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瑞发布《辉瑞修订美国政府Paxlovid供应协议并更新2023年业绩指引》的公告,除了下调全年营收指引以外,还宣布了一项多年期、全公司范围的成本调整计划,预计将实现至少35亿美元的节省目标。
在没有提供进一步细节的情况下,辉瑞表示这些成本将“主要包括遣散费和实施成本”,这里的“遣散费”引发市场诸多猜想。
据“药学术plus”10月25日消息,辉瑞中国区对此做出回应:“尽管新冠疫苗在辉瑞的全球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在中国我们并没有商业化辉瑞新冠疫苗,因此对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影响很小。截至目前,我们的业务较去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超额完成了预算,这表明中国的情况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因此,在中国的成本缩减将是很少的。”
新冠产品业绩下滑,下调全年业绩指引
在此前10月13日发布的公告中,辉瑞表示,因受到新冠产品的影响,下调全年营收指引,区间为580亿-610亿美元。
具体而言,Paxlovid今年的销售额将比之前预测的低70亿美元,其中原因包括美国政府将退还约790万带有紧急使用授权(EUA)标记的Paxlovid疗程。另外,因接种率低于预期,辉瑞将新冠疫苗Comirnaty的全年预期营收下调约20亿美元。
实际上,辉瑞新冠产品业绩下滑早有预兆。今年8月1日,辉瑞公布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收入为127亿美元,同比降低54%;若不计新冠产品,则同比增长5%。此时,新冠口服药Paxlovid已不在辉瑞畅销药物名单之列。
在公布二季报的同时,辉瑞就曾下调全年营收指引,从670亿美元-710亿美元,调整到670亿美元-700亿美元。当时辉瑞给出的下调原因是某些短期的不利因素,包括今年7月美国龙卷风对制药厂的影响。
尽管如此,辉瑞首席财务官兼执行副总裁DavidDenton仍指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以在2023年下半年加快非新冠产品的增长。
重组研发部门领导层,寻找新的增长点
为了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辉瑞在今年7月27日宣布,重组肿瘤学部门成为独立业务单元,并且任命ChrisBoshoff成为新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肿瘤学研发官。他将负责辉瑞的整个肿瘤产品线,直接向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Bourla汇报。
同时,辉瑞首席科学官兼全球研究、开发和医疗总裁MikaelDolsten的职责将扩大到领导所有的非肿瘤类治疗领域,并该领域担任首席科学官、研发业务总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13日,辉瑞宣布以430亿美元收购美国Seagen公司,这是辉瑞收购史上价格第四高的投资。Seagen共有维布妥昔单抗、恩诺单抗、替索单抗和图卡替尼等4款产品上市,前三种为ADC药物。其中,维布妥昔单抗2022年全球销售额8.4亿美元,仅次于罗氏的ADC药物恩美曲妥珠单抗。这项收购预计会给辉瑞带来更多增长机会。
辉瑞中国区多个部门调整
今年9月,辉瑞中国区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
具体而言,疫苗事业部下设了北中国区、南中国区和市场平台。郝毅凯被任命为辉瑞疫苗事业部北中国区销售负责人,全面负责疫苗中国北区20个省份及直辖市的销售管理工作;施印莉被任命为辉瑞疫苗事业部南中国区销售负责人,全面负责疫苗中国南区9个省份及直辖市的销售管理工作;金欣庆被任命为辉瑞疫苗事业部市场平台负责人,负责搭建创新市场平台,打造疫苗生态圈,推进创新走向市场模式,提升业务效率。
医院急症事业部自9月1日起,分为基石产品业务线和创新产品业务线。由许德才担任基石产品业务负责人,古光平担任创新产品北区销售团队负责人,纪莹担任创新产品南区销售团队负责人。基石产品市场团队由李阳负责,创新产品市场团队由王积华负责。
肿瘤事业部也有变动。G&HFranchiseHead下分为:中央市场团队、区域市场团队、泌尿北中国销售团队、泌尿南中国销售团队、血液北中国创新销售团队、血液南中国创新销售团队。
责任编辑:木棉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