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品种已上市,240+品种在研,抗抑郁药物开发火热!

导读:全球已上市抗抑郁品种60-70个,但仍有源源不断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不同阶段的在研当中,粗略统计当前处于“临床I期~NDA阶段”的品种约>240个,足见该领域药物开发的火热程度!

抑郁症,在全球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是青少年的第3大疾病负担;同时,自杀也是15-29岁人群的第2大死亡原因。药物治疗,是抑郁症重要的控制手段之一,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是以调节单胺类递质系统为基础,即通过调控5-HT、NE、DA等递质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但药物治疗后所伴随的残留症状往往会导致疾病重复发作,故更为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新药仍为临床亟需!


抑郁症定义&临床表现&推荐药物


临床常使用的抑郁概念包括“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障碍”。“抑郁情绪”,可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持续时间短,不需要医学处理;“抑郁状态”,是一组以显著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往往表现为病理性情绪、行为和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较生理性抑郁情绪略长,需要医学处理;而“抑郁障碍”,即精神医学中所指的“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持续时间>2周,对患者社会功能有显著影响,达到临床诊断标准,需给予积极治疗。PS: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


image.png

(图片来源:心理学空间官网)


精力不足、疲劳、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体重减轻、失眠、疼痛、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面容愁苦、唉声叹气、情感脆弱易哭泣、言语减少、语速缓慢、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患者自觉情绪高兴不起来、无愉快感、对以往喜好的事物与活动不再感兴趣、对前途丧失信心、悲观失望、自我评价低、自卑自责,严重者有消极念头或行为等等...以上即为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而针对抑郁症,全球当前已上市药物品种近60-70个,但临床推荐及常用品种主要有:SSRIs类别中的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SNRIs类别中的文拉法辛、度洛西汀;NaSSA类别中的米氮平;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再摄取抑制剂曲唑酮;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等等。


全球已进入NDA阶段的抗抑郁新药品种


虽然,全球已上市抗抑郁品种60-70个,但仍有源源不断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不同阶段的在研当中,粗略统计当前处于“临床I期~NDA阶段”的品种约>240个,足见该领域药物开发的火热程度!


NDA阶段药物,可以说是上市前受关注度最高的开发阶段,而当前全球抗抑郁药物品种已进入到NDA阶段的药物主要有5个,其中有3个单药和2个复方。单药品种分别为亚培公司的Clovoxamine、BMS&GSK&Fabre-Kramer联合开发的Gepironehydrochloride、诺华公司的左丙替林;复方品种分别为大冢制药开发的的阿立哌唑/盐酸舍曲林、AlkermesPharma公司开发的沙米啡烷/丁丙诺啡。适应症主要集中于重度抑郁症。


表2.1 全球进入到NDA阶段的抗抑郁新药品种

image.png


全球已进入临床III期的抗抑郁新药品种


全球已进入临床III期开发的品种,数量近于30个,不过已有多个品种处于开发终止;在品种数量方面,赛诺菲公司有5个品种进入到III期临床,且药物对应的靶点种类相对齐全;紧接着,辉瑞公司有3个品种进入到III期,默沙东公司有2个品种进入到临床III期;之后,一些大型制药公司如GSK、诺和诺德、杨森、诺华、艾伯维、田边三菱等均有产品在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内药企绿叶制药,也有品种进入到临床III期,为Ansofaxine;临床III期新药品种见下表。


表3.1 全球进入到临床III期的抗抑郁新药品种

w1.webp.jpg


国内药企抗抑郁药物临床在研新药品种


我国国内药企,当前于抗抑郁领域的临床在研新药品种主要有8个。如上所述,已进入到临床III期的品种,为绿叶制药的Ansofaxine(安舒法辛),属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三重再摄取抑制剂(SNDRI),拟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进入II期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江苏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华海药业&毒物所联合开发的盐酸羟哌吡酮(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SPARI类化药1类抗抑郁药);而进入I期临床的品种共有5个,开发公司分别来自江苏豪森、北大医疗&美迪西、东阳光药、北京广为医药、军科院&石药。详情见下表。


表4.1 国内药企抗抑郁药物临床在研新药品种

image.png


参考来源:

1.中国抑郁症官网

2.世卫组织官网

3.心理学空间官网

4.Pharmaproject官网

5.各大药企官网及年报

6.CNKI数据


文末标志.png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