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议价谈判后,河南神经介入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揭晓。
神经介入耗材
重新议价谈判
2月7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关于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联盟接续采购拟中选结果的公示》,共涉及22类神经介入类耗材。(阅读原文获取完整名单)
图片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部分拟中选结果如下:
图片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据了解,本次集采为河南开展针对神经介入、外周介入领域耗材接续采购,已于1月18日公布拟中选结果,共涉及22类神经介入类耗材,45类外周介入类耗材。1月21日,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办公室宣布对《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协议期满神经介入类耗材接续带量采购文件》(采购文件编号:HNLMJXCG2025-004)的所有采购目录进行重新议价谈判。
本次集采由河南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及自愿参加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等参与,采购周期为12个月。
集采之下
百亿市场格局再变
神经介入类耗材主要包括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弹簧圈、密网支架,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取栓支架、球囊,用于手术中辅助操作的导丝、微导管等产品。目前,国内神经介入类耗材市场仍由美敦力、史赛克、强生等外资企业主导。
图片来源:药智医械数据
近年来,神经介入耗材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国产企业如微创医疗、赛诺医疗、沛嘉医疗等也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速进口替代。有预测认为,2025年,中国神经介入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128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310亿元。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和效率,对神经介入类耗材等医疗器械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与此同时,集采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国产耗材的普及;医保政策的调整(如扩大报销范围)也降低了患者负担,刺激了市场需求。
本次河南接续采购工作为为2023年神经介入类和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采的接续采购,两类耗材平均降幅达到53.6%,其中临床常用的神经介入球囊扩张导管价格从17000元降至5000元。
未来,在医用耗材集采提质扩围加速下,神经介入等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或将进一步下探,从而刺激市场需求,并推动市场向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倾斜。同时,行业洗牌将加速,具备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结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已从2017年的1451元增加到2022年的2120元。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以及医疗技术进步,医用耗材尤其是技术要求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耗材市场格局也将迎来新的变化。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