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榜】《2025中国医疗设备研发实力排行榜》隆重发布!

导读:《2025中国医疗设备研发实力排行榜》

2024年,中国医疗设备领域处于政策强力推动与市场需求波动交织的环境中,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高端技术不断突破,但市场整体呈现出短期承压、竞争日益加剧的状况。

10月16日,2025MDI-China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大会在重庆隆重开幕。会上,《2025中国医疗设备研发实力排行榜》(以下简称:《设备榜》)隆重揭晓。

be24c443e61e74456cca9445980287e0.jpg


三强格局稳固
研发力度持续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设备榜》是四大榜单中唯一一个前三强未发生变化的榜单,三强格局稳固,依然为迈瑞医疗占据榜首、联影医疗位居榜二、科曼医疗居于第三,同时也凸显出头部企业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持续的创新投入。

迈瑞医疗本次登顶了两大榜单《总榜》《设备榜》的榜首,《IVD榜》的第二,2024年研发资金更是达到了40.08亿元,在2024年我国械企研发投入中断层领先,彰显了中国医械一哥的实力和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多年高额研发投入下,也深刻促进了迈瑞医疗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联影医疗始终专注于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以及医疗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近几年联影医疗多个重磅产品问世,其中不乏行业领先和填补中国、乃至全世界空白的产品。2024年,联影医疗研发投入达到22.61亿元,同比增长17.82%,是2024年我国械企研发投入排行中的第二名。

多年发展之下,科曼医疗产品管线已覆盖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生命支持设备,以及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基于丰富的产品管线,科曼医疗近年来还在全球化发展方向中收获颇丰,据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科曼医疗海外营收增长30%,产品出口占比近40%。

不过,本次虽然三强格局稳固,但整体榜单变化较大,本次新入围榜单的企业共达到25家,如珠海司迈科技、新光维医疗、麦帝施科技等企业在本次《设备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此外,接连上榜的25家企业中,也有部分企业在2024年成绩较好、名次上升。如东软医疗在本次榜单中上升3名,成为本次《设备榜》中的第四名。并且,东软医疗在2024年研发投入也较多,共有9.21亿元研发投入,且排名也较为靠前。2025年,东软医疗也有多个重磅产品问世,其中其全球首台8cm宽体光子计数CT于今年8月获批上市,不仅意味着我国一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更折射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从技术依赖逐步蜕变至自主创新。

需求量增长
设备集采持续扩围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迈入快车道,政策指引、技术突破等多重驱动下,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持续扩容,达到1.27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单体国家第二大市场。

与此同时,智能化与家用医疗的需求也在同步飞速增长,AI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等细分领域增长迅猛,尤其在我国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政策后,基层医疗设备更新得到支持,中高端医疗设备的配置需求被进一步释放。中国医疗设备领域也随之迎来大规模采购潮,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趋势也延续至2025年,此前耗材集采工作愈演愈热,目前已覆盖的耗材品种与地区也越来越多,耗材集采制度也趋于完善。在此背景下,基于政策的指引,与中国医疗设备需求增长,医疗设备集采将持续扩围,当前安徽、广西等多省份发布设备集采相关工作信息。

政策驱动与集采工作的推动下,医疗设备的需求量也随之持续增长,医疗设备的审批数量有望上升。据《中国医疗器械研发蓝皮书(2025)》,2024年我国共完结3387件医疗设备申请事项,其中国产Ⅲ类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医用成像器械,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这四大类别中,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倾向。

结  语

国家政策的助推下,中低端设备领域国产化进度成效显著,随着各械企加强研发力度、注重技术突破、加快创新步伐,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端设备领域迎来新突破。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