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160亿!医械行业回暖在即?

导读:2025年Q1季度中,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有90件

2025年Q1季度中,全球投融资事件共有563件,其中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融资事件为90件,融资金额达160.13亿元,详情如下:


表1 2025年Q1,全球领域投融资事件

1.png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投资格局数据库
注:表中涉及到的汇率以融资完成时的汇率换算

一季度,频现亿元级融资事件


2025年Q1季度中,1月融资数量最多,金额也最高,2月融资数量与3月基本持平,但3月的融资金额远高于2月。


2.png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投资格局数据库


同期,投融资热门行业是药品、器械、智慧健康技术服务等行业,而医疗器械行业是Q1季度中第二热的行业,仅次于医药行业。而投融资热门关键词为新药、器械研发、生物制品等,器械研发关键词在Q1季度中的投融资事件总量为86件,融资金额高达142亿元,仅次于新药关键词。


3.png

4.png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投资格局数据库


从投资轮次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融资主要分布于B轮、A轮、C轮、B+轮。其中B轮、C轮、D轮和E轮的融资金额较大,D轮和E轮的融资事件虽然较其余轮次来说较少,但该两轮次中的融资金额较大。具体分布如下图:


5.png

6.png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投资格局数据库


从融资金额来看,医疗器械行业在Q1季度频现亿元级以上的高额融资,单次投融资1-10亿的数量最多,为46,占比51.11%;其次是1000-5000万,为20,占比22.22%。


7.png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投资格局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在Q1季度中,融资事件数最多的企业是无双医疗,该企业融资数量达到了2件,总融资额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外企中,融资金额最多的企业是Beta Bionics,该企业融资总额达到了14.63亿元人民币;而本土企业中,融资金额最多的企业是瑞桥鼎科,其融资金额达到了10亿元。


8.png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企业版——投资格局数据库

重点融资事件


本土金额最高融资企业:瑞桥鼎科

一季度末,3月25日瑞桥鼎科重磅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该轮融资由康桥资本领投,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北商资本跟投。

据悉,该轮融资金额将用于两方面:一方面用于加快产品研发与商业化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在高发慢病创新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瑞桥鼎科将依托自己的研究院和六大技术中心,在血管疾病、神经科学、肿瘤治疗这些硬骨头领域加快突破,同时把 AI、机器人这些新技术也融合进去,攻克那些被卡脖子的材料工艺难题。

另一方面瑞桥鼎科将加速出海,既要和国际大公司合作引进创新成果,也要把国产技术卖到基层和海外市场,目标是让全球患者都能用得上便宜又好的医疗方案。

康复领域:傅利叶智能完成8亿元融资

2025年1月7日,傅利叶智能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近8亿元。该轮融资由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张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钧山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

目前,傅利叶智能业务主要分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两大领域,其康复港涵盖上、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与平衡训练系统、物理因子治疗系列等30多款产品,覆盖神经、骨科、疼痛等多种治疗类型,帮助医疗康养机构从零构建标准化康复服务能力。

在通用人形机器人方面,傅利叶智能目前推出两款产品:GR-1和GR-2。覆盖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医疗康复等应用场景。

心血管领域热度不断攀升

Q1季度中,心血管领域内融资金额超3亿的事件共有3起,其中帕姆医疗在3月3日宣布成功完成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帕姆医疗自身实力也十分强劲,是一家专注于肺高压和心衰领域的突破性疗法研发的创新械企,其原创核心技术及产品“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系列导管和主机,是全球首个获批的肺高压微创介入疗法产品。

据悉,帕姆医疗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加速推进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PADN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推动其创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化落地。

此外,还有汉通医疗在2月完成了亿元Pre-A轮融资,用于加速汉通医疗超声RDN产品的临床推进和产业化,同时专注介入超声领域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布局。以及恒宇医疗在2月完成的超亿元融资,将助力其完成研发、生产、注册,并重点加速推动已上市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除去本土心血管械企外,Cardiac Dimensions、Supira Medical等外企也完成了超亿元的融资,心血管领域热度不断攀升中。

骨科市场依旧落寞

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入,骨科耗材市场正经历一场巨变。Q1季度中,骨科类械企仅万洁天元完成了近亿元的B轮融资,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其骨科微创和组织再生行业产品研发、加速产品商业化落地及成熟产品的研发迭代等。

历经7轮大集采后,骨科市场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骨科耗材市场正在朝着国产集中,这也为一众本土骨科械企提供了机遇。期待新机遇下,骨科市场能够迎来业绩增长新拐点,冲出迷雾。


结语


2025年Q1季度,医械领域融资金额已高达160亿元。尽管同质化竞争和集采压力仍在,但具有底层技术创新能力的医械企业已在这场寒冬中锻造出穿越周期的韧性。期待更多械企能够焕发新生机、突破寒冬。


徐彬傲.jpg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