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试点推行外卖买药刷医保,医药电商格局生变

导读:外卖买药刷医保,主打一个性价比

近日,上海医保推出新政策,市民可通过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使用医保支付方式购买药品。消息一出,便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了热搜话题。


外卖购药可刷医保卡

全国多地区已启动试行


在上海,市民登录饿了么App发现,买药专区里已上新“医保专区”,专区中的所有药品均可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也可直接在搜索栏搜索“医保”,在带有“医保支付”字样的药房中,选购带有“医保支付”字样的药品。


而在美团App的买药专区,医保支付功能也已上线,市民可进入带有“医保”字样的药店,并下单带有“医保支付”在结算时可以选择从个人电子医保卡账户付款,用户只需通过支付宝等实名认证方式绑定医保账户即可,跑腿费用和包装费则需要自费支付。


医保支付与自费购买的价格是否一致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据悉,同种药品在带有“医保支付”字样的药店和不带有该字样的药店中,价格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能用医保支付的,自费部分更少。同一连锁品牌的旗下药店,对于同种药品,医保支付与自费购买的价格基本接近。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并不是外卖买药刷医保的第一个试点。在此之前,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等地区已在探索和推行不同形式的线上医保购药政策。


2021年3月,全国首个外卖刷医保买药试点在浙江金华市落地,覆盖6家药房,线上购药平台为饿了么和支付宝以及淘宝。


同年6月,江苏宿迁医保局与美团买药正式开通“网订店送”医保结算业务,参保市民可通过美团App下单购买药物,在试点药店内可进行在线医保支付。


同月,有着“互联网基因”的杭州也加入行列。杭州医保局宣布,正式在支付宝上线网上购药医保在线支付试点项目。杭州市民可以享受“网上下单买药、医保线上支付、即时配送到家”的便捷服务。


今年1月,安徽“合肥医保医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群众提供“网上下单买药、医保线上支付、即时配送到家”的便捷购药服务。


医保加入后

医药互联网电商格局生变


前有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卖药,后有顺丰同城推出全面覆盖医药新零售、互联网医院两大场景的一体化医药配送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现在,多地外卖平台联合医保,推出了新的线上购药支付方式,线上购药模式在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外卖平台取得医保部门支持,真正贯穿药店与顾客,成为具有消费粘性的互联网用药平台,吸引更多的行业参与者,医药互联网电商格局正在被刷新。


医药互联网电商面向C端,主要有以下模式:


以等级医院为基础的互联网医院,主要是在线挂号、问诊、云药库,以及各种处方流转平台。


以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京东健康为主的互联网在线诊疗、线下药品配送。


以美团、饿了么、叮当快药等为主的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O2O平台。


以京东、淘宝为主的药品销售B2C电商。


除模式一有医保报销加持外,O2O平台也逐渐与医保支付体系挂钩,其余模式都在推向市场化。本就有药品配送速度优势的O2O平台,在医保支付加持下,将迎来快速发展,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同样的药品,外卖刷医保,花更少的钱,足不出户就能到手,性价比更高。


在互联网医院和O2O平台相继融入医保支付体系的同时,不禁要问,互联网公司切进医药赛道,为什么必争医保支持?


没有医保资金的支持,互联网公司难以真正切入医药行业,一直在烧钱,盈利只有极个别。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进入全民医保时代。


从支付意愿层面来看,民众购药会首选医保支付。加之零售即将开放的门诊医保统筹,更加夯实了医保在医药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多个省份,不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就很难在零售市场有一席之地。所以,对互联网公司而言,与医保绑定就是融入医药行业主流业务模块的准入证。


因此,要想在医药互联网市场分得一杯羹,医保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流量密码。


互联网+医保支付相关政策和利好


将医保服务拓展至外卖领域,将支付方式与购买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购药方式,既能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还能享受到相应的医保报销政策。这一服务的开通无疑给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购药选择,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医保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互联网+医保支付为民众带来便捷的同时,国家层面也在相继出台政策为这种新型的购药方式保驾护航。


在医保支付方面,2019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


640.png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指导意见出台,完善了医保“上线”框架规划,并促进走向落地。互联网医疗的支付体系是否建设健全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内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互联网+”医保的支持下,互联网诊疗收费将会更加规范,患者端像常见病、多发病、慢病复诊问诊的人群可使用线上医保支付在线问诊购药,医疗机构端则可以提高就诊效率,分流线下就医压力,还节省患者就医路径中时间、经济、陪护人力等就医成本。


2020年10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导意见》强调了充分认识“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做好“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协议管理。


微信图片_20231113135818.png

图片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


《指导意见》还明确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其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自愿“签约”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互联网+”医保支付将采取线上、线下一致的报销政策,回应了患者对线上就医收费贵的顾虑。


虽然《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互联网+”医保支付范围仅针对门诊慢特病等复诊续方,不过,这一文件并没有将医院和第三方平台区别对待,也明确了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的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保支付实现路径。这表明,政策方向是促进线上、线下公平竞争,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业态良性发展。


利好政策能否有效执行,消费者能否真正受益,离不开监管部门的监督审查。对此,在监管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8月3日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药品网络销售行为,保障网络销售药品质量安全,切实确保民众用药可及性和用药安全性。


微信图片_20231113135828.png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另一方面,管理办法也对网络销售平台责任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网络销售平台在药品网络销售活动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是实现药品网络销售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强化平台内部管理,对于药品网络销售活动的规范和市场的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结语


以互联网为平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手段,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的医药购物和服务体验,相信这些有益探索,将带来更多民生福祉。


参考资料:

1.政策齐发!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https://xueqiu.com/9797816091/259797625

2.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

3.九问“外卖刷医保”

https://mp.weixin.qq.com/s/tJesFOh8ySWfjbtnRnA8Cw


894ba01ed5dfb2d99b6ca51913f1e28.png


责任编辑:豌豆射手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