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P Designer--即时检测与基于探针的LAMP检测系统(二)

导读:使用淬灭释放(DARQ)检测扩增

基于探针的LAMP检测中设计了不同的探针,包括修改其中一个核心LAMP引物和/或在反应中引入额外的探针或添加剂。


1.jpg


基于探针的LAMP检测的演变
PMID:37174922


1、基于同化探针的LAMP检测

同化探针由两个部分互补的寡核苷酸组成:荧光探针和淬灭探针。荧光探针是通过在环引物(LF或LB)的5'端添加荧光团(用F表示,红色)标记的通用寡核苷酸(F链)设计的。淬灭探针(Q链)与荧光探针的F链互补,并在其3'端标记有淬灭剂(用Q表示,蓝色)。在没有目标DNA的情况下,荧光被淬灭,因为荧光探针和淬灭探针的杂交将淬灭剂和荧光团带到一起(图1A)。在目标DNA存在的情况下,启动LAMP。沿着由荧光探针启动的DNA链,新合成的DNA链取代淬灭探针以释放荧光团的荧光信号(图1B)。

2.jpg
图1:基于同化探针的LAMP测定的原理
F:荧光团;Q:淬火剂PMID:37174922


2、使用淬灭释放(DARQ)检测扩增

DARQ于2012年由Tanner首次提出。该探针的设计是通过在FIP的5'端标记一个猝灭剂,并添加一个额外的3'荧光团标记的探针,该探针与FIP的F1c互补(图2A)。在没有目标DNA的情况下,双链线性DNA探针不会产生荧光信号。在LAMP扩增过程中,新合成的DNA链取代3'荧光团标记的探针释放荧光信号(图2B)。


3.jpg
图2:DARQ检测扩增的原理
PMID:37174922


3、基于淬灭探针(Q探针)的LAMP检测


2018年,Shiratoa等人开发了一种使用猝灭探针(Q探针)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测定法。靶向LAMP扩增子环区的Q探针是通过将一个环引物的3′端延长10_15nt而简单设计的,并以3′荧光团(例如BODIPY)标记的胞嘧啶为特征(图3A)。当Q探针与靶序列杂交时,荧光被靶序列中存在的鸟嘌呤残基猝灭(图3B)。

2019年,Takayama等人通过直接标记其中一个环引物的5′胞嘧啶处的荧光团,进一步简化了Q探针的设计。与上述双链线性DNA探针不同,Q探针的荧光信号在不存在靶DNA的情况下释放,并且当Q探针与靶杂交时荧光猝灭。结果,荧光信号减少,伴随着LAMP扩增过程中扩增子的积累。LAMP扩增子可以使用实时荧光PCR仪器进行实时监测,指数扩增产生具有连续猝灭荧光信号的倒S曲线。


5.jpg
图3:基于淬灭探针(Q探针)的LAMP检测的原理
C:胞嘧啶PMID:37174922


4、酶介导的基于探针的LAMP检测


酶介导的基于探针的LAMP检测利用额外的酶(例如核酸内切酶、高保真DNA聚合酶)或Bst5.0/5.1DNA聚合酶来识别和切割探针以释放荧光信号。

4.1多重内切酶酶切实时环介导等温扩增(MERT-LAMP)

Wang等人于2015年开发了MERT-LAMP。在MERT-LAMP中,通过将额外的寡核苷酸连接到内部引物(例如FIP)的5′端来设计探针,并且寡核苷酸携带5′荧光团和3′猝灭剂,这两个荧光团和猝灭剂都通过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位点分离(图4A)。在初始扩增阶段,具有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的正向内部引物FIP与F2c区域结合,以促进DNA的合成。通过使用外部引物F3引发的上游DNA合成来置换新合成的链。对B2c序列的BIP退火合成寡核苷酸探针的互补序列。当产生含有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双链DNA时,Nb.BsrDI识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并消化双链DNA。这个过程分离荧光团和猝灭剂,产生荧光信号(图4B)。伴随着LAMP的指数放大,荧光信号不断产生。


6.jpg
图4:MERT-LAMP的原理
PMID:37174922


4.2Tth核酸内切酶裂解环介导的等温扩增(TEC-LAMP)

