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制药巨头终止AAV基因治疗业务

导读:调整进行时

据外媒报道,渤健已终止所有基于腺相关病毒(AAV)衣壳的基因治疗项目。


实际上,渤健早在2023年就降低了基因疗法的优先级。如今,作为持续资本配置策略的一部分,公司将彻底放弃AAV技术。


渤健是一家在罕见病和遗传病领域拥有深厚底蕴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表示,未来持续专注于这一领域,将资源集中于更具潜力、更有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疗效的先进疗法和药物。


此前主要负责AAV载体研发的大多数团队成员已被重新分配到公司内部的其他岗位,但仍有少数人员面临裁员,涉及研发、运营、技术等岗位。


渤健并非第一家放弃AAV技术的公司。


AAV(腺相关病毒)是一种常用于递送基因疗法的病毒载体,其优势在于相对稳定和长效表达。


目前,基于该技术已有多个基因药物获批上市,例如罗氏旗下Spark公司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的Luxturna,以及诺华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Zolgensma。


然而,AAV基因疗法也面临成本、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等巨大挑战,100-300万美元的“天价”治疗价格与其不确定的临床获益之间存在着显著矛盾。这使得该领域正经历一个“理性调整期”,一些公司选择收缩或退出,将资源转向其他更具确定性的领域。


武田制药在2023年就结束了AAV的早期研究工作。


罗氏也对旗下的基因治疗部门Spark Therapeutics进行了“根本性重组”,全额减记24亿美元商誉。


辉瑞在今年早些时候,将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的AAV基因疗法Beqvez撤市,这款产品与2024年4月才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的,定价高达350万美元。从上市到退市不足一年,就被辉瑞直接放弃了。


Vertex同样在今年宣布,停止使用腺相关病毒AAV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


如今,渤健业加入这一行列,成为又一家退出AAV技术的大型药企。


昔日“明星”载体遭遇寒冬,巨头们的集体转向,但这并非否定基因疗法的未来,也可能促使行业将资本投向更具潜力的新技术,从而推动下一代基因治疗技术的萌发与成长。


参考来源: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biogen-officially-ends-all-aav-gene-therapy-work-prompting-team-restructure


游小娟.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