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郑航:特效药可能不会出现

导读:药学院专家关于新冠肺炎特效药的几个观点。

“在疫情结束以前,特效药能出现是大家的希望,但也可能不会出现。”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郑航副教授说到。他解释到,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病毒疫情多数不是靠特效药的出现结束的。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预防、治疗手段的全面研发和应用,以及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整合施策,可能才是治本之道。


图片3_副本_副本.png

郑航


新冠肺炎特效药的研发难点在哪?


一般来说,新药研发共分为4大阶段,包括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上市前临床研究以及上市后临床研究阶段。一个突破性新药的研发平均需要15年时间,15亿美元。而上市前临床研究在整个新药研发中的成本和时间的分量均各占三分之二左右。


而本次新冠肺炎特效药的研发,从种类上来说,属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难点,因为病毒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以及易变异性,导致抗病毒特效药物研发面临天然挑战。”郑航副教授说到。


另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性和新药研发周期的漫长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增加了特效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开展的困难,也影响到了研究者和企业的积极性。


特效药离我们还有多远?


瑞德西韦曾经被认为是“人民的希望”,但是在中国的临床试验因为多方面原因没有得到阳性结果。在美国的临床试验显示其虽然对新冠肺炎的病死率没有显著的改善,但有助于病人的恢复,因此美国批准其紧急上市。但这个药物目前显示的治疗效果有限,还不能称为特效药。


目前临床应用的相关药物都不能称为特效药,或者疗效存疑,或者有效性有限,或者仅起辅助治疗作用。另外,也有一些实验室宣布有潜在的特效药在研发中。但新药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过程,从实验室到患者的历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冠状病毒本身对人类并不是一个全新事物,我们不是在从头起步,针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多年,有一定的理论积累和成果储备。加之我国正加速新药研发审批体系和应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从国家层面对相关企业和相关研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相信在全球突击公关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对抗疫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有突破进展。


此外,郑航副教授还认为,不能把新冠疫情的结束仅仅寄托在特效药的出现上,对疫苗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现在的焦点。


我国新药研发吸取的经验教训


郑航说,本次疫情提醒我们,要完善在社会治理中长期重视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尤其是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重视对重大传染病研发能力建设。加大相关科研经费的支出,建立完整的科学培养人才体系,防止人才流失造成的研究脱节。


二是要重视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下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试验开展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在以往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有效连接防、控、治三环节,实现全链条的疫情防控。


三是要重视远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发展。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家企业在探索用于研发新药的AI方法,诺华、辉瑞、葛兰素史克、礼来等知名药企正积极尝试探索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


专家简介


郑航,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天津大学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专业博士。主要从事药品政策与法规研究、药物临床及经济学评价研究,十余年医药研发及临床试验管理从业经验。


be761398f43d8fd9c5fac81f456eadfe.png


责任编辑:露露君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