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注射剂,全国三同药价治理开始?

导读:以注射剂为切口,全国“三同”价格治理开始?

全国三同价格治理,瞄准千亿市场体量的注射剂?

1、以注射剂为切口
全国“三同”价格治理开始?


近日,《关于规范注射剂挂网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注射剂挂网规范》)在业内流传。有评论指出,三同价格治理的第一枪打在了注射剂身上。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总额达到1.33万亿元,其中,注射剂市场规模超过6700亿元,占比过半。

《注射剂挂网规范》中,三同注射剂的“三同”是指同通用名、同厂牌、相同含量装量。

价格治理在后,挂网规范在前。《注射剂挂网规范》要求注射剂以最小制剂单位挂网,此前实行最小包装单位挂网的地区,需按最小包装单位挂网价除以包装数量,转换成最小制剂单位挂网价。其中,多种最小包装单位在同一医药集中采购机构挂网的,需要分别换算出相应的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原则上以其中的低值作为该注射剂挂网价。

之后,平台展示、数据上传、统计分析等一律使用最小制剂单位挂网价。在采购和使用等环节,按照最小制剂单位挂网价乘以实际支数计算金额。

注射剂挂网方式切换后,医保部门将不再受理多包装医保编码维护,原多包装医保编码自2025年起一律停用。

和四同药品价格治理一样,三同药品的价格梳理也明确区分过评与未过评药品。

根据《注射剂挂网规范》,若三同注射剂换算结果低值和高值分别对应仿制药过评前后的有效挂网价,且高值不高于同通用名其他过评药品挂网监测价中位数,以及不高于原研药、参比制剂挂网监测价60%的,医药集中采购机构可接受高值作为该类注射剂挂网价。

也就是说,在接受过评注射剂的价格可以高于未过评的同时,过评注射剂仍然面临不高于同通用名原研药、参比制剂挂网监测价60%、同通用名其他过评药品挂网监测价中位数的要求。

三同注射剂换算结果低值来源于有关整改要求,或是价格风险处置结果的,挂网价以低值为准,不得另作调整。

2、高于最低价1.8倍、3倍
将触发红黄预警


按照《注射剂挂网规范》的设定,新挂网价与换算结果最低值的比值大于1.8倍且小于等于3倍的,药品平台信息标识为黄色;比值大于3倍的,药品平台信息标识为红色。

被标识的药品,其在挂网平台的产品信息字体或背景将对应显示为黄色或红色,采购单位下单时还将弹窗提醒——黄标药品弹窗提示采购风险,建议优先采购低风险药品;红标药品弹窗警告采购风险,要求医院优先采购低风险药品。

分类标识采取动态管理,企业主动下调挂网价格后标识也会同步调整。

除了红黄标药品,《注射剂挂网规范》还提出注射剂挂网方式切换后的一段时期要重点关注切换前已通过短缺药品保供、撤预包装规格,仿制药过评等名义大幅提高挂网价格的品种。同时,采购金额放量快,排名上升速度快,与网络售药平台价差较大的,必要时要纳入药品价格风险处置范围。

此外,《注射剂挂网规范》特别指出,三同注射剂切换挂网方式产生多个换算结果,同时当地按规则接受非最低值作为挂网价的,应借鉴新冠治疗药价格分类管理的做法,做好价格风险防范工作——地方接受注射剂非最低值挂网面临压力。

与此同时,《注射剂挂网规范》设置了保护机制,当产品最小制剂单位价格不高于2元,或不高于本平台同通用名其他厂牌价格的,可不作分类标识。

事实上,2020年11月率先将1.8倍限价规则引入挂网流程管理的河北,早在三年前就针对注射剂价差问题先后发布两次通知,近年来多地针对挂网药品的价格治理规则也创新不断,未来,更多“四同”“三同”“两同”药品的价格趋近或将成为趋势。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