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风口!如何从人才抢夺战中把握机遇,促进行业发展?

导读:专访西南大学药学院院长付志锋教授。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以此为契机,我国医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也正从“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大国”的不断转变。


新药研发风口来临,如何抓住创新人才,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如何解决国内医药人才严重匮乏问题?就此,药智访谈专访西南大学药学院院长付志锋,听听他眼里的国内医药人才现状,寻求医药人才匮乏问题的根源。


微信截图_20201126084801_副本.png

付志锋教授


记者:作为高校人才引进负责人,你认为近年来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及规模如何?是否可以满足需求?


付志锋:对于高校的人才引进工作,主要关注的是博士层面人员的引进。坦率地说,作为单位的人才引进工作负责人,我觉得压力很大,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的高校,要引进高水平的药学类人才很不容易。


这个问题可以从供需两端来看,首先看看需求。目前全国开办了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等药学类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1000家,需要大量的药学类专业高端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他们引进人才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型医药企业和三甲医院。目前全国的药品生产与研发企业,加起来达到8000多家,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而全国医院的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全国对药学类专业高端人才的总体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我们高校的人才引进工作是以博士的引进为主。而我国每年能够供给多少药学类专业的博士呢?目前全国药学一级博士点共42个,中药学一级博士点共25个,我个人估算每年毕业的药学类专业的博士大致在1500人左右,这样一个数量实际上是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


尤其是对于青年博士的引进,大型医药企业和三甲医院所能提供的薪酬待遇是明显高于高校的。在抢人大战的游戏中,高校并不占优势,有时甚至无法满足人员退休所带来的正常更替,不得不引进医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来弥补这一缺口。


总的来说,我国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在中低端有着比较厚的基础。本科层次每年招生规模在6万人以上,硕士层次的招生规模也在1万人左右,但代表高端人才的博士层次,招生规模仅有1500人左右,这个数字是比较偏低的,是无法满足目前需求的。


希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充分考虑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及事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在条件成熟时,适当扩大药学类专业博士层面的高端人才的培养规模。


记者:有人说,医药化工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科系和专业,进行医药类专业+大数据处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你怎么看?


付志锋:近年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医药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无论是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还是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药智网为代表的国内医药大数据平台,近十年来开展了医药数据深度加工、结构化重构、可视化呈现、大数据挖掘等工作。他们的价值也日益为业内人士所重视。因此,培养兼具生物医药专业背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顺应生物医药产业及科技事业发展的必要举措。


但是,过去很长时期内,我国的学科门类的壁垒相对比较明显,共分为十三个学科门类。其中医药类专业属于医学门类,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相关专业属于工学门类。两者的培养体系是相互独立的,关联度是非常低的。


而对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高等院校来说,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始终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指挥棒。如果不能打破学科门类的壁垒,那么培养兼具医药背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无从谈起的。


2009年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交叉学科按照目录外自增设二级学科的程序进行设置,挂靠在所交叉的学科中基础理论相近的一级学科下进行教育统计。”这实际上赋予了高校自主设立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权力。依据这一管理办法,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协和医学院等高校设置了健康大数据与智能医学、医药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等交叉学科,这是对医药科学与信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重点强调“四新”建设,“新医科”便是其中之一。而新医科建设,就强调了传统医药类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


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决定将交叉学科新增为我国第十四个学科门类,这意味着交叉学科获得了和过去十三个传统学科门类同等的地位。这一举措鼓励各高校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打破原有较为僵化的学科壁垒,这将从根本上有力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


面对这一历史契机,培养医药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一些学科门类齐全,同时在医学和工学门类都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可以考虑充分发扬自身优势,尝试设置医药大数据这类的学科专业或者学科方向,培养兼具医药专业背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医药产业升级和医药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记者:目前我国医药类专业的海外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比例偏低。从政策、就业环境等方面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付志锋:对于医药类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比例偏低这一问题,其实是由目前的产业现状所决定的。受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目前该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增长速度是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的10倍左右。


因此,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产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对高素质医药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技术产业,生物医药行业这些年来一直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在领跑。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著名制药公司都分布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地区。


中国目前虽然已经成为制药大国,但是客观来说离制药强国还相差甚远。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和制药强国的客观差距,决定了短期内,我国制药企业难以提供能够和西方制药企业对标的薪酬待遇和事业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我国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国很多地方将其作为支柱性产业加以扶持,并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医药产业园。但是,在很多地方的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中,都普遍遭遇了好项目太少的共性问题,而这一共性问题的根子就在于高端研发人才不足所导致的研发创新能力偏弱。


我想,想要推动海外医药人才的回流,从根本上还是需要努力推动产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要扶持创新型医药企业的发展,这就提示各级政府要加强产业政策配套,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尤其是风险资本的参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事业发展机遇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回流。


另一方面,对于希望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各地方政府来说,也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推出子女入学、税收、住房等配套政策,以政策杠杆吸引医药类高端海外人才的流入,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专家简介:付志锋,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药学院院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噬菌体学组委员,曾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等奖项。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申请专利6项,3项已获授权。


be761398f43d8fd9c5fac81f456eadfe.png


责任编辑:鱼腥草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