,贡献中国创新力量。


参考资料:

1.和黄医药呋喹替尼成功“出海”:第四款国产抗肿瘤新药获FDA批准上市;NCCGCP1962

2.成功进入全球两大头部市场!浦东这款原创新药获批进入欧洲市场;浦东发布


894ba01ed5dfb2d99b6ca51913f1e28.png


责任编辑:豌豆射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