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华诞 智十年】70年把脉施诊,中医药国际化迎来春天

导读:70年奋进,中医药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如今只需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打开传统医药向世界输送的大门。

image.png


辛亥革命,除旧布新。


在共和理念的洗礼下,民主进程不断推进。


“西学东渐”后,“完全学习西方”的思潮激荡,社会主张医学现代化。


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的呼声高涨,


中医药陷入存废的争论中。


1929年,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卫生会议,


会议通过“废止中医”提案,中药处境岌岌可危,


直接引发全国医药团体群情激愤,赴京请愿,


最终政府迫于压力未能执行。


烽火连年,中医药在硝烟中艰难存续,


四处散落,化作点点萤烛之火,


以待来日。


守护传统火种,亟待振兴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中国历史开天辟地,进入新纪元。


image.png

(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主席(图片来源:人民网)


中药在新中国遇到了知音,在挣扎中绽露。


“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这位知音便是开国大典上,对着麦克风掷地有声的毛泽东。


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的思想土壤,中医药讲人体阴阳平衡,哲学讲对立统一,与毛泽东所著的《矛盾论》相契合;中医以事实的症状加以判断施诊,与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相通。


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不只因为思想理论的高度契合。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从此踏上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万里长征,百转千回,条件极其艰苦,药品极度匮乏。


伤员“要药没药,要设备没设备,只有想些土办法治疗。”群众找来草药,捣碎敷于伤口,止血消炎,解决了部分伤员救治难题,一批战士性命得以延续。


image.png

1956年中医专家郭可明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图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8版)


新中国成立初期,缺医少药的年代。面对不容乐观的卫生医疗现状,毛泽东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对中医药的历史地位与实际价值科学地审视、评价。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统一战线,为展开伟大地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毛泽东深知,只有团结中医、提高中医药水平,才能负担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疾病诊疗仍靠中医的仍占五万万以上,依靠西医的则仅数千万(而且多半在城市里)。中西医的真正团结还未解决,这是错误的,首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认为中医不科学而歧视、排斥中医的现象,毛泽东也进行及时纠正,“看不起中医,这种思想作风是很坏的,很恶劣的。西医要向中医学习。”


1955年,批示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毕业后便分配在这所研究院中工作)


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对外交流系列政策陆续出台。


传统的火种,与新中国同在,焕发新生。


image.png

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图片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民族瑰宝,星火相传


美越战争时期,疟疾肆虐全球。


国内有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投身于疟疾防治的工作,


时年39岁的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


中医药典籍,大量地方药志,四处寻访老中医,


调查2000多种中草药试剂,层层筛选百余个样本,


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动物抗疟疾检测,


结果却大失所望,研究陷入僵局。


image.png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


一千多年以前的中药方剂《肘后备急方》给了课题组灵感,


历经190次失败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在191次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吹尽狂沙始到金。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步履不止,再接再厉,屠呦呦发明出青蒿素升级版——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疾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


青蒿素,一个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20年间,走向国际抗疟临床,成为全球抗虐一线药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37%,疟疾患者死亡率下降60%,全球共挽救620万人生命,一度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


2015年12月,斯德哥尔摩,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伊始,在BBC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评选中,屠呦呦入围“科学家篇”名单,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艾伦·图灵并列。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89岁的屠呦呦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共和国勋章”。


她,成为中医药创新的一座高峰。


image.png

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


历史总是有迹可循。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毛泽东的著名批示扭转乾坤。卫生界空前重视中医药学研究,争取培养“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60年中西医药结合研究,我国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造福全人类的历史贡献。


中医药宝库,浩瀚无涯,静待来者发掘创新,福泽苍生。


中医药与世界,天堑变通途


70年中华奋斗史波澜壮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面对中医药发展创新,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让中医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的发展地位一步步明确,“坚持中西医并重”,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顶层设计日臻完善,中医药人备受鼓舞,事业蓬勃发展。


image.png

(习近平主席考察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图片来源:央广网)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方剂100首。截至同年7月,28个省份启动地方中医药条例修订工作。


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截至18年底,建设141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51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64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中医药海外发展的战略。今时今日,中医药之花已开遍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数百所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海外中心和国内基地合作国家达88个,累计服务外宾约13.4万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


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国宫举行,


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首次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


打通中国医药卫生服务信息与国际标准的天堑,连接中医药与世界的通途。


70年奋进,中医药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无数人叹服于东方医药的奇妙,掀起一股中药研究热潮。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站在历史的节点,打开传统医药向世界输送的大门。


千年宝库,灼灼其芒,


为全人类健康翻开新的篇章。


免费获取,一键直达中药宝库!


如果你是中医药的研发者,


如果你是中医药的传承者,


如果你是中医药的粉丝,


也许你会为翻阅大量中医药学典籍,查阅各类标准细则而头痛不已。


科技更新迭代,


研发也许不必如此坎坷,


大量的数据,已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可视化,


学习与工作可以更加高效。


药材标准,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中成药处方数据库,


中药方剂数据库,


中药材基本信息库,


中药材图谱,


想查就查,一键直达。


image.png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4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