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第一股诞生!晶泰科技成功上市

导读:还是名副其实的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今日(6月13日),晶泰科技在中国香港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截止今日9时30分,晶泰科技成交1466万股,成交额7919万港元,市值181.92亿港元(约为人民币169.19亿元)。


640.jpg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据了解,目前按照“第18C章”新规提交上市申请的只有黑芝麻智能和晶泰科技两家,此次晶泰科技打响第一枪,不仅是国内AI制药第一股,还是名副其实的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头顶光环的晶泰科技

AI制药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的“产物”,曾一度受到市场热捧,不过这份热情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AI研发药物一直未能上市,更有甚者传来一系列失败的讯息,让AI制药领域由热转冷,进入下行周期,市场也重新回归理性。

但在今年5月,波士顿咨询(BCG)发布的报告《HowsuccessfulareAI-discovereddrugsinclinicaltrials?Afirstanalysisandemerginglessons》中显示,AI分子从临床I期到临床Ⅲ期整体的成功概率从5%-10%增加到约9%-18%,成功率翻倍。

此消息一出,AI制药再次点燃市场,今日成功上市的晶泰科技也成了关注焦点,那么晶泰科技凭何成为国内AI制药第一股?

晶泰科技是一家以AI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研发平台公司,其商业模式更偏向于“AI+CRO”,业务模式主要有两种: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提供横跨药物发现及研究全过程中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和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于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

从收入层面来看,晶泰科技目前的收入均来自其两种业务模式,营收从2021年至2023年逐年增长,CAGR增长率达66.7%。其客户也均为国内外知名药企:辉瑞、强生、正大天晴药业、大熊制药、德国默克,2021-2023年客户留存率分别为67.5%、51.4%、64.9%。


641.jpg
图片来源:晶泰科技招股书


其中,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CAGR增长率达49.3%、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CAGR增长率达92.3%。



643.jpg

图片来源:晶泰科技招股书


从持续发展方面来看,晶泰科技对于技术革新的要求十分高,上图中也有揭示,晶泰科技的研发投入逐年增高,每年的研发经费都分别占同年经营开支的52.4%、53.5%、49.8%。

此外,晶泰科技也十分受投资者青睐。在上市之前,晶泰科技已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额接近8亿美元,投资者包括腾讯、红杉中国、软银愿景基金、谷歌等知名机构。

投资阵容豪华、注重研发、商业化能力不错,并且从现状来看晶泰科技本身也不缺经费,但有些疑问依然萦绕一些人的心头,AI制药作为一个未来行业,它的“未来”何时才能到来?

未来行业的“未来”在哪?

从AI制药的发展进程来看,AI制药并不是一个才提出的概念。早在2012年,Exscientia公司就将AI用于药物研发,只不过彼时的AI制药并未爆火,AI研发更像是一种天方夜谭。

近年来,随着全球智能化进程脚步加快,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产生质的飞跃,ChatGPT的出现彻底点燃了AI制药,至此,AI制药企业才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犹如上文所提到的,AI制药也经历了一段相对冷却的时间,如今再度火热也无法忽视AI制药最根本的原因——尚未有一款AI药物上市,因此AI制药也还在停留在概念之上。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02条获批临床的AI药物,其中56款药物处于临床一期,41款处于临床二期,5款药物进入临床三期。

进展最快的5款药物分别为剂泰医药的MTS004、埃格林医药的EG-007、Erasca的Naporafenib、BioXcel的BXCL501以及Pharnext的PXT3003,秉持乐观态度来看,或许最快在2025年将出现首款AI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5款AI制药领先队伍中有2款药物来自中国:

剂泰医药的MTS004

2022年8月2日,剂泰医药MTS004口崩片IND获批。MTS004是一款2.2类改良型新药,适应症为假性延髓情绪(PBA),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Ⅲ期。据了解,MTS004是基于剂泰医药的核心技术平台AiTEM设计的剂型处方空间。

埃格林医药的EG-007

EG-007较MTS004而言更早进入临床Ⅲ期,在2021年就已被FDA批准,适应症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据悉,EG-007为老药新用,是通过AI平台进行内型分析,从而做到让适应症选择与化合物相匹配。

此外,还有英矽智能的ISM001-055、宇耀生物的YY001、冰洲石生物的AC0682等在开发中。

且AI制药的后继者无穷,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的AI制药企业已达91家,其中更不乏像英矽智能、冰洲石生物、埃格林医药这类手持多条管线的企业。

从长期来看,AI制药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其技术优势还是市场潜力都不容小觑,但“致命”就在于短期之内尚无法看到成果,行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临床试验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AI制药这项烧钱的项目,正在与时间赛跑。

小结

晶泰科技此番上市成功,或许会点燃国内其他AI制药企业的热情,今年3月27日,英矽智能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ISM001-055在中国2a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期待后续能有好消息传来,也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可以迎来AI药物真正实现的那天,那一天就代表了AI制药的未来已至。

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药智网也紧跟时代进程,药智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分子成药性分析工具—AI成药性(ADMET)预测平台(AnAlLeadingADMETPredictingPlatform),作为一款采用AI预测新药ADMET全参数性质的商业化软件,依据其高效率、高准确度、全功能的特点,为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由药智网与英国AIAInsights公司共同创建的NPAIEngine天然产物AI研发平台,融合了大数据与网络药理学,搭载着自主研发的AI核心算法,为天然产物/中药的开发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强大的AI分子对接功能等。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