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制药公司硕迪生物公布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GSBR-1290治疗二型糖尿病和肥胖2a期临床的最新数据。
与主要竞争对手Orforglipron相比,尽管该药物在减重领域的结果符合市场预期,但降血糖的效果却表现糟糕。
结果一公布,公司股价大跌超40%,尽管略有回暖,但相较最高价已腰斩。然而此前优异的Ib期数据,都指向这是一款潜在的Best-in-class。
今年美股生物科技的下跌潮中,被纳入GLP-1概念的硕迪生物反而一路看涨,股价最高突破75美元。
赢家通吃的市场,被捧得越高,就坠落得越厉害。
GSBR-1290,可惜了
GSBR-1290是硕迪生物研发的一种口服GLP-1受体的小分子激动剂,它能选择性地激活G蛋白信号通路。
本次2b期糖尿病试验中,第12周时45毫克和90毫克剂量的HbA1C(血糖测量指标)经安慰剂调整后降低了约1%,效果不佳。
减重方面120mg剂量的GSBR-1290剂量具有竞争力,第8周时服用GSBR-1290患者体重出现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下降,降低了4.74%,相比之下礼来的剂量小得多。
图片来源:智药局官微
安全性方面,GSBR-1290高剂量组(120mg)的12周数据中出现大量的恶心(87%)、呕吐(62%)、腹泻(58%)等不良反应,尽管40%左右患者因不良反应经历过停药或减量,1名糖尿病队列患者因AE退出研究,肥胖队列并无患者退出研究。
然而根据此前1b期临床试验数据,3个月后的2a期数据却让投资人直呼诈骗。
2023年9月,硕迪生物公布了GSBR-1290在1b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受试者随机分配30mg、60mg或90mg的药物。
结果显示,接受最高剂量GSBR-1290治疗的受试者在28天后平均体重较基线减轻高达4.9kg,安慰剂调整后降低了4.9%。硕迪生物股价当天大涨35%,市值达到19.3亿美元。
图片来源:智药局官微
然而在提高剂量到120mg和用药周数后,GSBR-1290的减重效果并没有显著提升,让人很难评。
首席执行官RaymondStevens还表示继续看好:“我们的数据表明,每日一次的GSBR-1290有潜力成为同类最佳的化合物,并成为未来可以解决大型心脏代谢适应症的组合的支柱。”
硕迪生物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GSBR-1290的2b期肥胖研究。该研究计划包括美国和欧洲的至少275名受试者,并将包括多种修改剂量滴定方案,以优化疗效和耐受性。
还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进行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的额外2期研究,以优化GSBR-1290在该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耐受性。
公司正在继续开发下一代组合GLP-1RA,包括双GLP-1R/GIPR激动剂和胰淀素受体激动剂,预计将于2024年推出。
拥挤的小分子GLP-1RA
目前,长效GLP-1注射剂已经被诺和诺德和礼来把持着绝大部分市场,新玩家想要分得一杯羹,必须要开发下一代药物。
依从性更高的口服药,成为了GLP-1抑制剂的兵家必争之地。
目前全球只有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口服片(Rybelsus)这一款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RA,2022年全球销售额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相较于小分子口服药,肽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且小分子成本上的优势,让小分子有极强的竞争力。
前不久,阿斯利康与诚益生物达成一项独家许可协议。阿斯利康以首付1.85亿美元引进诚益生物的GLP-1R小分子,用于包括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并症的潜在治疗。
12月4日,罗氏宣布以2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美国公司CarmotTherapeutics,获得多款GLP-1的注射剂和口服剂。
各方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在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据统计,目前全球临床在研的GLP-1RA小分子超19款,礼来是赛道的领跑者,旗下的orforglipron已进入临床III期。
据orforglipron的II期临床数据,为期36周的研究中,Orforglipron在减重的表现优异,45毫克剂量组体重减轻14.7%,而安慰剂组体重减轻12.4%。在糖尿病患者中,Orforglipron组26周后体重减轻了10.1kg,安慰剂组为2.2kg,度拉鲁肽组为3.9kg。
因此,orforglipron也成为了众多口服小分子GLP-1RA的追赶的目标,orforglipron全球首个III期临床ACHIEVE-4研究目标入组人数超3000人。
山头林立之下,如果没有做出亮眼的临床数据,药物越多意味着患者的可选择性越高,公司无论是临床入组和还是上市后销售,都很难和实力雄厚的MNC拼刺刀。
国内外的玩家也在不断追赶中,包括先为达的XW014(I期临床)、诚益生物的ECC5004(I期临床)、华东医药的TTP273(II期临床)、德睿智药(I期临床)。
Biotech的机会在于做出优秀的分子,然后被MNC收购,然而GSBR-1290属实有些鸡肋了。
硕迪生物的胜负手
成立于2019年的硕迪生物,可以看作资本在热门赛道的又一次推手。
硕迪生物由美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RaymondStevens博士和薛定谔创始人RichFriesner共同创立,团队专注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靶点,开发用于代谢性疾病和肺部疾病的新型口服小分子疗法。
由于薛定谔参与的创始背景,公司拥有独特的结构生物学+计算+药物设计平台。
硕迪生物将可视化目标和配体的三维蛋白质结构,与薛定谔的计算化学能力相结合,加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提供类似生物活性和特异性的口服小分子药物。
图片来源:智药局官微
硕迪生物在一级市场一共融了5轮,累计融资总额达2.07亿美元,公司在完成B轮融资后估值约3.14亿美元。
背后押注的投资方包括BVFPartners、EightRoadsVentures、F-PrimeCapital、红杉中国、斯道资本、启明创投、药明康德等20家全球知名机构。
2023年2月,成立近4年的硕迪生物成功上市,首日2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66.7%,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高,足见市场对其的期待与信任。
此次临床表现不佳,对公司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计2.054亿美元。凭借此前优秀的临床数据,公司在2023年10月完成了约3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融资,总计能够支撑公司运营到2026年。
写在最后
近日,Science公布GLP-1激动剂获选为2023年度科学突破,认可其对抗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重大成功。
的确,GLP-1在疾病和收益上的良好表现,足以让市场上的玩家疯狂。但突破礼来和诺和诺德的封锁谈何容易。
宇宙药厂辉瑞就连尝败绩,两款小分子GLP-1小分子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均面临严重的不良反应,让辉瑞停止继续推进。
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