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国采,暂未官宣

导读:信息汇总

随着第十一批国采今日开标,相关消息备受关注。截至目前发稿,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暂未公布拟中选结果公示,笔者汇总一下目前已经披露的信息。


一、集采品种与范围


本次集采初步确定将对55种药品进行采购,涵盖了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糖尿病用药、心血管用药、神经系统药物等多个临床重要治疗领域。


在品种筛选上,遵循“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聚焦上市多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排除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此外,还增加了市场规模条件,规定2024年各省份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采购范围,进一步确保了集采药品的临床价值和市场意义。


二、集采规则优化


本次集采在规则上进行了多维度的优化,以更好地实现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和反内卷的目标。


在稳临床方面,全国共有4.6万家医疗机构参加本次集采报量,医疗机构可根据临床用药习惯,报自己认可的品牌。同时,优化报量方式,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具体到厂牌,其中77%的量报到了厂牌,进一步提高了报量的精准度。


在保质量方面,对投标企业的质控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投标企业或其委托生产企业有2年以上同类剂型生产经验,确保企业具备足够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同时,要求投标药品2年内不存在抽检不合格、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GMP的情况,从源头上保障药品质量。


在防围标、反内卷方面,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要求每家投标企业做出不低于成本报价的承诺。对于低于“入围均价的50%”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防止企业恶意低价竞争。同时,优化价差控制“锚点”,引入“入围复活”“未入围复活”2类复活机制,引导市场良性竞争,避免企业过度内卷。


三、企业竞争激烈


本次集采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竞争格局呈现出激烈与多元的特点。10月11日公示信息显示,55个品种公司厂牌达812个(仅63个无厂牌报量)。


第十一批集采涉及企业在450家左右,平均每个产品约14家企业展开竞争,按照14进9预估,预计大部分企业有望获得中选资格。


在剂型竞争方面,注射剂、吸入剂等剂型占比突出。注射剂凭借其临床使用量大、疗效确切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药企布局的重点,也是集采的关键品类。吸入剂等剂型近些年来企业申报积极性持续提升,竞争热度攀升。


结语:拟中选结果预计于晚些时候公布,10月28日将确认供应地区。本次集采将进一步推动药品价格的合理回归,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微信图片_20250703103327.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