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创新药物研发分会陈凯先院士报告抢先看

导读:23日下午,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会议中心三楼报告厅召开的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创新药物研发第三分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所研究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凯先院士做了题为《药物创新和“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的主题报告。

2015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创新药物研发第三分会现场.jpg
2015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创新药物研发第三分会现场

陈凯先院士做《药物创新和“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主题报告.jpg

陈凯先院士作《药物创新和“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主题报告


23日下午,药智网笔者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会议中心三楼报告厅召开的国际生物经济大会创新药物研发第三分会上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药物所研究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凯先院士在《药物创新和“十三五”发展战略研究》主题报告中讲到,大数据、生物仿制药、临床组学、埃博拉及其他新兴病毒、表观遗传学、免疫肿瘤学、并购活动、纳米药物、个性化医疗、合成生物学将是未来生物医药的大趋势。


陈凯先院士指出:近年来我国药物开发风险增加,最近两年新药临床研究遭遇重大挫败,10年AD药物研发遭遇全面失败。2002-2012年阿尔茨海默药物临床研究分析发现高达99.6%的临床实验以失败告终。研发的投入产出比在持续的降低。


对于2015年生物医药趋势的判断,陈凯先院士认为大数据、生物仿制药、临床组学、埃博拉及其他新兴病毒、表观遗传学、免疫肿瘤学、并购活动、纳米药物、个性化医疗、合成生物学将是十大生物医药趋势。同时,并购活动将继续构成金融和资源分配的趋势。


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医药市场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二。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技术创新成果显著,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化水平提升。但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陈凯先院士指出:我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薄弱,药物研发仍以跟踪仿制为主,原始创新不足;产品结构亟待升级;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国际制药巨头加紧抢占国内市场;产学研联盟虚化,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需进一步营造;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管理能力需加强。“大而不强”的产业现状尚未根本改变。


对于开展药物创新的策略和方法,陈凯先院士认为:要制定全面推进的创新策略;转化医学和新药研究模式转变;基于系统生物医学和临床需求的新药研究;生物标志物与新药研究;模型化和模拟化方法和策略;以天然产物和中药为基础的新药研究;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原始创新;突出需求导向,解决重大问题,比如抗耐药菌药物的研究。


陈凯先院士谈到“十三五”预期目标及考核指标: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研制30个新药,其中8—10个为原创性新药;研制并推动20-30个化学药及其高端制剂,3-5个新中药,3-5个新生物药国际化;研制20-30个临床亟需重要品种;突破10-15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发展10-15项前瞻性新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及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使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后,陈凯先院士寄语在座来宾:“当前,‘十三五’计划即将开始。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处在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