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款儿药将进行医保谈判;千亿美元市场,风口已至?

导读:多家药企蓄势待发。

政策红利下儿药风口已至,多家药企已蓄势待发。


近日(9月17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共343种药品正式通过形式审查。此次的初审名单中,有11款儿童用药,在剂型上以口服溶液、颗粒剂、吸入剂为主;亚类上看,则以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厌食症用药等为主。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现有的3500多个药品制剂品种中,儿童专用药品种只有60多种,比例只占1.7%,儿童专用药品种十分短缺,因此加强儿童药研发迫在眉睫。自2011年8月至今,国家已陆续出台超30项涉及儿童药研发的政策,并印发有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的清单,国家医保也对儿童药给予了大量政策倾斜。


不难看出,随着近年来政策红利的不断助推,儿童用药市场已风口已至。


全球千亿美元市场,但供需矛盾明显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而在我国,儿童则通常是指0~14岁的人群。据统计,在2021年全球0~14岁人群共19.8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比例为25.33%。根据IQVIA数据,儿童用药占全球药品总额的7%左右,全球儿童药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


但目前市面上,仍存在明显的儿童药供需矛盾。就我国来看,目前临床儿童用药规格仍是在成人规格剂量上分剂量使用,“用药靠掰、剂量靠猜”是常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有研究显示,儿童不合理用药人数占用药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2%~33%。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不能简单地将成人药通过减量等方式用于儿童,开发儿童专用药至关重要。


此外,在国内,还存在儿童药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特药少的“四少”局面。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5月我国获得批文的产品数约1.84万个,其中儿童药约930个,仅占比5%。我国儿童药以颗粒剂、片剂、口服溶液为主,刻痕片、吸入剂、咀嚼剂、贴剂等更适合儿童用剂型缺乏。不同体重的儿童用药剂量应该不同,但我国超过90%的儿童药产品只有1个规格。另外,我国儿童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用药等普药为主,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特药较少。


而造成这样“四少”局面的背后,是儿童临床研究的难度颇大。儿童药要获得监管批准,就需要在相应年龄段开展研究,获得研究数据支持。但是,相对于成人,儿童受试者少,且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开展临床试验,设计复杂,对疗效和安全性的要求高,临床开发成本较高。另外,儿童用药对安全性、原辅料质量要求和口感都比成人药更为严格,再加上儿科用药生命周期短,适用群体受限,与成人相比市场回报较低,所以“劝退”了很多药企。


政策纷纷出台,儿童药机会来了


近年来,儿童用药的问题日益受到国家关注。自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明确鼓励儿童专用药研发生产,完善儿童用药目录。近年来,儿童药在审评审批、基药目录、医保目录、市场独占期等方面都得到政策大力支持。


去.png

图片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报告


从这些我国儿童药支持政策汇总来看,儿童药优先审评审批加快上市,大幅提升可及性是最明显的特点。例如:


2016年,药审中心发布了《关于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申请优先审评审批品种评定基本原则及首批优先审评品种的公告》,首批5个儿童用药注册申请获得优先审评审批。


2019年12月1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版《药品管理法》,明确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对儿童用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2020年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加快上市注册程序中设立优先审评通道,将儿童用药品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药品上市许可申请的审评时限一般为200个工作日,与完整的申报路径相比,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审评时限缩短至130个工作日。


据不完全统计,2016至2021年纳入优先审评的儿童药产品数达131个,其中有63个获批。从纳入优先审评的儿童药类别来看,82%为化药,15%为中药,3%为生物制品;神经系统用药占比最高,达到20%。


此外,2020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真实世界研究支持儿童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提出真实世界研究在儿童药物研发中较常用的五种情形:


1)批准用于我国儿童的新活性成分药品的上市后临床安全有效性研究


2)境外已批准用于成人和儿童、我国已批准用于成人的药品,采用数据外推策略申报用于我国儿童


3)我国上市的临床常用药品,使用超说明书用药数据支持适应症扩展至儿童应用


4)罕见病


5)其他情形


利用真实世界证据成为儿童药研发的一种策略,打破了传统儿童临床试验存在招募难、入组慢、易脱落等困难,进一步加快儿童药研发速度。


除了在研发端鼓励儿童药研发外,政策也在支付端逐步进行改进。例如,在2021年11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在基药范围中首次新增“儿童药品”目录。据悉,在我国2018版基药目录中,儿童用药仅22种,品种丰富空间巨大。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已有约15个被纳入优先审评的儿童药上市,有望被纳入新版基药目录。


群.png

图片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报告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在施行近20年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迎来首次“大修”之际,儿童药再次作为重要议题被《征求意见稿》提及。除了为儿童药上市提供优先审评审批,《征求意见稿》中还有一个重要细节:首个获批上市的包括品种、剂型和规格方面创新的儿童新药,都将拥有最长12个月的市场独占期,在此期间内不再批准相同品种上市。这无疑来说,对市场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


面对仿制药竞争激烈、开发新靶点愈发困难的局面,改良型新药对药企来说是一个极具优势的方向。对于儿童用药,通过改进剂型、口味、用药方式,是提高安全性、依从性和可及性的关键。据了解,2022年上半年获批的12款儿童药中,有7款都是改良型新药,主要针对儿童患者依从性差,用药量与成人存在差异等方面进行开发。


请.png

图片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报告


另外,支付端的政策制定也在积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困境。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用药安全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通知》,提出遴选儿童用药时,可不受“一品两规”和药品总品种数限制。这是国家首次针对单一治疗领域取消行政化用药限制,有望大大缓解儿童药进院难和处方难的困境。


当然,除我国政策频出之外,美国FDA也在9月7日发布了《关于新药和生物制品申办人如何最好地确定其所开产品的适当儿科剂量的更新指南草案》,这也是时隔八年,FDA再次更新儿童药物开发信息。


这份25页的指南草案,根据2014年的指南版本和公众反馈意见修订,扩展了围绕进行此类研究的伦理考量部分,并增加了关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部分,并且整体上调整了原始指南的书写方式和组织结构,还讨论了如何利用先前研究中的疾病和暴露量-效应知识来为未来的儿科开发提供信息。


结语


随着政策层面不断给出利好信号,我国多家药企开始积极布局儿童用药领域。除了深耕该领域多年的济川药业、长春高新、健民集团、华特达因、一品红等企业外,百济神州、博生吉、天津尚德药缘等一批创新药企开启了新技术领域的研发之旅。


其中,百济神州近年来在肿瘤药物的儿童适应症开发上,收获颇丰。例如,今年5月,其引进的双特异性抗体倍利妥(注射用贝林妥欧单抗,Blincyto)新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复发或难治性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21年12月,国内首个获批用于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新型靶向免疫治疗药物凯泽百(达妥昔单抗β注射液,QARZIBA)正式上市供应,为我国更多12月龄及以上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带来治疗新选择。


博生吉自主研发的B7-H3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TAA06注射液),已于2022年7月4日获得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神经母细胞瘤。这不仅是博生吉首款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产品,也是全球首个获得药监部门受理的B7-H3靶向的CAR-T细胞产品,为全球患儿带来全新治疗方式。


天津尚德药缘开发的多靶点小分子免疫调节剂ACT001获得了FDA授予儿童罕见病资格(RPDD),用于治疗H3K27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这也是首个获得美国RPDD资格的中国原创新药。2017年和2018年,FDA和欧盟已分别授予ACT001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孤儿药资格。


让我们期待更多儿童用药能面世,为全球患儿带来更多治疗方式,打破现有市场困境。


参考资料:

1.平安证券,政策支持下,儿童专用药步入发展快速路


文末标志.png

责任编辑:三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