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导读: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分析

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何?本文将借助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重点从产业指标、产业布局两个维度深入分析。


产业指标


从区域产业分布看,截至2023年7月底,武汉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1244家(企业统计指标范围主要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下同)。


表1 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情况(部分)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png

资料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企业资质分布看,截至2023年7月底,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武汉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07家,瞪羚企业5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2家,隐形冠军企业11家,独角兽企业1家。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_1.png

图1 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资质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研发能力看,截至2023年7月底,武汉市拥有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专利数量9520个,新药上市数量5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1314个(以注册证计),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89个(以受理号计)。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_2.png

图2 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申请临床看,2016年至2023年,武汉市的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总数为106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排13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_3.png

图3 武汉市药品申请临床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批准临床看,2016年至2023年,武汉市的药品批准临床总数为131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排17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_4.png

图4 武汉市药品批准临床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临床试验看,2016年至2023年,武汉市的药品临床试验总数为185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排19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_5.png

图5 武汉市药品临床试验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申请上市看,2016年至2023年,武汉市的药品申请上市总数为137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排18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7_6.png

图6 武汉市药品申请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药品批准上市看,2016年至2023年,武汉市的药品批准上市总数为63个(以品种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排21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png

图7 武汉市药品批准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情况看,武汉市的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总数为89个(以受理号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排25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1.png

图8 武汉市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情况看,2016年至2022年,武汉市的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总数为153个(以受理号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市排14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2.png

图9 武汉市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疗器械上市情况看,2016年至2022年,武汉市的医疗器械首次注册总数为1314个(以注册证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市排18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3.png

图10 武汉市医疗器械上市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产品类型分布看,截至2023年7月底,武汉市生产化药的企业有92家,中药企业有51家,生物制品企业有33家,原料药企业有42家,医疗器械企业有929家,药包材企业有20家,药用辅料企业有5家,保健品企业有183家。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4.png

图11 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分布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投融资情况看,2016年至2023年,武汉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为218.95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市排9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5.png

图12 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医院销售市场金额看,2016年至2022年,武汉市的医院销售市场金额为607.66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市排25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6.png

图13 武汉市医院销售市场金额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从集采中标金额看,武汉市的集采中标金额为6.15亿。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武汉市排19名。


微信图片_20230828093508_7.png

图14 武汉市集采中标金额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区域产业分析系统


产业布局


1、东湖高新区


武汉东湖高新区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集群特色明显,生物医药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列,拥有33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已形成覆盖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中试生产、检验检测、临床应用等全链条创新支撑体系。


历经15年发展,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集中了400多个在研1类新药管线,其中40多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已聚集人福集团、国控湖北、远大医药、药明康德、武汉辉瑞、美纳里尼、CSL杰特贝林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禾元生物、友芝友生物、中美华世通、纽福斯、滨会生物、波睿达、睿健医药、朗来科技、益承生物等一批创新药企。


为进一步提升武汉东湖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能级,2021年5月,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启动建设,致力于打造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立足光谷生物城现有产业基础,重点规划了创新药物研发核心区、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承载区、国际前沿生物技术拓展区“三区”联动空间布局。


根据发展规划,光谷创新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8000亩,立足光谷生物城现有产业基础,重点规划创新药物研发核心区、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承载区以及国际前沿生物技术拓展区。其中:


创新药物研发核心区规划面积约2500亩,包括生物创新园一、二期和医学健康园区域,主要构建紧密联动的“政医研资企”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


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承载区规划面积约3000亩,包括生物医药园和企业购地自建区域,主要构建创新药“中试-生产-物流”支撑和“CXO+供应链”服务体系;


国际前沿生物技术拓展区规划面积约2500亩,包括拟建的前沿生物技术产业园、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园和东湖综合保税区部分区域,主要聚焦前沿创新药领域,引进头部企业、核心业务板块和企业总部,分期推动建设专业空间载体,预留拓展工业用地,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创新药高端生态空间。


2、江夏区


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依托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药中生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湖北江夏实验室等科技人才支撑,充分利用毗邻光谷生物城的区位优势,按照“一园三区、产城融合、药械联合、医养结合”的产业定位,打造主题鲜明、协同定位、功能清晰的产业集聚区。


现园区已落户国药光谷南大健康科技城、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科投大健康研发生产中心、中南高科江夏生命科学城四大园区,并有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中部产业基地、亨迪药业、宁波三生、波睿达生物等70余家生物医药、生物检测等方面的企业相继落户,规划到2030年打造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医疗美容、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健康服务于一体的1000亿级产业集群。


药智.png


责任编辑:琉璃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智网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热门评论
请先 登录 再做评论~
发布

Copyright © 2009-2025 药智网YAO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0200070号-3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1068号

投诉热线: (023) 6262 8397

邮箱: tousu@yaozh.com

QQ: 236960938