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格医药孙立英教授:重视生物医药人才流失断层,加速人才队伍建设

导读:孙立英教授在研修会上说重视生物医药人才流失断层 加速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是培养人才最好、最关键的时期,要珍惜现有人才资源,加速后备人才培养。”原FDA资深审评专家、海金格首席医学官孙立英教授近日在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主办的“医药改革新变局与信息传播”研修会上说。


图片2.png

孙立英 医学博士

北京海金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官历任FDA审评专家/资深流行病学家
曾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国家癌症研究所(NIH/NCI) 统计学家、项目主任
美国杜克大学(Duke)前列腺中心数据库和组织库主任
卫健委大数据 / 药监局信息中心专家组成员
具备丰富的注册审评经验
并主导开发了中美双报eCTD申报系统
具备丰富的癌症/前列腺/外科等医疗数据研究经验
并主导开发了肿瘤数据库研究系统


孙立英介绍,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加速,其中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主要技术的产业年增速超过30%。美国相关机构发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显示,生物医药已成为全世界聚焦的五大领域之一。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美国制定了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日本确定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我国也将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业列为国家战略。当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水平快速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专业人才的短缺、失衡和断层是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生物医药行业技术迭代迅速,新技术、新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导致我国既有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国际形势导致中国留学生海外交流减少,也将使我国生物医药人才资源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75%的顶级制药人才至少有5年的海外研发经验。” 孙立英表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海外医药人才留在了国内,然而从长期来看,海外高层次生物技术人才的回流将大幅减少,这是挑战,但也是机遇,要求政府部门和医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从现在起就要考虑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孙立英建议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他认为,中国当前的退休制度可能“拦截”一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专业人才的断层。“全面的人才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积累经验,只有经历了各个环节的磨练,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60岁是人生最好的年龄,是经验支持和体能支持的最好时期,而且没有家庭和子女负担,专家人才可以集中精力搞科研创新。”
 
据了解,目前江浙沪地区吸纳了先进的海外技术,而广州深圳开放程度高、市场经济增速领跑,这些地区均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涌入。孙立英认为,应该思考如何在促进国内国际循环的基础上,也能打通国内循环,建立健全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有效解决人才区域分布和结构失衡问题,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给工作的连贯性、政策的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引起重视。“中国科技人员工作勤奋努力,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这也导致我们的人才流动性相比国外要快很多。而人才过于频繁的变化,会造成工作的传承性差,对一些政策、产品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孙立英说。
 
孙立英就如何缓解我国生物医药人才瓶颈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宣传,营造重视科技人才的社会氛围;二是引导技术培训市场的发展,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解决劳动力市场“招工难”问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培养领导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

 海金格医药不断成长壮大,始终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成就,以利他和奋斗的文化理念吸引人才,这一点在业内赞誉良多,近年来吸引了大批在行业内优秀的奋斗者,并一直在行业内保持很高的人员稳定性,尤其是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海金格医药重视员工价值的直接体现。同时欢迎优秀人才加盟海金格医药,为客户,为自己,为中国的临床研究事业共同奋斗。


be761398f43d8fd9c5fac81f456eadfe.png


责任编辑:白芨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