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那么建成罗马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
在医药圈,有这样一家企业,几个创始人一拍即合,花了十余年时间缔造了一个媲美MNC的药企——百济神州,不得不让人感叹是一个奇迹。
而百济神州的发展壮大,绕不开一位核心人物,他就是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
从初生代学霸到美国院士
王晓东出生于1963年,在成年时恢复了高考,成为最早的几批通过高考读大学的学生,1980年,他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那个年代正是初春般的时节,无数新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内鼓励大学生们出国交流,鼓励有留学背景的教师们为学生带来全球视野。
一方面,本科期间,王晓东接触了王永潮、柳惠图、薛绍白等老一辈的新中国生物学开拓者,为改革开放春天编写新教材的人;另一边,王晓东也没有放弃在这个领域深入地钻研,大三期间,他便开始阅读英文文献。
与这些人的接触以及生物教材阅读量的拓宽,让王晓东有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以及更加宽阔的视野。
本科毕业后,王晓东继续考取了这所学校的研究生。而后,便是命运齿轮的转动。
20世纪80年代,中美的学术交流已经较为频繁,对于重点大学而言,有较多的公费留学以及交换生项目给中国学生们出国的机会。
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便是其中一项,它由康奈尔大学华人教授吴瑞发起,在九年时间里招收了400余名顶尖的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研究生课程,而王晓东便是其中一员。
1985年,他考取了该项目,并来到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师从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二者在胆固醇的代谢领域为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开发,后来这类药物不仅畅销全球,并且进入了当今许多版本的药理学教材。
结束博士后生涯的王晓东,在美国的各路大学之间辗转,从助理教授一直做到首席教授,2004年,他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科研生涯,就此通关。
在美国通关科研的王晓东,把目光转向国内,当时其正好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而中国也刚进入WTO数年,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2005年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牌成立,王晓东担任首任联合所长,开始往返于中美两地工作。2010年,他辞去了美国的所有职位,回国工作,并就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二任所长。
次年,他与欧雷强一起创立百济神州。顶级科学家加上职业CEO,命运的齿轮,自此第二次转动。
创业结晶——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于2011年1月成立。由于欧雷强运营上一家CRO公司保诺科技与默沙东有过合作,依靠之前的人脉以及王晓东的学术背书,百济神州拿到了默沙东2000万美元的投资,这对于当时biotech的初期融资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但这似乎也奠定了后来百济神州的经营风格——一路亏损、一路融资,不停研发、不停深耕。站在今天来看,这条路已经被打通,既有百济神州自身的专业实力和不停奋进,也有那十年来历史大潮的进程。
百济神州有两条初发管线是BGB-290和BGB-283,它们现在一个叫作Pamiparib,另一个叫作Lifirafenib。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一向大开大合,在当时融资几近用尽的情况下,百济神州用了另一个这两年非常流行的方式来补充现金流:liscense-out。如今的biotech们在寒冬中找资金的做法,已经被上一代创新药企业操作得很成熟。
2013年,默克雪兰诺以2.33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BGB-283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开发权益,以2.32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BGB-290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开发权益,当时两药均处于临床I期。哪怕在今天,这也是一笔非常大金额的BD交易。
这笔非常宝贵的BD资金养活了后来让中国原研药物走向全球的关键里程碑管线——泽布替尼。2012年该药立项,是当时公司内最为“宝贝”的管线,不停砸钱投入推进研发。
2014—2015年,百济神州完成了两笔共计1.73亿美元的融资,次年,其顺利在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67亿美元。
时间线再往后两年,泽布替尼已经上市在即,而百济神州急需搭建自身的商业化团队。2018年4月,当时传出辉瑞大中华区总裁吴晓斌离职的消息,他从德国博士毕业并未从事研发,而是在市场部深耕销售快15年,担任辉瑞中国总经理九年时间。
当年5月,其宣布担任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开始为百济神州的商业化进行造血。2019年,泽布替尼在美国加速获批,2020年在中国加速获批。2023年其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正式迈入“重磅炸弹药物”俱乐部。
科研自由的问道者
纵使商业成就再出色,王晓东的底色一直是学者型的名人。
他所追寻的科研自由,深深影响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很长时间。该所在当时被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在当时,外面的华人们主导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并发布大量顶刊论文,而国内却鲜有论文发表。
当时,北生所是中国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惯例组建的研究所。比如在去行政化上,该所便做到了与之前机构的差异化。北生所的所长和理事会之间权责彼此分明,理事会不干预内部管理工作,只负责对所长的任命与考评,把握研究所发展方向,并为研究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王晓东从被聘为所长时开始,就试图为其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氛围。比如每个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有绝对的研究自主权,所长无权过问;对研究生们的补贴标准也定得很高。
他曾说,“我在所里什么权力也没有,除了到海外招聘人才、每周召集学术讨论,没我什么事儿,招聘我也仅仅只有一票,没有决定权”,这是他的原话,“让年轻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或许也正是这样的氛围,吸引了众多年轻的海外研究员归国,也挖掘了很大一批国内的科研人才,他们一部分在如今的学术和产业界担任重要岗位。
Empower Young People——是他管理北生所十年矢志不渝的宗旨。而为了达到这个宗旨,他一直在保持这个所内部宽松自由的环境,这也是他半生都在追求的“科研自由”的内涵所在。
结语:王晓东的故事给我们描绘了一幅60年代人才经典的发展图景,在黄金般的年代里,我们通过对标国际化,不断在学术上、在企业上融入国际,带来了中国医药发展的黄金时代。国际化、合作、学术自由将是医药界长期的主题,这也是我们后代人应该去问的“道”,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问道者,向我们走来。
参考来源:
1.《百济神州(6160.HK):赌一场创新药的未来》,格隆汇
2.《科研特区何去何从——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凤凰周刊
3.《创新药一哥——王晓东》,E药学苑
4.《新型研发机构案例二十四丨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新研星空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