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抢了!这些药,不预防新冠肺炎

导读:肺炎防控及预防,这些药物真的有作用吗?

近日,不少研究团队相继宣布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的研究进展。什么药是特效药,是大家现在最为关注的。


大家务必清楚一点,截至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很多药物,都处在不同程度的研究阶段。


找到特效药,没那么简单


针对最近热议的抗病毒“特效药”,钟南山院士2月6日表示,“很多实验室找到一个苗头,就希望马上完全进入临床,这个要小心,伦理审查一定要通过。临床医生还是要按临床的规矩来做。”


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审批、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审批、上市后研究、上市后再审批等这流程。


据腾讯医典分析,一款新药的研发过程,如果从头开始,至少需要10年时间、10亿资金的投入。


image.png


1、确定靶点、化合物筛选


一般来说,刚开始相当于海选,能选5000~10000个出来。完成了这一步,大概有200~300种化合物能留下。


2、临床前试验


这个阶段包括体外试验、动物试验等,先看毒性大不大(安全性),再看药效好不好(有效性)。这一步过后,只有5~10种化合物能脱颖而出。


3、临床试验


分为三个阶段:


1期临床试验:找20-30个健康人,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情况。


2期临床试验:找100个以上的病人,一般会随机分组,和安慰剂、其他药物对比。


3期临床试验:再找300个以上的病人,继续做随机分组对照试验。


能完成3期临床试验、得到好的疗效结果的药物,才能申请上市。一般只有1种药能脱颖而出。


4、上市后再评价


上市后再评价,也叫4期临床试验,观察药物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疗效、副作用等,参加人数在2000人以上。


要研发一个新药,这么算下来,10年能完成都不错了。但是,面对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我们不能等,要快速找特效药,只能靠更快的方法——从类似疾病的治疗药物中选择。


比如已经上市或在研的,能治疗流感、SARS、MERS等疾病的药物,只要之前通过了临床前研究,就可以申请扩大适应证的临床试验。如果临床试验成功,可申请“扩大适应证”上市。


这些药,离临床应用多远?


目前已经报道的这些可能治疗新型肺炎的药物,分别处于哪个研究阶段?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呢?


以下是目前被列入新冠肺炎研究的药物情况,来源于腾讯医典整理:


image.png

(信息来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


以上提到的被列入新冠肺炎研究范围的药物,只有瑞德西韦是三期临床试验,其他几种均停留在初步研究阶段,甚至尚未开始真正的临床试验。


2月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根据前期的结果,我们对瑞德西韦抱有比较大的希望。其他药物包括中药,我们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来确定其疗效。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个例的药品有效与否不是科学结论,一定要进行临床试验。”


体外试验与临床试验天差地别,抑制病毒不等于可用于治疗,大家一定要注意。


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

微信图片_20200210102552(1).jpg



文末.png


来源:人民网、腾讯医典、赛柏蓝

责任编辑:青霉素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