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发布

导读:重点解读

4月7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59.7万份,呈稳步上升趋势。


总体分析


202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59.7万份。1999年至202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587.2万份。


微信图片_20250409091011.png

图1 1999年—202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增长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


其中,新的和严重报告占比35%(90.9万份),严重报告占比17.5%(45.4万份),显示出监测系统对高风险信息的捕捉能力持续增强。


微信图片_20250409091015.png

图2 2004年—2024年新的和严重以及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


此外,每百万人口报告数达到1842份,县级覆盖率达到98.7%,表明基层监测网络的夯实和报告来源的广泛性。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监管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不同药品类别风险特征


在202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涉及怀疑药品286.6万例次,其中化学药品达到81%,抗感染药仍是不良反应的主要来源,肿瘤用药的严重报告占比最高(32.8%)。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比高达62.7%,提示临床需进一步优化给药途径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409091021.png

图3 202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类别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


中药不良反应占比12.1%,活血化瘀类中药居首,但其严重报告比例(5.1%)低于化学药。报告强调,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是降低中药不良反应风险的关键。


生物制品不良反应占比3.9%,其中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药的风险尤为突出,严重报告占比高达78.2%。持有人报告占比23.4%,显示出企业在药物警戒方面的意识正在增强。


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达到116.6万份,严重报告占比19.1%。抗微生物药和抗肿瘤药的风险较高,提示基层医疗机构需加强对合理用药的指导。


重点人群用药风险


202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14岁及以下儿童患者报告占总报告数8.7%。儿童患者严重报告占儿童患者总报告数的15.8%。


微信图片_20250409091026.png

图4 2024年儿童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儿童患者年龄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


老年患者(65岁及以上)占比33.4%,心血管系统用药的风险需重点关注。


微信图片_20250409091029.png

图5 202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患者年龄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


女性生殖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以胃肠系统和皮肤反应为主,避孕药的激素相关风险需通过科普进一步降低。


微信图片_20250409091032.png

图6 2024年女性生殖系统用药不良反应/事件累及器官系统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4年)》


结语


2024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我国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可控,但抗感染药、生物制品等高风险品种仍需强化监管。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不仅是监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公众应正确认知不良反应的本质,医务人员需强化风险识别能力,共同构建药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格局。通过持续完善监测体系和提升公众安全意识,我国药品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公众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微信图片_20250219111408.jpg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