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数据剖析!钟南山预测疫情或将4月前结束

导读:现有数据显示,疫情防控良好,拐点似已出现,结束只是时间问题!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大众的注意力,经过统计近期疫情通报中密切接触者数量、处于医学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每日及累计疑似病例数量、每日及累计确诊病例数量等数据指标,经过数据分析,笔者认为疫情的防控曙光在望。


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钟南山院士2月11日在广州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国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望很快减缓,并预计峰值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疫情可能会在4月份结束。如何判断疫情的发展?是否会如钟老所言?下面,我们来梳理下近期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几个关键数据指标,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


医学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趋于稳定,疫情发展得到有效控制


密切接触者的判断标准详见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二版)。密切接触者一般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一旦筛查确认,将进入医学观察期,详细记录体温、呼吸道症状,根据观察到情况,结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决定是否纳入疑似病例。医学观察期为14天,观察期满,如无相关临床症状的出现,即可解除医学观察。


近期各省的疫情通报显示,密切接触者是目前疑似及确诊病例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自2月4日起,处于医学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稳定在18.8万人左右,最高值(189660人)出现在2月7日。虽然密切接触者的数量易受社会资源供给情况的限制,例如因社会资源供应不足,部分密切接触者未能识别、未能纳入管理范围等因素影响。但经过近20天全社会的共同的摸底排查和统计,目前大部分密切接触者应该已经纳入疫情管控体系。该指标显示疫情的发展已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处于一个稳定期持续近8天,虽尚未有明显下降,但可以预期即将迎来疫情的拐点。


image.png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绘图:医药文话


由于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处于医学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的下降,将意味着病毒暴露人群数量的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必然减少,后续才会出现疫情的拐点。因此,医学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相对于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数量变化,更能前瞻性的提示疫情的拐点是否到来。


现有疑似病例开始下降,但每日新增疑似病例尚未明显下降


虽然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在既往5个版本的诊疗指南中有明显的变化,但主要的诊断标准依然是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来判断。


统计数据显示,疑似病例目前每日新增依然维持在3300~4000例左右,最高值(5328例)出现在2月5日,可能与第五版的诊疗指南放宽了湖北省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有关,数据提示当前疫情的发展依然十分严峻。


image.png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绘图:医药文话


另一方面,现有疑似病例的数量在持续增加十余日后,自2月9日开始下降,已经连续下降3日。其最高值(28942例)出现在2月8日,其增长率也由最初的100%以上下降至负增长。2月9日,现有疑似病例单日下降5353例,下降幅度达到18.5%;10日,继续下降8.1%;11日下降幅度达到25.9%,单日下降5608例。现有疑似病例的快速下降,说明目前的确诊速度大幅提升,部分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或者经过病毒核酸检测或基因测序,排除了疑似。现有疑似病例好比确诊病例的病例池,相当于存量病例,当疑似病例数量下降到一定值后,现有确诊病例的数量才会出现有意义的下降(新增确诊病例小于痊愈和死亡病例之和),才能说明疫情正式进入了下降通道。因此,单纯的看现有疑似病例数量并不足以判断疫情的动态变化情况。


确诊病例持续增加,日增(确诊+疑似)病例开始下降,疫情局势趋好


根据诊疗指南,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的生物学样本经过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或者基因测序与2019-nCoV高度同源,方可判定为确诊病例。


统计数据显示,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数量由上月的1000余例增长到3000例左右,2月10日起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开始有明显减少的趋势,但依然高于2000例/日。快速的确诊检测带来确诊病例的快速增加,和疫情失控产生的确诊病例的快速增加意义完全不同。目前每日确诊病例的持续快速增加,应综合疑似病例的数量变化来分析,由于现有疑似病例的数量开始快速下降,因此更可能是确诊速度的提升带来的积极变化。此外,核心区域武汉自5日起“全力做到应收尽收”,加大对“四类人群”的识别与采取隔离,也是近期确诊病例持续快速增加的原因之一,真实的单日发病人数,应该比确诊病例数据更乐观。同时,我们应看到,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4万例,根据11日的统计显示,现有的确诊病例38800例(其中重症病例8204例),病例基数大,并且仍保持较高的增速,提示目前疫情依然十分严峻,拐点尚未出现,疫情防控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image.png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绘图:医药文话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每日痊愈出院的病例快速增加,目前累计已达4740余人,单日新增痊愈出院人数达到740人以上;疾病的病死率,从1月24日的3.19%,下降至目前的2.49%(2月11日的数据:1113例/44653例)。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单日新增总量,从前期的5000例左右,快速的下降,2月9日和2月11日甚至分别出现单日-2380例和-3593例的下降值,这些,都提示疫情开始向好的方向发生变化,新增病例减少,痊愈患者增多,死亡率下降。


image.png

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绘图:医药文话


结束语


以上的数据分析表明,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单日确诊病例增加量依然在2000-3000例;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4万例,且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处于医学观察期的人数、疑似病例人数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处于医学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已经基本稳定,并不再快速增加;现有疑似病例数量快速下降;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开始减少。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疫情的增长势头已经初步得到遏制,疫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坚信,疫情防控已如钟老所言,疫情增速减缓,峰点即将出现,胜利就在前方。


最后,让我们为全体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喝彩!


文末.png


责任编辑:青霉素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