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潘女士是深圳本地人。前段时间深圳大幅降温,潘女士身边的同事朋友们陆续都“中招”了,感冒流鼻涕的人不少。大概一周前,潘女士发现自己也开始出现喉咙肿痛、流鼻涕的症状,而且还高烧不止,体温高达39℃。
“可能是重感冒吧,吃点感冒药,蒙头睡两天,估计就会好了。”潘女士心里想。
可是,几天过去,潘女士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依旧高烧不退。于是,在家人陪伴下,潘女士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
潘女士告诉医生,自己此前已经进行了近一个月的抗甲亢治疗。“医生,我高烧不退该不会和‘甲亢’有关系吧?”
原来,一个月前,潘女士刚刚确诊为甲亢。前段时间,她总是无缘无故地身体发热出汗,体重也直线下跌,短短时间里就瘦了整整20斤。而且,潘女士还出现了心悸、手抖的症状。潘女士到社区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原来是“甲亢”。
“当时医生开了抗甲亢治疗的药物,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吃药治疗。虽然医生交代过,需要定期回去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但我自己感觉症状已经缓解,就没有再回去复查。难不成,这次发烧和这个有关?”
甲亢、咽痛、发烧......听了潘女士的话,接诊医生马上警惕起来:不好!潘女士碰到的该不会是“粒细胞缺乏症”?!
咽痛、发烧、
甲亢病人需特别警惕!
在中山七院就诊后,医生首先给她做了急性感染组合的检查,发现潘女士的中性粒细胞仅有0.02×109/L,远远低于(1.80~6.30)×109/L的正常值!
原来,潘女士遇到的不是单纯的“感冒发烧”,而是可能会危及生命的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出现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0.3%-0.7%。发热和咽痛,是粒细胞缺乏症最常见的症状。”内分泌科主任李芳萍介绍。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中性粒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胞。当人体出现感染或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就会聚集在有炎症的地方开始吞噬细胞和细菌,帮助机体抵御感染等疾病的发生。若出现粒细胞缺乏,则会出现免疫低下,此时机体极易受到攻击,发生感染性疾病。
发热、咽痛的确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普通人也许不服用药物也可以自愈。但对于粒细胞严重缺乏的潘女士来说,这些症状可能却是致命的!
潘女士的粒细胞严重缺乏,使机体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大幅下降,不能通过自身免疫抵抗外界感染,因而造成了严重感染,出现咽痛、高烧不止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接下来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会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潘女士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期间,没有遵医嘱对血常规进行规律监测,出现了抗甲亢药物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却浑然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潘女士并未停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致使病情持续恶化,造成了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
李芳萍主任特别提醒:“大多数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例都出现在最初的90日,因此在此期间患者需要每周进行血常规监测。甲亢患者们要特别注意,一旦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了发热或咽痛的症状,必须立刻停止服用药物,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明确病因后,潘女士在中山七院内分泌科接受了住院治疗。针对潘女士的危急病情,内分泌科李芳萍主任立即组织血液科、核医学科、普外科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全方面的治疗方案。经过讨论,专家们认为潘女士当前抵抗力低下,需要进行保护性隔离,并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再次感染;同时,采用升白细胞、抗感染、增强体液免疫、护肝等治疗方法,稳定病情。
经过3天的住院治疗,潘女士的中性粒细胞终于由入院时极低的0.02×109/L上升至正常范围内的1.95×109/L,感染也指标明显好转。潘女士多日不止的高烧终于消退,转危为安。
什么是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
甲亢的典型临床表现:乏力、心悸、怕热、多汗、烦躁、易怒、体重下降、颈部增粗、眼球突出等。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就需要警惕是不是得了甲亢了!
得了甲亢
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呢?
由于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基本原料,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激素合成,首先要做到“忌碘饮食”,包括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和药物。
1高碘食物,再见
按照每百克食物含碘量,我们可以把高碘食物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类含碘数千至数万微克,包括海带、紫菜、苔条、海蜇等;
第二类含碘数百至上千微克,包括海蟹、贻贝、虾皮等;
第三类含碘数十至上百微克,包括海鱼、海虾等。
2避免食用碘盐
另外,烹饪甲亢饮食时需使用无碘盐,由于目前碘盐的普遍应用,甲亢患者要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
得了甲亢应该如何治疗呢?
在中国,治疗甲亢首选的是药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抗甲亢治疗药物有甲巯咪唑(5-10毫克/片)和丙硫氧嘧啶(50毫克/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用药期间,一定要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的监测,以免药物造成肝损伤及白细胞减少!千万不要像潘女士一样,等到免疫下降、高烧不止才发现问题。
如果服药过程中出现了潘女士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及时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调整治疗方式。
比如,针对潘女士的情况,中山七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的专家们经过多学科会诊(MDT)讨论认为,潘女士不适合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建议她通过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
甲亢多久能治好呢?
甲亢治疗需要规范,规律,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TRAb,不可擅自停药,也不可自行更改服药剂量,以免病情反复,影响治疗效果;甲亢治疗一般需要维持治疗12-18个月。
停药了还需不需要再复查?
由于口服抗甲亢药物治疗的复发率约为50%,75%在服药后的3个月复发,因此停止服药后还需要遵医嘱进行复查。
中山七院
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
中山七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由内分泌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病理科、普外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旨在促进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及个体化诊治。诊疗中心开展甲状腺疾病多学科诊疗,并定期进行多学科讨论及举办学术活动。
原文/曹阳
原编辑/周恬辰
责任编辑:青霉素
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