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更新启动,这些领域全面释放

导读: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来了

大规模设备更新启动在即,在这场“从存量中产生增量”的升级潮中,设备市场中未被满足的差异化需求,将是企业抓住先机的关键。

1、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来了
县域、基层需求迎新解


3月以来,医疗设备更新改造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3月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教育医疗设备等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介绍,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设备更新行动重点将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这些领域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巨大。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指出,预计设备更新相关政策有望推动教育医疗设备加快升级换代,带来相关设备采购需求扩容,对多个领域医疗设备和科研仪器企业产生利好。参考2022年底医疗领域贴息贷款政策,预计各地将逐步响应中央政策、上报需求,医疗设备采购将逐步落地,建议关注相关政策后续的逐步落地节奏。

近几年,各级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处于蓬勃建设中,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巨大的设备需求亟待释放。

据健康报报道,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毓辉指出,设备更新、引入创新技术,可赋能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例如,部署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利用数字化病例库、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等工具,可弥补基层医务人员诊疗经验的不足;也可为卫生室配备便携化、小型化医疗设备,依托数字新基建,通过“基层操作+上级诊断”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加强县域内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完善并提高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装备标准。

《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下达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中明确,支持乡镇卫生院配置和升级医疗设备,包括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支持乡镇卫生院配备院前及院内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仪等。支持乡镇卫生院配置远程医疗服务相关设备,推动与上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检查、互联网复诊等服务项目。

整体来看,县域医疗市场的设备配置需求较为多样化。在“千县工程”等政策推动下,一批县医院升三级医院,承接着部分复杂疾病的诊疗需求,存在一定的中高端医疗设备配置需求。同时,广大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更多符合实际情况的设备赋能。

可以预见,新一轮医疗设备更新改造中,县域医疗市场有望释放庞大需求。

2、国产高端破局迎来重要机会

政策引导加上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医疗需求同步升级,医疗领域的高新技术和高端设备就此迎来发展机遇,相关产业也因此受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和诊疗装备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大幅提高,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23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35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1300亿元。

在技术破壁和政策扶持之下,国内械企角色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经过多年布局与实践,以迈瑞、联影、东软、威高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均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有所建树,在部分赛道已经对老牌外资巨头形成冲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人民日报介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医疗器械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即核心竞争力之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提出:以创新驱动、资本驱动、要素驱动,重点突破一批国产化率低的高端整机设备、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加快发展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潮来袭,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也将加速增长释放潜能。

据健康报报道,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表示,加快设备更新并在这个过程中实行国产替代,不仅可让广大患者获益,也可以激励国内医疗装备企业不断创新,帮助我国摆脱大型设备被国外厂商“卡脖子”问题,是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实现从“跟跑”转为“领跑”的重要机会。

从追随者到挑战者,再到向领跑者发起冲击,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正式迈入了黄金发展期。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对手均为扎根中国市场多年的老牌巨头,除了在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外,还需持续完善各类配套措施以提供助力。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康为世纪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春香建议,优先考虑将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价格、招标和进入医院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建立新批准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定价机制,引导企业合理定价,完善全周期价格管理监督体系。

截至目前,上海、海南、北京、浙江等多地均出台相关政策,从医保支付等方面加大对创新药械的支持力度。伴随进院渠道畅通,经受住市场考验的国产品牌将在高端领域积累下口碑,从而获得更多资本注入,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公立医院对于降本增效的追求逐步加深,这为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弯道超车提供了契机。同时,在集采扩围的影响下,外资品牌在高端领域构筑的市场壁垒也开始逐步被攻破。

设备更新换代的变量冲击下,国产高端破局时机已至。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