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医药美国合作方ArcutisBiotherapeutics,Inc.(NASDAQ:ARQT)(以下简称“Arcutis”)对外宣布,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罗氟司特乳膏(0.15%)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人群的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
2023年8月,华东医药与Arcutis签订了产品独家许可协议,获得Arcutis全球创新的罗氟司特外用制剂(包括罗氟司特乳膏剂ZORYVE®和罗氟司特泡沫剂ARQ-154)在大中华区(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缅甸、文莱、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和越南)的独家许可,包括临床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目前,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系统治疗等。相比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传统治疗手段,外用PDE4抑制剂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次罗氟司特乳膏(0.15%)在美国递交用于6岁及以上人群的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的sNDA,是该款药物在研发进程中的又一重要进展,有助于推动其美国获批上市进程,对其在中国获批上市也构成积极影响。后续华东医药也将积极推动罗氟司特乳膏在中国的临床及注册申报工作,争取早日为国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关于罗氟司特乳膏
罗氟司特乳膏的活性成分为罗氟司特,是一款外用的每日一次、不含激素的高效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PDE4是一种细胞内酶,可增加促炎介质的生成并减少抗炎介质的生成。罗氟司特乳膏采用HydroARQ™技术制成,是一种不油腻的保湿乳膏,可快速吸收且不会破坏皮肤屏障。此外,罗氟司特乳膏不含致敏的辅料或刺激物,如丙二醇、聚乙二醇、异丙醇、乙醇或香料。
罗氟司特乳膏(0.3%)(ZORYVE®)已于2022年7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患者的斑块状银屑病(包括间擦区域)。2023年4月,Arcutis宣布该产品获得加拿大卫生部批准上市。
近日,Arcutis已向美国FDA递交罗氟司特乳膏(0.15%)用于治疗成人和6岁及以上儿童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的补充新药申请。此外,Arcutis正在开展罗氟司特乳膏(0.05%)用于2至5岁特应性皮炎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
关于罗氟司特乳膏(0.15%)临床数据
此次罗氟司特乳膏(0.15%)美国sNDA递交是基于两项关键的Ⅲ期临床INTEGUMENT-1和INTEGUMENT-2的积极结果。上述两项平行、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罗氟司特乳膏(0.15%)或安慰剂被用于6岁及以上的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累及≥3%体表面积)患者,每日使用一次,持续四周。
两项研究均达到了IGA成功的主要终点,即经验证的研究者整体评估-特应性皮炎(validatedInvestigatorGlobalAssessment–AtopicDermatitis,vIGA-AD)评分为“清除”或“基本清除”,并且在第4周较基线改善2分(INTEGUMENT-1试验:罗氟司特乳膏32.0%vs.安慰剂15.2%,P<0.0001;INTEGUMENT-2试验:罗氟司特乳膏28.9%vs.安慰剂12.0%,P<0.0001)。
在每项研究中,超过30%接受罗氟司特乳膏治疗的受试者均在第4周取得了WI-NRS(最严重瘙痒指数)的成功,即在WI-NRS0-10量表上至少减少4分(在基线WI-NRS评分至少为4的12岁及以上受试者中)。与安慰剂相比,早在首次使用后24小时,在接受罗氟司特乳膏治疗的受试者中就观察到瘙痒的快速和显著改善,这是通过两组的每日WI-NRS评分与基线的最小二乘均值变化来衡量的(nominalP<0.05)。
在这两项研究中,大约40%接受罗氟司特乳膏治疗的儿童和成人在第4周的vIGA-AD评分为清除(0)或几乎清除(1)(INTEGUMENT-1试验:41.5%vs.25.2%,P<0.0001;INTEGUMENT-2:39%vs16.9%,P<0.0001),且早在第1周就有显著改善(P<0.0001)。
此外,与安慰剂相比,超过40%接受罗氟司特乳膏治疗的儿童和成人在第4周实现了EASI-75(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至少减少75%),)(INTEGUMENT-1试验:43.2%vs.22.0%,P<0.0001;INTEGUMENT-2试验:42.0%vs.19.7%,P<0.0001)。在两项研究中,早在第1周,罗氟司特乳膏组就观察到EASI-75的显著改善(nominalP=0.0006;nominalP=0.0329)。
罗氟司特乳膏(0.15%)耐受性良好。治疗紧急不良事件(TEAEs)在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中的发生率都很低,大多数TEAEs的严重程度被评估为轻度至中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2.9%)、恶心(1.9%)、使用部位疼痛(1.5%)、腹泻(1.5%)和呕吐(1.5%)。
此次递交还得到了一项Ⅱ期剂量范围的临床研究,一项患者接受长达52周治疗的开放标签的扩展研究,以及两项Ⅰ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数据支持。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