Higgins等人于2018年开发了TEC-LAMP。代替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使用可以用Tth核酸内切酶IV切割的碱基位点来连接荧光团和猝灭剂,上上述原理相似。

4.3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LAMP

基于LAMP的检测主要依赖于非特异性分析方法,例如DNA嵌入染料、金属离子指示剂、反应浊度和标记引物;也就是说,非特异性分析方法无法识别非特异性扩增子,这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问题,尤其是在检测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样本的情况下。此外,由于LAMP难以在一锅(one-pot)中进行多重检测,许多基于LAMP的方法缺乏内部控制来确保样本收集过程并避免假阳性。同时,基于酶促裂解的探针在特异性分子诊断中非常流行。

2021年后,人们开发了三种原理相似的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实时LAMP方法。释放的荧光信号被称为"proofreading"酶介导的探针裂解(Proofman探针)、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探针(HFman探针)和外切酶去除核苷酸错配导致的ANticipatedTarget的发光(LANTERN)。在这些检测中,通过在3′端和5′端,或5′端和3′端分别标记荧光体和淬灭体,选择带有或不带有3′错配碱基的环形引物之一作为探针(图5A)。为了进行实时监测,少量的高保真DNA聚合酶被引入LAMP系统中。在LAMP扩增过程中,探针特异性地与哑铃结构的环状区域结合,然后高保真DNA聚合酶识别并切割标记有荧光体的3′匹配和/或不匹配的碱基,释放出荧光信号(图5B)。


7.jpg
图5: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LAMP的原理
PMID:37174922


4.4LAMP结合TaqMan探针和新一代BstDNA聚合酶(Taqman-LAMP)

2021年,Liang等人报道了TaqMan-LAMP的开发,该LAMP使用了创新的Bst5.0/5.1DNA聚合酶(图6A)。Bst5.0/5.1DNA聚合酶具有DNA合成活性和更强的链置换能力,并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选择位于F1和F2之间的序列作为设计TaqMan探针的靶标,该探针在其5′端和3′端分别用荧光团和猝灭剂标记。将内部引物FIP退火至F2c以促进DNA合成。当Taqman探针特异性结合靶标时,Bst5.0/5.1DNA聚合酶可以切割Taqman探针以释放荧光信号(图6B)。在指数扩增阶段,TaqMan探针的持续结合和切割导致荧光信号的连续产生。


8.jpg
图6:Taqman-LAMP的原理
PMID:37174922



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特异性准确POCT检测的迫切需求推动了各种基于探针的LAMP方法的发展。

各种基于探针的LAMP检测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总结如下表

99.png


近二十年来,LAMP以其灵敏度高、速度快、检测简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用于动植物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等病原体的POCT检测。

各种基于探针的LAMP方法的发展,不仅解决了非特异性检测和低准确性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扩增速度和检测灵敏度,实现了一锅多重检测。

鉴于基于探针的LAMP相对于传统LAMP方法的优势,以及与qPCR在特异性、灵敏度、多重检测能力可比性和更快的反应速度,基于探针的LAMP展现出很高的商业和临床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检测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方面。

参考文献
1.DingS,etal.BiosensBioelectron.2021Apr15;178:113041.
2.ZhangX,etal.Diagnostics(Basel).2023Apr24;13(9):1530.
3.AugustineR,Biology(Basel).2020Jul22;9(8):182.

LAMP引物设计软件:LAMPDesigner

LAMPDesigner可以为环介导等温扩增分析设计高效引物,在等温条件下扩增DNA和RNA序列,无需进行PCR温度设置。该技术依赖于自动循环和DNA聚合酶介导的链置换DNA合成,可在不到一小时内将DNA拷贝扩增至109数量级。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可以用来扩增RNA序列。

Designer设计LAMP引物优势:避免交叉同源性,BLAST验证引物的特异性;多重LAMP引物集合,可以进行检查是否试用于多重PCR实验;多种格式结果导出;数据和数据库管理,可以创建多个实验项目,多个实验数据可以通过为每一个实验创建单独的项目来进行管理。


fdca3bc0074dfd345f988d5aa11dc899.png

新闻照片.png


责任编辑:白芨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